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汉台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汉台区位于陕西省汉中盆地中心,是汉中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汉台区是陕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购物中心之一,辐射面可及周边各县及陕、川、甘毗邻地区。

汉台区位于陕西省南部,秦岭北立,巴山南卧,地处美丽富饶的汉中盆地中心,母亲河汉江发源于汉中宁强县,自西向东流经其内。下辖7个街道、7个镇。素有“汉家之源、天府之心”和“中华汉城、天汉胜地、川陕要塞、秦巴首府”的盛誉。

汉台区还是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科技先进区、全国体育先进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017年12月,入选首批陕西省全民健身示范县 。

汉台区列车客运直达北京、上海、西安、成都、青岛等中心城市,民航可直达西安,公路交通四通八达,108、316两条横贯南北、东西的国道在这里交会,程控电话、无线通讯、网络通讯体系健全。

名称由来

因刘邦行宫古汉台而得名。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驻跸汉台,筑坛拜将,以此为发祥地,建立西汉王朝。

明清代为汉中知府衙门驻地,解放后辟为博物馆。1996年,原汉中市改为区时,以“汉台”名之。

历史沿革

建置沿革

汉台区的前身为南郑县。

春秋时南郑属秦,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前451),“左庶长城南郑”。秦躁公二年(前441),南郑离秦属蜀。秦惠公十三年(前387),秦伐蜀夺回南郑。秦献公十七年(前368)。南郑又被蜀占据。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前316),秦灭蜀南郑复归秦。后元十三年(前312),秦楚丹阳之战大败楚军,置汉中郡,治西城(今安康),南郑为汉中郡属县。

秦始皇帝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南郑为汉中郡属县。

汉高祖元年(前206),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三十一县,定都南郑。汉朝建立后,南郑为汉中郡属县,隶益州汉中郡。更始帝刘玄二年(24),封汉宗室大将刘嘉为汉中王,建都南郑,旋为蜀王公孙述占据。

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30),汉中郡治所由西城(今安康)迁南郑。此后,历代南郑为汉中郡(道、路、府)治所附郭首县。汉昭帝元凤六年(75),褒城县改置褒中县(今汉台区新沟桥、宗营、张寨、褒河等乡属之)。县治设打钟寺坝(今新沟桥乡打钟寺以南),隶汉中郡。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张鲁据汉中,改汉中郡为汉宁郡,治设南郑。

建安二十年(215),张鲁降曹魏,曹魏改汉宁郡为汉中郡,郡治南郑。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由益州攻占汉中,自立为汉中王,南郑归蜀汉。蜀汉炎兴元年,曹魏景元四年(263),魏灭蜀汉,南郑归魏。

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分益州,置梁州,州治南郑。太康十年(289),立濮阳王之子司马迪为汉王,改梁州为“汉国”,南郑隶属之。晋孝武帝宁康元年(373),梁州刺史杨亮为前秦符坚战败,秦将朱彤占据汉中,南郑属前秦。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前秦梁州刺史潘猛弃汉中,奔长安,梁州之地(南郑隶属)复归于晋。晋安帝义熙九年(413),改褒中县为苞中县,治南城。

南北朝(420—589)时,南郑为州、郡治所。废苞中县。梁武帝天鉴三年、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504)前属南朝,梁、秦二州刺史夏侯道迁降北魏,南郑属于北魏。延昌元年(512),分南郑县北部置武乡县(今汉台区武乡镇)。延昌中期,分县西南部置廉水县。均属褒中郡。永平四年(511),复置褒中县,同时新设褒中郡,县、郡治设打钟寺坝。褒中郡领褒中、武乡、廉水三县。

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南郑复入于梁,梁废廉水县仍入南郑县。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551),南郑又入于魏。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南郑县为光义县。同时,改武乡县为白云县。北周改汉中郡为汉川郡,南郑为其属县。

