脍炙人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脍炙人口 |
kuài zhì rén kǒu |
近义词 :喜闻乐见、爱不释手、交口称誉 反义词 :平淡无味 出 处 :《唐摭言》 体 裁 :成语 属 于 :褒义词 |
脍炙人口是一个中国的汉语成语。读音是kuài zhì rén kǒu,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成语意思是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出自五代·王定宝《唐摭言》。
原文
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又“帚地树留影,拂床 琴有声。”又“落日长安道,秋槐满地花。”皆脍炙人口。温 飞卿任太学博士,主秋试,涛与卫丹、张郃等诗赋,皆榜于都堂。[1]
典故
这个成语典故源于《孟子·尽心下》。
曾哲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春秋时,有父子两人,他们同是孔子的弟子。父亲曾皙爱吃羊枣(一种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儿子曾参是个孝子,父亲死后,竟不忍心吃羊枣。这件事情在当时曾被儒家子弟大为传颂。
到了战国时,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就去向老师孟子请教。公孙丑问:“老师,脍炙和羊枣,哪一样好吃?”
“当然是脍炙好吃,没有哪个不爱吃脍炙的!”公孙丑又问:“既然脍炙好吃,那么曾参和他父亲也都爱吃脍炙的了?那为什么曾参不戒吃脍炙,只戒吃羊枣呢?”
孟子回答说:“脍炙,是大家都爱吃的;羊枣的滋味虽比不上脍炙,但却是曾皙特别爱吃的东西。所以曾参只戒吃羊枣。好比对长辈只忌讳叫名字,不忌讳称姓一样,姓有相同的,名字却是自己所独有的。”孟子的一席话,使公孙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视频
脍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