硇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硇砂 |
硇砂,中药名。为氯化物类卤砂族矿物卤砂(硇砂)Sal Ammoniac的晶体或人工制成品。硇砂分布于新疆、甘肃、青海等地。具有消积软坚,化腐生肌,祛痰,利尿之功效。常用于癓瘕积聚,噎膈反胃,喉痹肿痛,痈肿,瘰疬,翳障,息肉,赘疣。[1]
中文学名 | 硇砂 | 光泽 | 玻璃光泽 |
晶系 | 等轴晶系 | 条痕 | 白色 |
解理程度 | 不完全 | 用量 | 外用适量;内服:0.3-1g |
透明度 | 透明或半透明 | 毒性 | 有毒 |
性味
咸苦辛,温,有毒。
归经
入肝、脾、胃经。[2]
功能主治
消积软坚;破瘀散结;化腐生肌;祛痰;利尿。主症瘕痃癖;噎膈反胃;痰饮;喉痹;积痢;经闭;目翳;息肉;疣赘;疗疮;瘰疬;痈肿;恶疮。[3]
用法用量
均为1~3分。外用适量,研末或水化,点敷患处。
禁宜人群
体虚无积热者及孕妇忌服。
炮制方法
- 除去杂质,打成碎块。
- 取硇砂碎块,置沸水中溶化,澄清,除去残渣,倾入磁盆中,加醋隔水加热蒸发,随时将液面的白色浮霜捞出,置白纸上,干燥即成。
形态特征
晶体结构属等轴晶[註 1]系。晶体呈粒状、不规则块状或纤维状集合体。多数呈皮壳状、被膜状产出。无色、白色、淡灰色、黄白色或灰褐色。透明玻璃光泽或半透明乳状光泽。解理不完全。断口贝壳状。硬度1.5-2,相对密度1.53。味咸而苦。露置于空气中易潮解。
生长环境
为火山喷气孔附近的升华物。亦为燃烧的煤层中的升华产物。鸟粪沉积中也有。产于新疆、甘肃、青海等地。
相关论述
- 《本草拾遗》:“一飞为酸砂,二飞为伏翼,三飞为定精,色如鹅儿黄,和诸补药为丸,服之有暴热,飞炼有法,亦能变铁。”
- 《四声本草》:“硇砂,使。生不宜多服,光净者良,今北庭为上。”
- 《日华子》:“北庭砂,畏一切酸。凡修制,用石灰、黄丹作柜,煅赤使用。”
注释
- ↑ “等轴晶”:等轴晶,如黄铁矿,在三个垂直方向具有相同的长度。对于所有晶体来说,其立方等轴结构基本是完全对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