隋文帝开皇初年(581),改光义县为南郑县。三年(583)撤汉川郡,留梁州,南郑为其属县。炀帝大业初年废梁州复置汉川郡,南郑为郡治,同时并入白云县。大业八年(612),将县城迁移故城西南临汉水(即今汉台区城区)。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废汉川郡,置梁州,南郑为州治所。武德三年(620),又分南郑北部置白云县。武德九年(626),废白云县入城固县。太宗贞观元年(627),设山南道,南郑为山南道梁州属县。贞观三年(629),改褒内县为褒城县。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分山南道为东西两道,梁州属山南西道,道治南郑。德宗兴元元年(784)三月,德宗李适来南郑避难,六月乱平,将返京城长安时,下诏“改梁州为兴元府”,升南郑为赤县。又曰次畿县,与京畿长安县同等。《资治通鉴》载:“用帝王年号命府名始此。”南郑为府、道治所。“兴元”之名,延用至明洪武三年(1370)五月,共586年。昭宗天复二年(902),前蜀占据兴元,南郑属前蜀。庄宗同光三年(925)南郑归后唐。闵帝应顺元年(934),南郑归后蜀。这一时期南郑均为府、道治所。后蜀亡,南郑归宋。

北宋初年,南郑为峡西路兴元府辖县,并为路、府治所。嘉祐中(1056—1063),褒城县治由打钟寺坝移于山河堰西(今勉县红庙乡褒城村)。神宗熙宁五年(1072),分峡西路为利州、夔州两路。南郑为利州路,兴元府治所。南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又分南郑西南部置廉水县。理宗年间废,复入南郑县。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分利州路为东西两路,东路辖兴元府,南郑县为路、府治所。

元初,设陕西行中书省,改兴元府为兴元路,南郑为路治所。此为南郑县划归陕西之始。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改兴元路为汉中府。九年(1376),改陕西行中书省为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辖汉中府,南郑为府治所。

清代,汉中府隶属陕西布政使司,南郑为府治所。

中华民国2年(1913),废汉中府设汉中道,南郑县属之。17年(1928),撤销汉中道,南郑县直属省辖。24年(1935)汉中为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南郑县城。民国38年(1949)5月18日,陕西省政府及所属机关迁驻南郑县城。

1949年12月6日,南郑解放。南郑城关五镇设南郑市,市政府驻城区;农村乡镇为南郑县,县政府驻十八里铺。陕甘宁边区汉中分区督察专员公署驻南郑市城区,汉台区直属之。

1953年6月1日,南郑市改为省辖市。

1954年1月1日,南郑市更名为汉中市,属汉中专区。

1958年10月28日,省政府通知,将南郑县、留坝县及褒城、黎坪部分地区并入汉中市(县级),将柳林乡划归城固县,望江乡划归汉中市(县级)。12月,合并后的市政府对外办公。

1961年8月29日,市县分设,汉中市(县级)辖城区、褒河、铺镇、武乡区和石马、汉水乡。

1964年6月5日,撤销汉中市(县级),设立汉中县。1980年8月17日,恢复汉中市(县级),撤销汉中县。

1996年2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汉中地区,设立地级汉中市;撤销县级汉中市,设立汉台区。同年7月18日,召开“地级汉中市暨汉台区成立大会”,正式挂牌对外办公。市、区机关均驻汉台城区。

行政区划

1992年7月,成立兴元开发区(8月改为鑫源开发区)。9月,撤消城关镇及褒河、铺镇、武乡三个区,改设7个街道(东大街、东关、中山街、汉中路、北关、舒家营、鑫源),5个镇(褒河、铺镇、武乡、宗营、龙江),4个乡(老君、汉王、七里、望江)。下设70个居民委员会,216个村民委员会。

1996年2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汉中市,设立汉台区。6月,改老君、汉王、七里3个乡为镇,恢复徐家坡乡。7月18日,汉台区正式挂牌对外办公。汉台区辖7个街道(东大街、东关、汉中路、中山街、北关、舒家营、鑫源),8个镇(河东店、铺镇、武乡、宗营、龙江、老君、汉王、七里),2个乡(徐家坡、望江)。市、区机关均驻汉台城区。

2001年3月,鑫源开发区、鑫源街道上划汉台区经济开发区(北区)。12月,改设七里镇为七里街道。汉台区辖7个街道,7个镇,2个乡,下设55个居民委员会,210个村民委员会。

