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禹王庙
|
|
|
禹王宫别称禹王庙、涂山祠。在安徽省蚌埠市西北、怀远县东南涂山之顶。涂山与荆山相望,淮河从荆山与涂山之间穿过,相传大禹治水于荆涂,废堵而采用疏导之法,劈开荆、涂二山,使淮河水奔流而下,水患彻底解决,在当地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
在涂山脚下的禹王村据说是涂山氏的家乡,曾数次考古发掘出新时期时期的人类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禹即天子位后,曾两次会盟诸侯,所选的盟址一次是涂山,另一次则是在会稽山;禹之所以把第一次诸侯会盟大会的地址选在蚌埠怀远涂山,就有报答妻子部族的意思。
寺庙简介
禹王宫别称禹王庙、涂山祠。在安徽怀远县东南涂山之顶。史载:“禹会诸侯于涂山”,一般即指此。后人为纪念大禹治水功绩,在此立庙祀。
始建年代
庙始建于唐之前,具体年代不详,元大德年间”学正吴文魁《重修禹王庙记》云:“涂山严严气象,禹以神功灵德,庙食此山,其来久矣,唐大臣狄梁公(仁杰),天下正人也,毁诸淫祀二千七百余所,而禹庙巍然独存。”庙原有三进,现尚存二进,院内有千年银杏两株,大可数围,拔地而起。
布局结构
西北有了望台,登临其上,涡、淮波涌,荆、涂翠峰,尽收眼底,西南有启母石(又名望夫石),正襟危坐如妇人远望,传为禹妻涂山氏望夫所化。西有“圣泉”“灵泉”,清澈澄碧,四季不竭。
历代文人名宦如狄仁杰、柳宗元、吴文魁、苏轼、苏辙、宋濂、邓石如等,均来此游览凭吊并留下大量诗文铭刻;苏轼《濠州七绝·涂山》诗碑刻,今珍藏庙壁;邓石如“旷览平城”摩岩题字,仍清晰可见。
文化底蕴
关于禹墟的传说在禹会村代代相传,但由于没有确凿的实物证据,“传说”仅仅被当作“传说”。直到1981年,当地文物部门在这里发现了龙山时期的古文化遗址,使禹墟的传说有了考古学映证。首先,禹墟遗址时代与大禹所处的时代相同。据蚌埠市文化局副局长朱孟珍介绍,禹会村遗址分布范围自淮河东岸的大堤下一直到村中,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宽约300米,同时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壳、螺蛳壳、红烧土层、烧土块、灰坑等。通过比较,其文化性质属于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范畴。
龙山文化因1982年首先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被发现而命名,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距今有4000多年历史。传说中的大禹刚好处于这一时期,时间上吻合。其次,发掘现场与历史记载的地点非常接近。从史料研究论证的结果,专家普遍认为“夏之兴以涂山”“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中的“涂山”在安徽蚌埠市境内。
考古传说
2006年10月下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吉怀率队在禹墟试掘,发现“甲”字形遗址头部是一处面积达2000平方米以上的早期龙山文化大型建筑基址时,“禹会诸侯”的历史遗存似乎具备了可能性。事实上,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问题,历来在史学界争论颇多。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上溯至新石器时代早期,这八九千年的“先秦”历史由于文献资料匮乏,史前记载皆为传说,故又称为“传说时代”。这个时代的英雄,形象人神相揉,超越现实,所留下的史料只言片语、歧义纷纷。大禹也是如此,根据史书记载,他在舜死后,“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正式开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将中国历史带入文明时代。因此,重构大禹时代的历史,有助于中国古代文明“正本清源”。
2007年5月31日上午,连绵的小雨丝毫没有减弱考古者对禹墟的热情。来自国内考古界的多位知名专家聚首蚌埠禹墟,对禹墟考古发掘现场进行了实地的考察。据了解,专家们一致认同了禹墟遗址属于龙山文化晚期,对王吉怀研究员前期发掘出的一些遗址迹象,特别是夯土层功能这一关键点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测定禹墟距今4000余年,5月30日夜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让禹墟发掘现场变得泥泞不堪。这也使得31日上午进入发掘现场勘查的专家们不得不都穿上了鞋套。在禹墟两个发掘点,附近有不少村民自发地围了起来,仔细倾听专家说法。
