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火燒連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文】

持矛舉火破連營①,玄德窮奔白帝城②。 一旦威名驚蜀魏,吳王寧不敬書生。

【釋詞】

①連營:劉備因天氣炎熱,移軍林木茂密之處,連營七百里。

②白帝城:城邑名。故址在今四川奉節縣東白帝山上。東漢初公孫述築城,號稱白帝城。城居高山,形勢險要。三國時蜀漢以為防吳重鎮。

三國詩詞《火燒連營》原文及賞析

【賞析】

陸遜指揮吳軍,火燒蜀軍連營七百里,取得了夷陵大戰的徹底勝利。這位鮮為人知的「一介書生」,成為舉世聞名的江東英傑。

《三國演義》三次大戰,即官渡、赤壁、夷陵的總戰術都是採用火攻,但每一次大戰的統帥曹操、周瑜和陸遜都又臨勢變通,各逞其能。官渡之戰是在平原燒糧草,赤壁之戰是在江中燒戰船,而夷陵之戰則是在丘陵燒營寨,總之,將「人」的主觀因素與「物」的客觀條件結合得巧妙絕倫。仔細將三次大戰對比一下,便會發現對夷陵大戰的勝利者陸遜,小說家沒有傾注更多的筆墨去刻畫陸遜對當時政治和軍事形勢的分析,也沒有把他放到雙方人物的思想性格及矛盾衝突中進行過細的描寫;而是採用側面描寫,或借他人之口揭示了這場大戰勝負的原因。因此,陸遜的人物性格立體化不強,這場大戰驚心動魄的長鏡頭、大場面也不夠多,這可能是小說家受「正統」觀念的局限,處於兩難境地。一方面以陸遜為代表的東吳確實是勝利的一方,歷史的總體框架是無法改變的;另一方面,小說家又要極力維護劉蜀的正統地位,在其「大敗」之中處處點綴其「小勝」,在其大軍被摧毀之時,還時時歌頌其屬下寧死不屈的忠義精神。儘管對劉備夷陵大戰失敗的原因在整體上描寫不夠詳盡,但還是可以清晰地透視其中的奧妙。

「持矛舉火破連營,玄德窮奔白帝城。」這一聯詩只點到了孫吳採用的總戰術方針和戰爭的結局。其實,劉備失敗的主要原因小說已做了斷斷續續的披露。

其一,孫劉聯盟共抗曹操,這是孫吳和劉蜀兩國唇齒相依的政治路線,不論是誰破壞和違背了這一政治路線,都會落個唇亡齒寒,或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下場 孫權在三足鼎立之中,既無曹魏實力之強,又無劉蜀正統之名。他總是採取十分靈活的政治外交策略,或聯劉抗曹,或假曹抑劉。他依靠呂蒙、陸遜成功地奪取荊州、襲殺關羽,致使劉備盛怒東征。對此,從諸葛亮、趙雲到眾官,都力勸劉備認清「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但劉備一意孤行,發動了一場夷陵大戰。孫劉失和,無論對孫權,還是對劉備,都是不幸的。劉備這場戰爭的失利,使蜀漢喪失元氣。儘管有諸葛亮這棵參天大樹鼎立支撐,但也無力回天。所以,劉備發動夷陵大戰在政治路線上是一個錯誤。

其二,驕兵必敗,劉備稱帝以後,對自己大半生的奔波,有些忘乎所以。秦宓在劉備軍東征臨行之時,再一次苦苦地勸諫,遭到斥責,劉備震怒之下,喝令將其斬首。諸葛亮為救秦宓,急忙上表。「先主覽畢,擲表於地上曰:『朕意已決,無得再諫!』」昔日創業時魚水之情,如今已變成冷漠無情。特別是劉備連營七百里於夷陵林木之中,馬良屢屢建議,提醒劉備:偷襲荊州,皆陸遜之計,並說:「陸遜之才,不亞周郎,未可輕敵。」但劉備毫不把陸遜放到眼裡,「朕用兵老矣,豈反不如一黃口孺子耶!」當馬良建議畫成圖本,請教於諸葛亮,劉備竟回答:「朕亦頗知兵法,何必又問丞相?」其傲慢之態已溢於言表。主帥驕狂哪有不敗之理!

其三,劉備總體戰略的失誤。當曹丕得知劉備如此布局全軍,「仰面笑曰:『劉備將敗矣!』群臣請問其故。魏主曰:『劉玄德不曉兵法:豈有連營七百里,而可以拒敵乎?包原隰險阻屯兵者,此兵法之大忌也。玄德必敗於東吳陸遜之手。」當諸葛亮看過馬良送上的圖本,「拍案叫苦曰:『是何人教主上如此下寨? 可斬此人!』」當馬良請教其由,諸葛亮說:「包原隰險阻而結營,此兵家之大忌。倘彼用火攻,何以解救?又豈有連營七百里而可拒敵乎?禍不遠矣!陸遜拒守不出,正為此也。」曹丕和諸葛亮所見相同,都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陸遜韜略之心,劉備敗亡之因。

陸遜無愧於闞澤的推薦:「此人雖名儒生,實有雄才大略,以臣論之,不在周郎之下。」而事實恰恰如此,「一介儒生」一把火把大半生奔走沙場、久經戰場的劉備,燒得片甲不留,迫使劉備燒鎧塞道,敗還秭歸,退守白帝。「一旦威名驚蜀魏,吳王寧不敬書生。」[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