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约翰·摩西·勃朗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约翰·摩西·勃朗宁

约翰·摩西·勃朗宁
 
出生 1855年1月21日—1926年11月26日 (1855-01-21) 1855年1月21日(169岁)
逝世 1926年11月26日(1926-11-26)(71岁)
国籍 美国
别名 John Moses Browning
职业 轻武器设计家
知名于 设计研制成功多达37种武器
知名作品 美国轻武器设计家
手枪
步枪
轻重机枪
大口径机枪
M1911 0.45手枪
M1918 0.30自动步枪
M2 0.50重机枪 和9mm口径大威力手枪

约翰·摩西·勃朗宁英语John Moses Browning,1855年1月21日—1926年11月26日),美国轻武器设计家,是现代自动及半自动轻武器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

视频

勃朗宁手工定制枪厂的秘密

勃朗宁]]一生中设计研制成功的的手枪、步枪、轻重机枪和大口径机枪等武器多达37种。勃朗宁枪械众多成果中为后世传诵的经典武器产品包括:M1911 0.45手枪、M1918 0.30自动步枪、M2 0.50重机枪和9mm口径大威力手枪。

人物生平

1855年,约翰·摩西·勃朗宁出生在美国犹他州一个名叫奥格登的小镇上。父亲乔纳森在当地经营着一家枪铺。1879年父亲去世后,勃朗宁兄弟合伙开办了“勃朗宁枪支制造厂”。当年,勃朗宁设计的“后膛装弹式单发步枪”获得专利,并开始批量生产。1883年,当时美国军方最大的枪械供应商温彻斯特公司的一名销售员买了一支勃朗宁单发步枪,并把它送到总部进行评估。公司副总裁本奈特如获至宝,花8000美元买下该枪的生产专利,并开始与勃朗宁合作。

1897年,勃朗宁利用击发时枪膛内气体的能量作为自动装弹的能量来源,设计出一种自动滑膛枪,但温彻斯特公司拒绝批量生产。勃朗宁一气之下来到比利时“赫斯塔尔国家兵工厂”(后来的FN公司),成为它的首席枪械设计师。勃郎宁的大都分作品也都由比利时FN公司生产。 1900年,勃朗宁设计出第一把自动手枪M1900。

1908年,勃朗宁为配合使用新型9mm手枪弹,根据M1900改进出军民两用半自动手枪,并于1910年生产出了M1910。1914年,一个叫普林西普的枪手在萨拉热窝刺杀了斐迪南大公,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普林斯行刺时使用的就是M1910式手枪。

此后勃朗宁又设计了M1911半自动手枪,它的高装弹量和快速弹匣很快成为现代手枪的设计标准。这种枪1911年成为美军的制式手枪,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直到1986年才退役,创下了手枪服役时间最长的纪录。世界上许多国家对M1911手枪进行仿造,其总产量超过250万把,成为有史以来销量最大的手枪。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1917年选中由勃朗宁设计的可半自动或全自动射击的M1918式勃朗宁自动步枪作为制式武器装备美国军队。20世纪30年代由FN公司生产,称为“M1930式7.92mm勃朗宁轻机枪”,作为轻机枪受到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勃朗宁设计的第一挺重机枪是柯尔特—勃朗宁重机枪。该枪于1890年设计成功,是世界上第一挺导气式原理的机枪。勃朗宁将这一发明交给了美国的柯尔特公司,该枪于1895年定型并装备美国军队。1900年,勃朗宁设计了一挺水冷式重机枪,1917年改进为Ml9l7式勃朗宁重机枪,并定为美军的制式装备

1918年,应美军的要求,勃朗宁开发了12.7mm大口径重型机枪,称0.50M1921式勃朗宁重机枪。采用水冷式枪管,后来改进成气冷枪管型机枪,命名为M2重机枪,即现仍被许多国家装备的M2HB重机枪。

1925年勃朗宁设计成功驰名世界的9mm口径大威力手枪。首次采用了将弹匣中子弹并列排放的形式,使弹匣装弹量由一般7—8发达到13发,这在20世纪20年代是一项创举,从此以后现代手枪的弹匣大多采取这种形式。该枪在世界范围内服役经历半个多世纪。

1926年勃朗宁去世,但他的创新精神却延续了下来。“赫斯塔尔国家兵工厂”不断推陈出新,成为世界著名的轻武器制造商。它在20世纪末研制的P90就是一件性能优秀的单兵武器。P90的结构相当简单,只有枪管、机匣、枪机和弹匣4个部件,使用者无需借助任何工具,在15秒内就能将其拆解。它的射速达850米/秒,可射穿150米外的钢盔。P90的弹匣用经过处理的透明玻璃制成,枪手可随时检查剩余子弹的数量。