2011年7月,舒家营街道、龙江镇合并为龙江街道,徐家坡乡、望江乡合并为徐望镇。汉台区辖7镇7个街道共14个乡级政区。

人口

汉台区在旧石器时代的早自更新世就有原始人类生活、栖息、繁衍。距城区西6公里的梁山、龙岗等地留下的史前文化遗址和旧石器时代遗物证明,汉台区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秦汉以来,逐渐成为陕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较为密集。由于自然灾害、饥饿和战争等影响,人口变动较大。明嘉靖癸卯年,汉台区2073户,12121人。民国时期,人口呈现高出生、高死亡,增长缓慢,总人口持续在20万左右。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人口和工厂、机关、学校迁入,总人口曾增至29.23万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迅速增长。1950年全区人口20.87万人,1990年人口增至44.63万人,40年净增23.25万人,比解放初期翻了一番。1962至1972年年均增加8900人,自然增长率为33%。1973—1990年,实行计划生育,逐步控制人口,18年增9.58万人,年均增长5322人,年均自然增长率下降到10‰以下。199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9‰,

据《汉中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汉台区人口数达534923,人口占汉台区大区的比重由2000年的15.7%下降到2010年的14.8%。

2012年末,汉台区人口为56.29万人(公安人口),全年出生人口4570人,出生率为8.17‰;死亡人口2110人,死亡率为3.77‰,2012年净增人口246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汉台区共有非农业人口27.03万人,2012年末总户数20.42万户,户均人口2.76人。

2017末,辖区总人口57.05万,城镇化率58%。总人口中,男性29.1万人,占51%;女性28万人,占4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人口出生率10.09‰,人口死亡率4.79‰,人口自然增长率5.30‰。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37千米,总面积556平方千米。其中陆地549.4平方千米,占92.1%,水域6.6平方千米,占7.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84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汉中市汉台区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台区盆地中心,汉江北岸。北纬33°02′—33°22′,东经106°51′—107°10′,东与城固县以鸿沟河为界,南与南郑县以汉江为界,西与勉县以褒河分界,北与留坝接壤。南北长约37公里,东西宽约23公里,总面积556平方公里。占陕西省总面积的0.021%,占汉中市总面积的1.9%。

地形地貌

汉台区南依汉江,北偎秦岭余脉天台山。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大致分为三带:南部为汉江冲积平原,占土地面积38%;中部为沟梁相间的丘陵地带,海拔541~700米,占土地面积28%;北部属秦岭南坡山地,属秦岭东西构造带的一部分,为中心地貌类型,地形形态受岩石性质控制,地貌特征表现为山高、谷深、坡陡,海拔700~2000米,占土地面积34%。境内主要山脉有大光山大屋基、圆包石、蒿坪岭、大光山、玉皇坪、马鬃山。最低处为铺镇小寨村,海拔478米;最高处为河东店镇花果村溜石板梁,海拔2038米,南北高差1551米。

气候

汉台区地处亚热带与南温带交界的秦巴气候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雨热同季、四季分明。1951年~2010年,年平均气温14.5℃,1月平均气温为2.4℃,极端最低气温-10.1℃(1957年1月14日);7月平均气温为25.7℃,极端最高气温38.0℃(1953年8月18日)。最低月均气温-1.7℃(1992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33.0℃(1994年8月,2002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3.8℃。无霜期年平均234天,最长达276天,最短为20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478.4小时,年总辐射105.1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855.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23.3天。极端年最大雨量1462.8毫米(1983年),极端年最少雨量530.3毫米(1995年)。降雨集中在每年4月至10月,9月最多。

