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努瓦斯河畔聖波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泰努瓦斯河畔聖波勒 |
本名 泰努瓦斯河畔聖波勒 國家 法國 大區 上法蘭西大區 面積 8.24 平方千米 (3.18 平方英里) 最高海拔 149 米(489 英尺) 最低海拔 82 米(269 英尺) 人口(2019年1月1日) • 市鎮 4,909人 • 排名 法國市鎮第2,218位 • 密度 596人/平方千米 (1,540人/平方英里) 省級選區 |
泰努瓦斯河畔聖波勒(法語:Saint-Pol-sur-Ternoise,法語發音:[sɛ̃ pɔl syʁ tɛʁnwaz]),法國北部城市,上法蘭西大區加來海峽省的一個市鎮,隸屬於阿拉斯區,其市鎮面積為8.24平方千米,2019年1月1日時人口數量為4,909人,在法國城市中排名第2,218位。
泰努瓦斯河畔聖波勒位於加來海峽省中部,泰努瓦斯河畔,歷史上為同名伯國的首府,現代為一個區域性的中心城市,三個方向的鐵路和多條公路在此交匯。 [1]
地名來源
「波勒」一名來源於拉丁語人名「Paulus」,其常見法語形式為「Paul」,對應的漢語翻譯為「保羅」。「Saint-Pol」可能是這一地區歷史上的一名天主教人物。
「泰努瓦斯河畔」這一後綴自1801年起成為當地官方名稱的一部分。
歷史
更多信息:聖波勒伯爵列表
泰努瓦斯河畔聖波勒歷史悠久,這一地區曾發掘出古希臘貨幣斯塔特。公元11世紀時,聖波勒領主獲得伯爵爵位,聖波勒成為聖波勒伯國的首府,直至18世紀末。其間,聖波勒所處區域長期處於佛蘭德與阿圖瓦公爵的爭奪之中,其中佛蘭德伯爵博杜安五世和查理一世均發動過對聖波勒的圍城戰。1202年,聖波勒獲得市鎮憲章。1537年,查理五世占領聖波勒以及泰努瓦斯地區,該區域成為西屬尼德蘭的一部分。
1659年,根據《比利牛斯條約》,聖波勒成為法蘭西王國的領土。法國大革命後,聖波勒成為加來海峽省的一個市鎮,並為該省的一個地區行署,自1800年起成為該省的一個副省會。第二次波旁復辟初期,泰努瓦斯河畔聖波勒曾被普魯士和英格蘭軍隊控制。工業革命期間,三條在此交匯的鐵路(里爾-阿布維爾鐵路、阿拉斯-泰努瓦斯河畔聖波勒鐵路和泰努瓦斯河畔聖波勒-埃塔普勒鐵路)相繼建成通車,聖波勒成為重要的鐵路樞紐,其附近出現鐵路工人社區。
1926年,聖波勒副省政府被撤銷,聖波勒區整體併入阿拉斯區。1944年6月,聖波勒作為納粹控制的鐵路樞紐遭到聯軍的猛烈轟炸。戰後,泰努瓦斯河畔聖波勒得到重建,並出現了新的工業區。
地理
泰努瓦斯河畔聖波勒位於法國北部,上法蘭西大區中北部和加來海峽省中部,距離省會阿拉斯大約36千米。與泰努瓦斯河畔聖波勒接壤的市鎮包括:特魯瓦沃、布里亞、戈尚韋爾盧萬、埃蘭勒塞克、奧斯特勒維爾、拉姆庫爾、泰努瓦斯河畔聖米歇爾。
地形
泰努瓦斯河畔聖波勒位於法國北部平原腹地,境內以平原和淺丘為主,市鎮中心位於一處河谷之中,地勢向南北兩側緩慢抬升,市區市區北部有部分明顯起伏,全境海拔在82到149米之間。
水文
更多信息:泰努瓦斯河
泰努瓦斯河自東向西流經境內,其聖波勒境內的河段水流較小,部分河段被人工渠化改造。該河是康什河的右岸支流,後者獨立注入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