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泽泻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泽泻蕨(学名:Hemionitis arifolia (Burm.) Moore )是裸子蕨科,泽泻蕨属热带陆生中小形植物。植株高可达25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狭披针形鳞片。叶簇生,近二型,栗色或紫黑色,略有光泽,被红棕色钻形鳞片和节状长毛;叶片卵形、长卵形或戟形,先端钝或圆,基部深心脏形,叶脉网状,网眼小而密,长六角形,叶干后草质,无毛,孢子囊群沿网脉着生,棕色,无盖。

分布于中国台湾南部、海南及云南南部。生密林下湿地、溪谷石缝或灌丛,海拔达975米。也广布于印度南部、斯里兰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地。

泽泻蕨是一种小型观叶蕨类植物,叶片常绿,养护简单。适宜盆栽观赏、吊盆悬挂欣赏,也可用于组合观赏。

形态特征

热带陆生中小形植物。植株高10-25厘米。根状茎短,直立,被淡棕色狭披针形鳞片。[1]

叶簇生,近二型,能育叶柄远较不育叶柄为长(生于密林下的能育叶柄长过不育叶柄2-3倍,生于干旱灌丛下的约1倍),约6-18厘米,粗约1毫米,栗色或紫黑色,略有光泽,被张开的红棕色钻形鳞片和红棕色节状长毛;叶片卵形、长卵形或戟形,长3-6(10)厘米,宽2-4(6)厘米,先端钝或圆,基部深心脏形,与叶柄成斜面。叶脉网状,网眼小而密,长六角形,斜上,无内藏小脉,两面不甚明显。叶干后草质,上面淡褐绿色,无毛,下面褐棕色,疏被棕色钻状小鳞片(沿主脉较密),叶边有红棕色节状毛疏生。[2]

孢子囊群沿网脉着生,棕色,无盖。染色体2n=12。

主要价值

泽泻蕨叶片终年常绿,圆满可爱。植株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养护简单。适宜盆栽观赏、池塘及溪流点缀、吊盆悬挂欣赏,也可用于组合盆栽,是家居观赏,办公室、会议室绿化,墙面及窗台点缀的好植物。

生长环境

泽泻蕨生于热带密林下的湿地、沟谷及灌丛中,耐阴,喜湿热环境,相比较于其他蕨类植物,泽泻蕨可适应较大的温度幅度,但是低于15℃的低温会严重抑制植株生长和幼叶的萌发,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对湿度要求65%以上,最佳湿度为80%-90%。泽泻蕨耐阴蔽,适当强度的光照能极大地促进植株生长,但应避免强烈日光直射。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台湾南部、海南(乐东、崖县、罗江)及云南南部(勐海)。海南常见。也广布于印度南部、斯里兰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地。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繁殖方法

芽孢繁殖成活率很高、周期短,是泽泻蕨最简便的繁殖方式。通常在适当调控水肥供给的情况下,叶片与叶柄连接处会陆续出现芽孢。芽孢经4周左右即可长成幼苗,幼苗带有少量的根系,可用枝剪将幼苗连同叶片一起剪下,在幼苗基部留下适当的叶片作为幼苗的营养供体,剪掉枯萎的部分。每株幼苗均可独立装盆,栽培基质盖过幼苗基部即可,每次喷淋之后,应检查根部是否裸露,如发现裸露应及时覆盖。剪取芽孢时应将残留的叶柄也一同剪除,以免植株整体影响观赏性。芽孢若不及时剪下,会随枯叶落到底部。

栽培技术

泽泻蕨根系发达,根系较长,栽培时需要剪除多余的根系。由于一般为单株种植,株型较小,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容器。泽泻蕨对栽培基质的要求不严,为了获得更好的生长,加快根状茎生长及根系发育,提高观赏价值,一般采用腐殖土+粗沙或沙壤土+腐熟椰糠,均按1:1比例混匀。在花盆出水孔处先垫置一块碎陶片或一层纱网以利于渗水,再向盆内添加栽培基质至2/3高度,然后将植株放置盆中央,向盆内均匀添加基质固定植株,厚度以盖过根茎1厘米为宜。为防止栽培基质中携带病菌及有害虫卵,所有栽培基质应在太阳下暴晒1-2天。这种方法可以增加根系的底部透气性,为根系的生长提供空间。浇水方法为喷淋,每次喷淋之后,土壤会向下渗落,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添加少量腐殖土,但不宜将植株基部芽点覆盖住。待植株生长稳定之后,不用再添加腐殖土。

病虫防治

泽泻蕨病虫害发生较少。如植株沤水过久,应预防真菌类病害如炭疽病等。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施预防。

褐斑病常发生在叶片的顶端,受害叶片初期为圆形黑斑,后扩大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黑褐色,中央灰黑色并有小黑点,此后病斑扩大迅速,叶片最后变成黑色,干枯死亡。防治时发现有病株要立即隔离喷药或剪除并集中焚烧,同时喷药保护。可采用50%多菌灵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0倍波尔多液等药剂。在浇水过多或湿度过大时,也易发生生理性的病害叶枯病,发病初期可用50%的代森铵水溶液300-400倍液、70%的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药剂喷施防治。

蚜虫常见的有黑色和绿色两种,通常出现在早春和夏初,常群居于幼嫩茎梢处。为害时用刺吸式口器吮吸植株体内的汁液,使植物生长停滞,叶片变黄。蚜虫的分泌物常招致各种霉菌的寄生,易产生煤污病。防治时,可先用肥皂水清洗,再喷施40%乐果或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2.5%鱼藤精1000-1500倍液、敌百虫1000倍液等杀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