水文

汉台区河流属汉江流域,水系主要由汉江褒河两大过境河流以与境内18条较大的沟道组成。境内无大的天然湖泊,有星罗棋布的人工水库、池塘。汉江过勉县在汉台区孤山村入境,经龙江、北关、汉中路、东关、七里街道和铺镇,由铺镇小寨村洪沟河口入城固县,境内流程27.4千米,年径流量平均32.4亿立方米。褒河是汉江较大的支流之一,自留坝县青桥铺入境,经河东店镇、龙江街道,至龙江孤山村入汉江,区内流长27千米。1969年在距区区17千米的褒谷口修建了石门水库,设计库容1.1亿立方米。褒河年平均径流量为10.5亿立方米,每年至少可给城区提供9000万立方米的地表水资源。浅山及丘陵地带有较大沟道18条,总控制面积73.9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0.3亿平方米。地下水类型属孔隙水,区域地下水流向是北北西向南南东,深度在125米以上,粘土和亚粘土的单层厚度小于10米,大致以埋深70米左右的隔水层为界、70米以上属于潜水,70米以下属于承压水,分层不很明显。地下水埋深,在水量极丰富的河漫滩和一级阶地约5米~10米,含水层厚度10米~70米。

自然资源

矿产

汉台区境内已探明矿藏主要有锰、磷、石英岩石灰岩白云岩、大理石、粘土等。

汉台区锰矿资源储量800万吨,产于下寒武统地层中,与磷矿共生,为磷矿层的直接顶板。属浅海相沉积型碳酸锰矿床。矿区产锰矿二层,下层矿为主矿层,呈层状产出,长2860米,厚度0.07~7.7米,一般2米左右。上层矿呈透镜状,不连续,厚度0.4~2.9米,一般2米左右。矿石品位金属锰含量8.9%~43.2%,一般为30%左右。

汉台区磷矿资源总储量5000万吨,分布于东起雷家山,西到沥水沟,长约15千米的范围内,呈近东西方向的带状分布。分为雷家山—塔南坡、哑姑山、沥水沟3个矿区,总称为天台山磷矿。磷矿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由于断层破坏和沉积相变尖灭,共分割成23个矿体。石英岩资源储量2亿吨,分布在天台山——沥水沟一带,长15千米,有大小石英岩矿体20余条,厚度数10到百余米。有沥水沟、夏家沟、哑姑山3个矿段。石英岩矿呈层状,产于下寒武统地层中,属沉积变质矿床。

生物

汉台区森林覆盖率35.2%,活立木总蓄积90.5万立方米。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有野生动物71种,其中兽类17种,两栖类2种,鸟类47种,蛇类5种,主要栖息在北部山林区。鱼类资源较丰富,有鱼类63种。国家珍稀鱼类秦岭细鳞鲑、川陕哲罗鲑均有分布。有乔灌木50余科220余种,花卉30余科60多个品种,中草药1231种(其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182种)。

经济

综述

2012年,汉台区实现生产总值156.29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44亿元,比上年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63.75亿元,比上年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78.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6%。三次产业结构为9.2:40.8:50.0。

2015年,实现生产总值230.25亿元,增长11.7%。完成财政总收入23.5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74亿元,分别增长20.1%和14.9%;财政总支出26.45亿元,增长22.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832元和8308元,增长8.8%和10%。

2016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57亿元,是2011年的1.89倍;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8.67亿元和11亿元,增长2.07倍和1.94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2.3亿元,增长3.6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2亿元,增长1.93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1435元和12933元,增长1.77倍和1.85倍。

2017年,实现生产总值287.4亿元,增长10.2%;完成财政总收入33.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2亿元,分别增长16.8%和10.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0.2亿元,增长20.2%。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8016元、9848元,分别增长8.6%和9.3%。

第一产业

汉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水稻、小麦、油菜等高产区,被誉为“米粮川”,为陕西省粮油基地县区(区)之一。

1950—1957年,经过反霸减租、土地改革和合作化,粮食总产达6511万公斤,比1949年解放时的4259万公斤增长52.88%。1958年后,由于指导上的失误和严重自然灾害,1960年粮食总产下降到4415万公斤。1962年,贯彻“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调整了部分生产关系,到1965年,总产回升到8130万公斤。十年“文化大革命”,产量时进时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林牧业发展较快。至1989年,粮食总产1.52亿公斤,交售8207万公斤,占总产53.64%;出售食油330.4万公斤,占总产74.16%;交售蚕茧47吨,柑桔等水果2656吨,肉类总产量7603吨,蛋1925吨,奶1295吨。拥有拖拉机等各种农用机械8000多台(件),5.58万马力。每亩耕地施化肥77.06公斤。农业产值8900多万元,是1965年的1.7倍。1949年的3.73倍。