勃朗宁自动步枪

勃朗宁自动步枪

勃朗宁自动步枪(Browning Automatic Rifle 英文简称:BAR)

类型:自动步枪

设计日期:1918年生产期间,1918年到1950年代

变型:1918A1,1918A2

勃朗宁和他的枪

类别:连发选择性射击

枪机:导气式,开放式枪栓

口径:7.62毫米

弹药: .30-06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弹(7.62×63mm步枪弹)

弹匣容量:20发

全长:1214毫米

枪管长度:610毫米

重量:7.5公斤(A1型)、9.2公斤(A2型)

射速:300-450发/分;500-650发/分(A2型)

初速:805米/秒

有效射程:600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参战后发现,在欧洲大陆环境恶劣的堑壕战中,他们缺乏密集的火力。1917年由著名武器设计师约翰·摩西·勃朗宁设计的一种可半自动或全自动射击步枪的方案很快被军方选中为制式武器,优先迅速投产,被命名为“M1918式勃朗宁自动步枪”,装备美国军队。

勃朗宁自动步枪口径为0.30英寸(7.62mm),发射0.30-06步枪弹,由装于机匣下方的20发可拆卸弹匣供弹。采用导气式原理,可实施半自动或全自动射击,枪弹击发之后,一部分火药燃气经导气孔进入活塞筒,推动活塞,活塞连杆及枪机框后退,枪闩离开闭锁槽,整个机体后退,实现枪机开锁。]

开锁后的枪机框带动枪机后退,并压缩复进簧,而拉壳钩将空弹壳从弹膛内抽出,弹壳底部碰撞退壳板而将弹壳抛出,直到枪机框与缓冲器相撞,后退完全停止。如扣住扳机不放,复进簧带动枪机框及枪机前进,枪机的推弹凸笋从弹匣内推出一发枪弹进入弹膛,枪机复进到位,枪机框继续前进,枪机后部上抬进入机匣内的闭锁槽完成闭锁。当闭锁时,枪机框继续前进而撞击击针击发。继续扣住扳机,又开始下一个循环。该枪机匣用一整块钢加工而成,所以外观上显得粗壮结实,拉机柄位于机匣左侧,表尺为直立式。枪管膛口安装圆柱形消焰器。

勃朗宁自动步枪构造简单,分解结合方便。虽然原来设计是作为单兵自动步枪,可由单兵携行行进间射击,进行突击作战,压制敌方火力,为己方提供火力支援。但是由于它的重量(重7.5公斤)不方便携行,并且发射大威力步枪弹的后坐力使全自动射击时难于控制精度。因研制太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只有少量的勃朗宁自动步枪服役,但是它仍然以可靠性好坚固耐用受到前线士兵的欢迎。美国军队评价它是:在任何情况下很少发生故障。到1919年末共生产了10万支BAR。

勃朗宁自动步枪在20世纪30年代由欧洲比利时FN公司仿制生产,改用7.92mm口径枪弹,增加了一个减速机构,使全自动射击时有两种射速;配有气体调节器调整枪弹发射时进入导气装置的火药气体量,枪管长550mm,全枪质量9kg,于1930年定型,称为“M1930式7.92mm勃朗宁轻机枪”,作为轻机枪受到一些国家的欢迎。

BAR改装系列1937年美国军队对M1918进行了改进,增加了一个两脚架,安装折叠式枪托底板,全自动射击时使枪保持稳定,被命名为M1918A1。在M1918A1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取消半自动射击方式,全自动射击时射速两档可调,两脚架安装在枪口消焰器上,枪的重量增加到9.2公斤,命名为M1918A2,于1941年投产。

M1918A2是“货真价实”的轻机枪,它主要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恰巧美国军队的步兵班需要班组支援武器,采用为班用自动步枪,每排3支,用来构建火力支撑点,使得步兵班的火力大为提高,尽管对M1918A2最普遍的抱怨就是重量有些偏重,步兵对这种自动步枪十分信任:“在任何情况下使用都很少发生意外和出现故障,即使在丛林地带作战它也能达到所期望的冲击侵彻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战争期间共有20万支BAR交付军队。 朝鲜战争期间BAR恢复生产,共生产了6万支。勃朗宁自动步枪是美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中步兵的主要装备之一。实际上它扮演着轻机枪的角色。一方面20发弹匣容量限制了火力持续性,一方面持续射击会烧灼枪管,而且枪管无法快速更换,这些妨碍它扮演真正轻机枪的角色。

1950年代末,发射7.62×51毫米NATO标准枪弹的M14自动步枪与M60通用机枪列装美国军队后,勃朗宁自动步枪退出现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