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法属波利尼西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法属波利尼西亚

 

 

 

法属波利尼西亚海外属地(法语:Pays d’Outre-mer au sein de la Répubique, POM),简称“法属波利尼西亚”(英语:French Polynesia;法语:Polynésie française),又名塔希提。是联合国非自治领土,位于太平洋的东南部,西与库克群岛隔海相望,西北临莱恩群岛。由社会群岛、土阿莫土群岛、 甘比尔群岛、土布艾群岛、马克萨斯群岛等118个岛屿组成,其中社会群岛的塔希提岛最大。面积4167平方公里,其中可居住面积3521平方公里。总人口275918人(2017年)。 法属波利尼西亚的首府是帕皮提(Papeete),1818年建城,人口2.69万人(2017年)

简介

公元300年已经有人在此居住。

1595年,西班牙人蒙达那首先登上马克萨斯群岛。

此后的三百年间,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先后发现了这些群岛并开始争夺所有权。

1843年,塔希提岛成为法国保护领地,1880年,塔希提岛沦为法国殖民地。至19世纪末,其他岛屿亦被法占领。

1946年成为法国海外领地,1956年与法国政府达成自治框架协议,1957年正式命名为法属波利尼西亚,由总督管理,领地议会和政府委员会协助其工作。

1977年开始实行地区自治,1984年实行内部自治,但法国仍掌管外交、国防、财政和司法权,政府委员会的权力,尤其是商务方面的权力有所增强。法国委派高级专员取代总督为最高行政首脑,管理政府委员会。

1984年9月改政府委员会为部长会议,主席由领地议会选出。加斯通·弗罗斯当选为首任主席。

1991年4月、1996年5月和2001年5月弗罗斯连任主席。

2000年1月,法国国民议会和参议院通过宪法修正案,将法属波利尼西亚地位从海外领地提升为海外属地(Collectivité d’Outre-mer, COM),加大自治权利,并有权与其他太平洋国家签署国际条约。

2004年2月,法国国民议会将波利尼西亚提升为具有高度自治的海外属地(Pays d’Outre-mer au sein de la République,POM),享有自主选举领导人、议会立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及组织全民公投等权力,政府主席改称法属波利尼西亚主席。法国中央政府保留外交、国防、司法、安全、海关等涉及主权事务的权力。

2013年5月17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将法属波利尼西亚重新列入联合国非自治领土名单。

地理环境

法属波利尼西亚位于太平洋的东南部。由社会群岛土阿莫土群岛甘比尔群岛土布艾群岛马克萨斯群岛等共有118个岛屿组成,其中76个岛屿有人居住,社会群岛为主要群岛。其中塔希提岛(又译“大溪地”)系法属波利尼西亚最大岛屿,岛上山峰耸立,最高峰奥罗黑纳峰海拔2241米。

法属波利尼西亚属热带雨林气候,每年5月至10月为旱季,11月至次年4月为雨季。全年平均气温为24-31°C,年均降水量1625毫米。历史上曾多次遭受飓风袭击。

经济

综述

法属波利尼西亚是大洋洲地区位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和法属新喀里多尼亚之后的第五大经济体。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旅游业已成为主要的经济支柱。自1966年以来,由于法国在南太平洋进行核试验,在波驻军日益增多,促使建筑业和服务行业急剧发展,外来劳务人员大量涌入塔希提岛,使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经济遭到破坏。农业长期投资减少,使农产品出口变成进口,约80%的食品靠进口,椰干因国际市场价格低落而出口锐减。每年靠法国政府提供援助补贴财政亏损。1995年法国与波利尼西亚达成协议,1996年~2006年,法国每年将提供283亿太平洋法郎援款;并于1996年初最终停止核试验。该协议有望能促使波利尼西亚发展多样化经济,增强长期坚持独立的倾向。为增加财政收入,1997年10月政府宣布实行增值税。波是太平洋共同体成员,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方面获得该共同体的援助、技术指导和培训。波政府正在努力寻求与亚洲和太平洋国家发展紧密的经贸关系,以促进其出口的能力。

波的经济增长点主要在于服务业和与旅游相关的行业,这两个行业为波创造了可观的就业机会。波的农业大溪地岛上的诺丽果产量占世界总产量80%以上,世界上大约有95%的诺丽产品都源之于塔希提群岛上。波的珍珠养殖行业则增长较慢,这主要是由于受到日本经济衰退的影响,而日本是黑珍珠的最大进口国。90年代后期波经济持续增长,1998年增长6.2%,99年增长4%,2000年增长4%。波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法国的财政支持和波的旅游业的发展。[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