1976年引进杂交水稻和1981年示范“两段育秧”技术后,耕作制度更新,作物布局合理,粮食产量上升,从1984年起,水稻亩产连续5年超过500公斤,小麦亩产200公斤,油菜亩产140公斤。1989年,农村人均占有粮食由1965年的291.8公斤上升到570公斤。1950年开始植树造林,至1989年,汉台区累计造林5.12万亩,“四旁”植树875万株。

1989年,农业总产值8901.3万元,比1978年增长15.3%,其中农业5923万元,占66.54%;畜牧业2087万元,占23.5%;林副业736万元,占8.2%;渔业155万元,占1.76%。农、牧、林副和渔业分别比1978年增长11.6%、30.6%、78.3%、90.7%。汉台区农村人均收入551元,比1978年增4.13倍。

2012年,汉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87亿元。粮食种植面积26.66万亩,粮食产量10.35万吨;油料种植面积9.46万亩,油料产量1.57万吨,均与2011年基本持平;蔬菜种植面积9.68万亩,产量18.55万吨。

第二产业

汉台区先民在5000年前,已能制作石器、骨器、陶器、玉器和编织鱼网等。汉代,汉台区设铁官专司采矿冶炼事宜。城内铁匠炉增多,生产兵器、农具、工具等。至清代,手工业已扩及铸制铜、锡、铁器和棉纺、丝织、造纸、染色、制革、漆器、金银首饰、酿酒、制糖、米面加工、糕点、酱货、砖瓦石灰、竹木棕藤器等方面。

辛亥革命后,官府和民间借汉江水运输入少量手摇机器,如印刷机、缝纫机、织布机以及制革、火柴、石印等生产设备和技术。1936年后,宝汉、汉白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交通逐渐方便。抗日战争爆发后,沦陷区一些工厂和文教单位内迁,新工艺随着传入,如修车、修钟表、铁皮器皿、机卷烟、小五金、日用化工等。为军需民用,缝纫业得以大发展。还有欧亚五金厂,“工合”铁工厂等小型工业在汉台区兴建。1939年汉台区电厂建成发电后,促进小型工业的发展,铁工厂、机米厂等36户使用电力。1949年,全区手工业和工业企业1591户,从业人员3530人,产值255.24亿元(旧币)。

解放后,从1953年开始,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按行业组建合作社、组66个,职工2638人,年产值556万元。国营经济约占64%,集体经济占22%,公私合营经济占13%,私营经济占1%。1958年,全区兴办大小工厂149个,全民职工由1957年的8760人增至14095人。重工业产值由1957年377万元增至678万元;轻工业产值由1957年2599万元降为1810万元。70年代,内迁工厂逐步建成,铁路通过汉台区,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传入汉台区,推动了汉台区工业的发展。至1978年,全区工业企业276个,其中:水泥、化肥、日用化工、缫丝、服装、橡胶、造纸、食品等生产初具规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工业结构日趋合理,门类逐步齐全。

至1989年,全区工业以机械、建材、轻纺为主体,并拥有电子、化工、医药、食品、缝纫、皮革、造纸等30个工业门类,364个工业企业。职工56210人,固定资产(原值)86442万元,工业产值75863万元,占全区社会总产值70.24%,是1949年的117倍。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23万元。其中:区属工业企业321个,职工26491人,固定资产21592万元,工业总产值32419万元,实现利税341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07万元。工业产品已达400余种,三分之一以上产品行销全国。有8类50余种产品出口欧、美、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外汇448万美元。24种产品被评为省优质产品,20种产品获省优秀新产品奖,14种产品获国家及省行业评比第一名。主要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85%,工业标准化覆盖率达95%以上。

