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市中心東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溫哥華市中心東端(英語:Downtown Eastside,簡稱DTES)是加拿大卑詩省溫哥華市歷史最悠久的社區之一。市中心東端狹義上可指布勒內灣、緬街、喜士定街和克拉克大道所包圍之地帶,亦即市政府劃分市內近鄰社區時所定下的邊界[1];廣義上市中心東端則可涵蓋華埠、煤氣鎮、奧頻海瑪公園(前日本城所在)、士達孔拿、桑頓公園和勝利廣場,以及以北沿岸的輕工業地帶[2]。
此處於溫哥華開埠時曾經是市中心所在,而喜士定街夾歌杜華街更曾經是溫哥華的主要購物區,[3][4][5][6]但商業活動逐漸往西移,而二戰後更陸續出現都市衰退現象。現時該區飽受毒品交易、娼妓和治安等問題困擾,[7]更有稱「全加拿大最貧困的郵區」[8]。該區有Insite毒品安全注射中心處理藥物過量及毒品問題。該區房舍也隨處可見其他地區少見的鐵窗。1980至2000年代該區也發生了多宗婦女失蹤案,其後羅伯特·皮克頓被控以當中六項二級謀殺罪名成立[9][10]。如何整頓該區成為溫哥華市政府以至省政府和聯邦政府近年來的棘手挑戰。
居民比例
據2001年人口普查所示,市中心東端的廣義覆蓋範圍內有16,590名居民,當中有23%為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5%來自越南,2%來自香港,14%來自其他國家。[2]普查數據顯示區內10%居民為加拿大原住民,但《環球郵報》的報道則指出區內原住民人口達14%。[7]每戶平均有1.3名居民,而82%居民為獨居者。幼童(5歲以下)和年青人(5-19歲)分別佔區內人口2%和8%,只達全市平均的一半。[2]
區內有67%居民符合低收入人士的定義,遠高於全市平均的27%。受區內單身戶數目的影響,區內的每戶入息中位數為$12,084,只及全市中位數的30%。另外,區內完全依靠政府援助度日的居民達40%(全市平均為10%)。[2]
區域
在市中心東區散步,這是溫哥華市中心的歷史街區。曾經簡稱為東區,今天的市中心東區由幾個區組成:勝利廣場、黑斯廷斯走廊、唐人街、斯特拉斯科納、日本城(又名奧本海默)、北黑斯廷斯、加斯敦和溫哥華港——加拿大最大和最繁忙的港口.
位於未割讓的薩利甚海岸領土上,這片土地的北面是布拉德灣,南面是福溪的前潮灘,東面和西面是曾經流經今天坎貝爾溝壑的前潮汐流之間和卡拉爾/哥倫比亞街。
今天的海岸薩利甚的祖先已經使用這個地區數千年,在大葉楓樹之間建立季節性村莊:K'emk'emlay'/Q'umq'umal'ay(黑斯廷斯磨坊在 Dunlevy 和Burrard Inlet)和 Luq'luq'i/Lek'lek'i(楓葉廣場,Gassy Jack 在那裡設立了第一間沙龍)。三個沿海薩利甚原住民——瑪斯昆族、斯闊米甚和 Tsleit-Waututh——在該地區行使重疊使用權,該地區是沿海和內陸國家之間的貿易路線樞紐。當時,福溪是今天的四倍。
蓋斯鎮被指定為國家歷史遺址,是該社區最早的商業和住宅區。它包含從倉庫轉變為零售、辦公室、畫廊和「住宅和高檔」住宅的 19 世紀建築。蓋斯鎮又回到了該地區最新成員的所在地——翻新的伍德沃德綜合大樓和西蒙弗雷澤大學當代藝術學院。
勝利廣場的遺產和特色建築——辦公室和住宅——圍繞著一座紀念碑,這座紀念碑是為了在戰爭中戰鬥和犧牲的人而建的。勝利廣場一直是工人和社會事業、五一勞動鬥爭慶祝活動和陣亡將士紀念日儀式的集結點。
一百多年來,人們聚集在黑斯廷斯和美因的角落尋找失散的朋友、了解新聞並與社區建立聯繫。該街區 19 世紀的新建築為低收入居民提供住房,卡內基社區中心是他們的起居室。
日本城曾經是一個熙熙攘攘、充滿活力的日裔加拿大人社區的所在地。今天,它是該市最古老的建築、家庭和老年人以及附近後院奧本海默公園的所在地。該公園曾經是溫哥華唯一可以自由發表政治觀點的地方,這座公園曾是該市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舉辦地,並且仍然是日裔加拿大人的聚集地。
唐人街是北美最古老的唐人街之一,是一個繁榮的購物區,擁有文物建築、住宅公寓、商店和畫廊,以及一座古典中國花園。已申請被指定為國家歷史遺址。
Strathcona 是該市最密集的街區之一,是一個面向家庭的社區,擁有多樣化、緊湊的房屋和社會住房,以及輕工業、街角雜貨店和社區花園——一個世代相傳的社區,可以在這裡生活、工作、購物和娛樂。
參考資料
- ↑ 溫哥華市政府網站 市中心東端社區頁面. [2010-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8).
- ↑ 2.0 2.1 2.2 2.3 2005/06 Downtown Eastside Community Monitoring Report (PDF). 10th Edition. City of Vancouver. Spring 2007 [2009-03-10].
- ↑ Milltown to Metroplis, Alan Morley
- ↑ Early Vancouver, J.S. "Skitt" Matthews
- ↑ Vancouver History website. [2020-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5).
- ↑ Historical Atlas of Vancouver, Peter McDonald
- ↑ 7.0 7.1 Patrick Brethour. Exclusive demographic picture: A comparison of key statistics in the DTES, Vancouver, B.C. and Canada. 環球郵報. February 13, 2009 [2009-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11).
- ↑ Canada's poorest postal code in for an Olympic clean-up? The Globe and Mail
- ↑ Pickton guilty on 6 counts of second-degree murder. [2010-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31).
- ↑ Pickton found guilty on six counts of second-degree murder. [2010-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