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脉琼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网脉琼楠(Beilschmiedia tsangii Merr.),是樟科琼楠属乔木,高可达25米,胸径达60厘米;树皮灰褐色或灰黑色,内皮褐色,于产东北部及东南部;生于山坡湿润常绿阔叶林内或灌丛中。[1]
- 中文学名:网脉琼楠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木兰亚纲
- 目:樟目
- 科:樟科
- 亚 科:樟亚科
- 族:鳄梨族、琼楠亚族
- 属:琼楠属
- 种:网脉琼楠
- 分布区域:产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湿润常绿阔叶林内或灌丛中,海拔1200—1300米。
分布范围
产东北部及东南部;广东、广西、贵州、台湾也有。越南北部有分布。
形态特征
乔木,高可达25米,胸径达60厘米;树皮灰褐色或灰黑色,内皮褐色。幼枝圆柱形或略扁,直径约1.5毫米,密被黄褐色绒毛或短柔毛,老枝呈圆柱形,灰褐色,无毛,皮层纵裂。顶芽小,卵球形,长约4毫米,外面被黄褐色短柔毛。
叶互生或有时近对生,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5.5—13.5厘米,宽2.2—5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尖头钝,有时圆或有缺刻,基部急尖或近圆形,革质,干时上面灰褐色或绿褐色,光亮,无毛或近无毛,下面褐色,晦暗,初时全面被短柔毛但脉上毛较密,后渐变无毛,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凸起,侧脉每边7—9条,上面不显著,与小脉近等细,下面凸起,小脉纤细,密网状,两面稍凸起,干后略构成蜂窠状小窝穴;叶柄长0.5—1.4厘米,被毛同幼枝。
圆锥花序腋生,长3—8厘米,稍被短柔毛,少花,少分枝,总梗长1.2—3.5厘米。花小,白或黄色,花梗长约1毫米,被短柔毛;花被片近椭圆形,等大,长约2毫米,先端钝或近圆形,外面被微柔毛;能育雄蕊9,花药卵圆形,先端钝,长约1毫米,花丝扁平,略被短柔毛,比花药短,第三轮雄蕊近基部有2个无柄腺体,退化雄蕊位于最内轮,卵状箭头形,长约1毫米;子房无毛。
果椭圆形,长1.5—2(2.3)厘米,直径0.9—1.5厘米,未成熟时绿色,熟时变紫黑色,有小瘤状凸起;果梗长5—7毫米,粗1.5—3.5毫米。 花期5—8月,果期7—12月。
文献来源
Beilschmiedia tsangii Merr.(1934);Allen (1942); 海南植物志(1964);C.E.Chang(1976)。
Beilschmiediaformosana Chang(1970);Liu(1972);B.tonkinensis sensu Liu&Liao(1971),non R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