2012年,汉台区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1.34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规上企业实现增加值为34.97亿元,增长23.7%。全区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57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06.77亿元,增长26.2%,其中汉台区企业完成总产值100.05亿元,增长26.3%。规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104.62亿元,同比增长28.8%,其中汉台区企业完成销售产值98.55亿元,同比增长29.6%。全年工业产销率为98.0%,比2011年增长了2.1个百分点,其中汉台区企业产销率98.5%,比2011年增长了2.6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服务业、商贸流通业和新兴产业是汉台区主导产业。先后建成北城货运区场、盛隆家俱城、过街楼蔬菜批发区场、新时代建材批发区场、陕南电子城等各类区场50多个,在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提供产品终端服务,对财政的贡献率也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汉台区依托城区资源,以科技、房地产、文化娱乐、信息咨询、中介、社区服务等新型服务业提升和改造传统服务业。以第三产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区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45%,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分别达32710户和659户,从业人员达到84972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6.4%。

汉台区商业贸易有史料记载可追溯至秦汉。“汉水下荆襄,栈道连秦雍”,水陆交汇构成东、南、西、北4条商路。商品辐辏鄂、川、甘、秦,自古成为著名的物资集散地。明初,汉台区为陕南茶叶输边易马包装、验印地。清代,商品贸易额增加,沿江兴隆街、南关、东关一带店铺林立,商品在此屯积调运。清光绪34年(1908),汉台区商会成立,区区商号毗连,成为仅次于西安的陕西第二商业都会。

民国时期,商业门类逐渐齐全,有钱庄、粮行、粮店、百货、杂货、药店、服装、旅社、饮食、服务等业。传统输出商品粮食、棉花、药材、生漆、桐油、木耳、土布、色纸、毛皮等,输入商品百货、五金、瓷器、绸缎、盐、糖等,逐年增加。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商贾涌入,商业趋于繁荣。民国33年(1944),商业同业公会达44个,会员1573人。抗战胜利后,物价暴跌,百分之二十三的商店歇业。民国37年(1948),汉台区商户1691家,从业人员4082人,由于通货膨胀,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商店冷落。

解放后,人民政府扶持发展商业。1950年,汉台区商品零售额546万元。1952年国营商业调集粮食、棉纱、棉布等投放区场,对平抑物价、稳定民心起了重要作用。国营商业坚持“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方针,坚持“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社会主义方向,信誉日增。1956年,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区供销社、区商业局相继成立,分别管理农村、城区商业,各项购销业务迅速发展。1959年后,国营商业积极组织购销、合理分配商品,基本保障区场供应。“文化大革命”中,供销社与商业局合并,集区贸易关闭,流通堵塞,区场萧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加强国营商业主导地位,积极发展集体商业,个体商业亦有发展,区场开始活跃。1979年,商业门店达511个,从业人员5649人。其中全民门店171个,3585人;集体222个,642人;个体93户。汉台区商品零售总额10178万元。1985年,供销社恢复集体性质,国营商业深化改革,个别商店租赁、承包经营,个体商业发展较快,购销两旺,区场繁荣。1989年汉台区商业门店6333个,从业人员29669人,其中国营门店219个,5936人;集体1423个,16113人;个体4691个,7620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6963万元。门店、人员和销售额分别是1979年的8.93倍、4.75倍和4.61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扣除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5726万元后,其中国营商业21591万元,占52.35%;集体14091万元,占34.17%;个体5555万元,占13.47%。另有粮油购销网点61个,1989年销售粮食4747万公斤,食油97.37公斤。

2012年,汉台区限额以上贸易业共92家,其中批发零售企业53家。2012年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17亿元,增长17.3%。其中批发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31.89亿元,同比增长19.2%,零售业实现零售总额45.91亿元,同比增长16.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总额8.37亿元,同比增长12.7%。

社会事业

科技

秦汉时期,修建的“褒斜栈道”和“山河堰”,在提高工程技术和发展农业生产中起了重要作用,以后,铁制农具、锅碗灶具、丝绸棉布、金银首饰的加工和生产技术逐步有所提高。民国28年(1939)后,小型火力、水力发电和机械加工米面的出现,汉台区的生产技术开始由手工业向半机械方面发展。汉台区科学技术的真正起步还是在解放以后。1949年到1959年间,广大群众投入科学普及和技术革新活动中,涌现出一批小型实用的科技成果,对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同时,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水稻良种,改进栽培技术和疫病防治,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60年代后,一些部属、省属企业和高等学校陆续迁汉台,带动了汉台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全区科技人员学习先进科学技术,革新传统工艺,坚持生产实验,农业方面推广杂交水稻,对病虫害综合防治取得了明显效果;工业方面建立了水泥、化肥、缫丝等区属骨干企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汉台区贯彻有利于科技事业发展的方针和政策,进一步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机构和设备不断完善。至1991年,共取得科研成果465项,其中区属193项,区驻区单位192项,部、省驻区单位80项。这些科技成果中,获国家奖的10项,获省、部奖的79项,获汉中市奖的122项,获区级奖的149项。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汉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2012年,汉台区科技研究与开发投入达到1.6亿元。2012年申请专利520件,专利转化235件,转化率达45%。全年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全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家。

