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环境承载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环境承载力
图片来自itsfun

环境承载力,有时也称环境容纳量、环境容受力、环境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环境体系所能承担的人类数量及人类活动总量,它既包括自然环境提供给人的各类有形的与无形的资源,还包括自然环境容纳和消化人类废弃物的能力。

人类对资源的索取超过了环境承载力时会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饥荒、土地肥力下降、水资源短缺、土壤盐碱化等。同样农业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环境承载力在大部分的生态系统中[1]

概念由来

当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超过了环境所能支持的极限,即外界的“刺激”超过了环境系统维护其动态平衡与抗干扰的能力,也就是人类社会行为对环境的作用力超过了环境承载力。因此,人们用环境承载力作为衡量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的标尺。环境承载力决定着一个流域(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如果在一定社会福利和经济技术水平条件下,流域(或区域)的人口和经济规模超出其生态环境所能承载的范围,将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匮竭,严重时会引起经济社会不可持续发展。

一种说法认为,承载力是从工程地质领域转借过来的概念,其本意是指地基的强度对建筑物负重的能力。生态学最早将此概念转引到该学科领域内,即“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承载力概念引入生态学后发生了演化与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资源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承载力概念和相应的承载力理论。

生态承载力是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的供应与容纳能力及其可维持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对于某一区域,生态承载力强调的是系统的承载功能,而突出的是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其内容包括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所以,某一区域的生态承载力概念,是某一时期某一地域某一特定的生态系统,在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的条件下,可持续承载的人口数量、经济强度及社会总量的能力。

另一种说法认为,承载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马尔萨斯时代。马尔萨斯是第一个看到环境限制因子对人类社会物质增长过程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他的资源有限并影响人口增长的理论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存在,而且对后来的科学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达尔文在其进化论观点中采用了人口几何增长和资源有限约束的观点。同样马尔萨斯的资源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的观点对人口统计学也存在巨大的影响。将马尔萨斯的理论用逻辑斯缔方程的形式表示出来,用容纳能力指标反映环境约束对人口增长的限制作用可以说是现今研究承载力的起源。

生态学家将容纳能力定义为:对某一具体的研究区域,在不削弱其未来支持给定种群的条件下,当前的资源和环境状况所能支持的最大种群数量。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至70年代早期,容纳能力的概念被广泛用于讨论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用来说明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关系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人们意识到人类社会系统只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人类社会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好坏取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状态,生态系统提供的资源和环境支撑起整个人类社会系统。因此在讨论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资源和环境与人类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时,突破了以前的环境容纳能力的概念,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环境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资源和环境对人类社会系统良性发展的一种支持能力。

研究展望

关于环境承载力研究还尚未形成公认的理论方法体系,缺乏能够同时描述环境承载力客观性、区域性及动态性的科学、系统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另外,以环境承载力为依据,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科学的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实际应用略显不足。根据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发展要求,今后这方面研究将呈现以下趋势。

1、理论体系可能将会更加完善

虽然很多学者都提出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但是能够很好地将区域环境系统和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向、规模相结合的环境承载力理论体系的研究还很少见到报道。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必将有更多的、各领域的学者,如社会学领域、经济学领域的学者,投入 到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这种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优势必将促进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善。

2、指标体系和量化方法的研究将不断深入

目前关于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过于简单,,很少有学者提出具体的筛选依据和指标体系框架。而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进行环境承载力量化评价的基础,所以以环境承载力理论研究为基础,相应的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将不断深入。同时在已有研究方法基础上,现代的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遥感RS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等将进一步应用于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这都将促进环境承载力量报,化方法的发展,使环境承载力在定量化研究的基础上向数字化、空间可视化方向发展。

3、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将向可操作性、实用性发展

环境承载力是衡量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是否协调的重要指标,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成果将直接用于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有关环境承载力研究虽然很多,但是能够真正将环境承载力研究成果用于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实例还很少,而只有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才更有意义、更有生命力。所以,环境承载力研究将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同可持续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将向可操作性、实用性发展,以更好地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

参考文献

  1. 环评知识:什么是环境承载力?. [2010-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