早前因为考古队的进入,他们都对自己脚下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产生了极大的好奇。据了解,多数专家都是刚下火车就直接赶到了发掘现场,有的还背着硕大的背囊。在现场的专家们似乎不愿放过任何一处细节,总是仔细端详着现场的每一处。据了解,此次来蚌的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实验室专家还带来了一份碳14年代测定报告,其中得出了禹墟遗址的准确年代。
据了解,王吉怀率领的考古队在2006年10月在禹墟进行了试挖掘,其中出土的木炭等标本被送交考古所实验室。经过专家测定后确定,该标本的年代为公元前2350至2190年,这个结果使禹墟遗址的断代有了科学依据,同时也印证了考古队员根据现场出土文物而作出的断代推论。
相关典故
夯土层成专家考察焦点,在夯土发掘点因为之前意外发现的清代墓葬坑由于深入到夯土层内部,已经揭示了部分土层结构,成为专家此次考察的焦点。针对墓坑剖面显示的红烧土、黄土、白膏土等较为清晰的土层结构,专家们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社科院考古所何弩研究员说,该处显示的夯土性质和结构与黄河流域的典型夯土有所不同。黄河流域的夯土夯窝痕迹清晰、层叠关系明显。江淮地区的土壤与黄土土性不同,由于含水量大,夯层结构不明显。且江淮地区考古发现的夯土数目少,只有一处西周时期的夯土祭台,比对有困难。此处的夯土也可能是古人堆积碾轧而成。
由于该夯土层上已有龙山时期文化层存在,夯土层的断代应相当或早于文化层年代。因为没有更大的剖面显示该处夯土层的边界和堆积厚度,尚需要进一步的发掘来考证。
首次发掘与大禹有关遗址,此次来禹墟的专家虽不乏“大腕”级人物,但都出言谨慎,无人遽下结论,体现出考古学者严谨求实的学风。“四川、浙江、陕西、安徽都有大禹传说,但发掘与大禹有关的遗址,这是第一次,对研究夏代、研究中华文明起源非常重要。”社科院考古所赵春青博士就夯土层的性质和功能说,“在禹墟遗址的重要部位发现了这一不寻常的现象,这个层究竟是人工的还是自然的,必须首先解决,然后才可探讨层上的建筑是不是与大禹有关。目前的发现很有价值,结果非常值得期待。”傅宪国研究员建议在夯土部位沿墓坑打一道探沟,探清夯土范围,以期获得更多研究线索。
2008年4月28日,在禹墟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工作人员已经开挖了四个10米见方的探方,每个探方挖掘深度有50厘米左右。
怀远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张振忠:“我们的挖掘已经按正常的速度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就是堆筑层的迹象。因为有些方里面有一些坑啊,以前老百姓讲的地头窖,通过这些坑我们想更好地观察一下地层。坑里面都是一些晚期的明清、民国的一些砖头瓦器。
据禹墟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王吉怀研究员介绍,根据2007年第一次发掘揭露的迹象,在这次发掘的四个探方下面可能保存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类堆筑的遗迹现象:“我们去年挖了一部分,挖了不到二分之一,那么今年在这一块要把剩下的部分全部揭露出来,最终来判断这个遗迹的最后面积和确定它的性质,就是这个地点到底是干什么的,我们正在做这个工作。”
由于禹会村修公路、筑河堤破坏了禹墟遗址的文化层,考古人员又选择了第二和第三地点进行发掘,在淮河岸边,八个五米见方的探方也已经布好。王吉怀:“今年准备是按1500到200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来做,因为去年才发了500平方米,今年要多出个2倍、3倍或4倍的发掘面积,因为这个遗址呢从文化性质,从时代上我们都已经比较清楚,但是呢就是内容比较少,我们渴望从大的发掘面积来获得更多的资料。现在我们就缺少一个发掘面积,因为面积大了,文化迹象暴露的多一些,一个是从文明探源来说能提供一些资料,这样呢对考证大禹也是重要的一件事。”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重大研究课题之一,蚌埠禹会遗址考古项目第三次考古发掘2009年10月15日正式启动。与之前两次的发掘面积1000余平方米相比,此次考古发掘面积将超过5000平方米,为历次面积最大的。另外本次发掘人员规模也超过前两次,历时2个月,历史上众说纷纭的“禹会诸侯于涂山”之谜有望揭开。
据蚌埠禹会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王吉怀研究员介绍,禹会村遗址在2007、2008年度两次考古发掘中取得了重大成果,证明禹会村遗址是江淮地区的一个新的文化类型,入选了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项目。