教育

宋代庆历年间,汉台区始建庙学。元至元六年(1269),兴建儒学。清乾隆四年(1739)建汉南书院。清光绪六年(1880)建天台书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汉南书院改为汉南中学堂,天台书院改为南郑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南郑高等小学堂改为南郑县立高等小学校。汉南中学堂改为汉台区中学,并将一年前创办的初等实业学堂改为南郑县乙种农业学校。民国14年(1925)设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并改南郑高等小学为南郑县立初级中学校,民国7年(1928)成立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民国18年(1929)设立省立第五中学校,始有招收高中学生的完全中学。继而在各镇和较大的村庄普遍设立初级小学。

抗日战争开始后,河南第一战时中学、山西太原平民中学、国立七中、国立二十二中、扶轮中学以及西北联大医学院相继迁汉台区,对汉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1945年抗战胜利,高等学校陆续迁走,中等学校基本留汉台区。到1949年,全区城区已有小学10所,普通中学6所,职业学校3所,师范学校1所。

解放后,全区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到1955年,农村铺镇、褒河、武乡区都设初级中学,每个乡都有完全小学,绝大多数村都有初级小学。至1965年,全区学龄儿童入学率上升到90%。“文化大革命”期间,先是停课闹革命,后又强调“上中学不出社,上小学不出队”,完全小学开办“戴帽子中学”,实行“工宣队”和“贫宣队”管理学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工作的重点开始转移到教学上,教师认真教,学生勤奋学,教学质量普遍提高。

1984年,群众集资590万元,新建和改建校舍3560间,占总校舍的37%,实现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凳,全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7%,达到国家规定的普及初等教育标准,省教育厅检查验收,颁发了合格证书。1977—1989年向高等学校输送学生2559人,向中等专业学校输送学生3186人。中等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较快,80年代有大学2所,中专6所,技校和干校7所。职工和农民业余教育进一步发展,省教育厅1988年检查验收为无盲区。至1989年,全区有各级各类学校339所,教学班2488个,在校学生89317人,教职员工7849人,师生员工占全区总人口的22.1%。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质量的提高,对政治稳定,经济振兴,人才开发起着重要作用。

2012年,汉台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2.18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09万人;小学在校学生3.15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6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1.47万人。全区高考成绩再创佳绩,二本以上人数1578人,较上年增加330人。

旅游

汉台区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1]石门十三品[2] 被誉为国之瑰宝、书法宝库。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拜将坛[3]饮马池[4] 、明珠桥、汉台区府文庙[5]宝峰寺[6]天台山[7]汉南书院。有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历史文化名城纪念地8处。现存古遗址有褒斜栈道山河堰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瑞王府等;古建筑有东塔、汉台区府文庙、汉台区府城隍庙琉璃照壁、明珠桥、虎头桥等;风景名胜有天台山、哑姑山磨子桥等;有兴元湖莲花池[8]天台山森林公园[9] 三座公园。

汉台区是刘邦称王、平定三秦、成就汉室基业的发祥地,诸葛亮六伐曹魏的战略大后方,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封地。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遗有古汉台、拜将坛、张良庙[10]蔡伦墓、武侯墓[11] 、古褒斜栈道、石门十三品、灵崖寺[12] 摩崖石刻等,是西汉、三国文化旅游热线,其中列入国家教文的保护单位的有武侯墓、褒斜道石门及其石刻,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8处。

荣誉

2017年12月,入选首批陕西省全民健身示范县

视频

汉台区天台山

视频

汉台区城市创建纪实专题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