王吉怀研究员向记者介绍,第三次发掘将历时2个月,在前两次发掘的基础上,对祭祀台、文化层和夯土层进行充分发掘,为了保证工程的进行,此次发掘投入人力也大大超过前两次,有二十余位专业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还将投入百余名民工。通过对祭祀台的全面发掘整理,历史上众说纷纭的“禹会诸侯于涂山”之谜将可得到完全印证,也就是说,即将开始的第三次发掘将会有确定性的答案公诸于世。
就为何选择在国庆之后发掘,王吉怀研究员解释说,之所以选择秋季,是因为此时雨水较少,考古工作最怕的就是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雨水天气,不仅影响工作进程,而且也影响文物的最初出土状态。在前两次发掘中受天气影响耽误了部分时间的他,这次刻意选择了在秋季进行。
2010年5月26日,禹墟开始了第四次考古发掘。在文化层探方发现多处成排柱洞,呈南北对称分布,专家判断为大型棚屋建筑遗迹,面积可能超过1万平方米。棚屋区的发现,是禹会诸侯历史的又一重要物证。
禹墟考古队负责人王吉怀介绍,在第三次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在淮河大堤以西河滩地上发现一排柱洞,专家推测可能是临时性类似工棚的建筑遗迹。2010年又在禹墟核心区夯土台西南百米处的文化层探方发现多排柱洞痕迹,从排列方式、朝向、跨度,以及新发现的疑似土墙拐角的基槽等迹象,判断此处为棚屋类建筑遗迹。
王吉怀说,龙山时期文明程度已相当发达,聚落居室比较考究,建筑的墙体、地面一般都经过夯筑,有的还用火燔烧,以增强墙体、地面的强度;有的墙面还用白灰装饰,反映了较高的建筑水平。但是禹墟发现的棚屋建筑遗迹没有上述特征,地面没有夯筑等处理痕迹,推测这样的棚屋可能是临时性住所。据了解,两次发现的建筑遗迹分别在淮河大堤两侧,如果连成片,面积将超过1万平方米,规模相当惊人。王吉怀介绍,禹会诸侯事件是夏代立朝之前的一次大规模的盟约活动,祭祀过程必不可少。禹墟定性为大型祭祀性遗址在考古界已无争议。
在夯土祭祀台附近发现如此大型居住场所,为解释当年祭祀人群在何处生活、工作提供了一种答案。棚屋遗迹处散布大量陶器和烧坑,说明此处也可能是大型的陶器作坊群,为大型祭祀活动提供祭祀礼器和贡品。对应禹会诸侯的年代、方位和历史记载,可以说棚屋区的发现,是禹会诸侯历史的又一重要物证。
对外开放
记者从位于安徽蚌埠市的禹墟考古发掘项目处了解到,禹墟考古发掘中再次有了新发现,考古专家在对此前5次的发掘所提取的禹墟土壤标本浮选过程中,发现了史前大麦。据了解,这一发现将人类的大麦种植史延伸至4000年前商周之前,是史前农业考古的一项重大突破。
隔河相望的荆山
安徽省蚌埠涂山禹王庙
笔者日前从禹会区相关部门获悉,展示蚌埠市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禹墟发掘成果的禹墟博物馆已经建成,2010年对外开放。
禹墟位于涂山脚下的禹会村,相传是禹会诸侯的地方。2010年8月完成的第4次发掘中,考古专家在这里发现了临时性工棚式手工业作坊区,此外还发现了大量具有龙山时期文化特征的陶器。聚集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三大流域的陶器,再次验证了禹会诸侯的说法。为了宣传禹墟考古发掘成果,展示蚌埠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扩大蚌埠市及禹会区的文化影响力,禹会区从2010年4月开始,投资筹建了禹墟博物馆,并将其辟为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历史意义
据了解,禹墟博物馆设在华禹发展大厦9层,布展内容充分满足审美需求和功能需要,统一风格、统一色彩、统一设计词汇,各项功能设施之间具备有序关联。整个展厅分为影视布展区、文字照片布展区、实物布展区三个区域,共展示图片、文字展板60多块,实物复制展品9件。
其中图片、文字布展区和影视布展区主要以文字图片、影视资料的形式向参观者介绍历次禹墟考古发掘的过程、成果、禹墟的历史定位,以及各类学术、研究会和各级领导莅临指导的情况等。文字、照片布展区通过发掘现场照片、发掘文物图片和文字介绍禹墟概况、历史背景,反映历次禹墟发掘的成果,展示禹墟各类研究的学术成果以及国内外相关媒体的报道等。实物布展区则以禹墟发掘出土的文物复制件为主,通过复制件及文字说明,完整体现禹墟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展示禹墟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
据禹会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博物馆开放后,禹会区将安排人员在展馆内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在实物布展区陈列陶鼎、器盖、假腹簋、刻陶盆、陶罐等实物复制展品共9件,另外还将陈列部分考古发掘过程中无法修复的碎陶片,供参观者近距离观赏和接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