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腊 |
腊是指干肉,柳宗元《捕蛇者说》提到"然得而腊之以为饵"。腊,阴历十二月,腊肉为在腊月腌制的肉,因此腊(xī)肉与腊(là)肉不是同一种肉。
由于《简化字总表》将"腊"和"腊"合并为"腊","腊"变成了多音字,腊(xī)肉(干肉)与腊(là)肉(腊月腌制的肉)都写作"腊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腊
拼音; là,xī
繁体; 腊
部首; 月
字码; U+814A
五笔; eajg
释义; 干肉
出处; 《捕蛇者说》
基本解释
腊(繁体:腊)(là/ㄌㄚˋ)
1 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2 冬天(多在腊月)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肉。~鱼。~味。
3 姓。
腊(xī/ ㄒㄧˉ)1. 干肉:"噬~肉,遇毒。"2. 晾干:"然得而~之以为饵。"3. 皮肤皴皱。
释义一
腊
(腊)
xī 形声。字从肉,从昔,昔亦声。"昔"意为"往日的"、"旧时的"。"肉"与"昔"联合起来表示"陈旧的肉"。本义:陈肉。干肉。
⑴ ㄒㄧˉ
⑵ 干肉:"噬~肉,遇毒。"
⑶ 晾干:"然得而~之以为饵。"
⑷ 皮肤皴皱。
⑸ 郑码:QEK,U:814A,GBK:C0B0
⑹ 笔画数:12,部首:月,笔顺编号:351112212511
详细注解
[动]
⑴ 晒干;制成干肉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⑵ 又如:腊田(干枯的田)
⑶ 另见là
腊(xī,音希)
①干肉。引申为干燥、枯槁。《灵枢·寒热病》:"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又"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
②肌肉、肌肤。《灵枢·刺节真邪》:"舌焦唇槁,腊干嗌燥。"
释义二
腊
腊、臈là
[动]
⑴ (形声。从肉,巤(liè)声。本义:年终祭祀) 祭名。古代阴历十二月的一种祭祀。冬至后第三个戌日祭祀众神
英文释义 :sacrifice at the end of the lunar year
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说文》。字亦作臈。
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曰腊。--蔡邕《独断》
腊先祖五祀。--《礼记·月令》
虞不腊矣。--《左传·僖公五年》
⑵ 又如:腊日(古时腊祭之日。农历十二月初八);腊祭(古时岁终祭祀);腊会(古代腊祭时的集会);腊鼻(本为劣等鹞鹰,喻指无能之人)
词性变化
释义三
腊là
[名]
⑴ 农历十二月 [the 12th moon of the lunar year]
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晏殊《蝶恋花》
⑵ 又如:腊尽春初;腊八会(佛家于腊八开的诵经法会);腊底(年底,农历十二月底)。泛指冬月,尚与"伏"相对。
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汉·杨恽《报孙会宗书》
⑶ 又如:腊梨(亦作"刺梨"、"瘌痢"。秃子,生秃疮的人)
⑷ 佛教戒律规定比丘受戒后每年夏季(两期)三个月安居一处,修习教义,完毕,称一腊 [la]。如:戒腊;夏腊;法腊。
⑸ 人出生后七天 [the seventh day after birth]
人之初生,以七日为腊;人之初死,以七日为忌。--《玉笑零音》
⑹ 冬季腌制、烟熏而成的食品 [salted and dried]。如:腊肉;腊鸡
⑺ 另见xī
释义四
腊[là]
姓氏
常用词组
là
腊八,腊八儿
làbā,làbār
[the 8th day of the 12th lunar month] 农历十二月初八。民间有在这一天喝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豆
làbādòu
[Laba beans;beans in the gruel] 用于制作腊八粥的各种豆类,如赤豆、绿豆、豇豆
腊八粥
làbāzhōu
[rice porridge with nuts and dried fruit eaten on the 8th day of the 12th lunar month] 在腊月初八用米、豆、枣、栗、莲子等煮成的粥。佛教称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八。是日,各大寺院用果子杂拌煮粥,分食众僧,因有此称。民间亦相沿成俗
腊肠làcháng
[Chinese sausage] 用剁碎的肉灌在猪肠子中在烟上熏制而成
腊梅làméi
一种灌木(Chimonanthus praecox),为其芳香的黄花而栽培,先花后叶
腊肉làròu
[bacon;cured meat] 经过盐腌晒干或浸泡腌制,再加烟熏的肉
腊月làyuè
[the 12th lunar month; the 12th month of lunar calendar] 农历十二月
寒冬腊月
基本词义
xī 腊
⑴
腊,脯也。--《广雅·释器》
噬腊肉。--《曷·噬》
鱼腊。--《穆天子传》。
注:"干鱼。"
无腊与肤。--《仪礼·有司彻》。
注:"腊为庶羞。"
布千匹,腊五百斤。--《晋书·谢安传》
⑵ 又如:腊肉(干肉);腊人(古官名。掌干肉)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思积切,音昔。《说文》乾肉也。从残肉,日以晞之。《周礼·天官》腊人掌乾肉,凡田兽之脯腊。《注》大物解肆乾之,谓之乾肉。薄析曰脯,捶之而施姜桂曰锻修。腊,小物全乾者。《易·噬嗑》六三噬腊肉。《疏》腊,是坚刚之肉也。
又久也。《礼·郊特牲·犹明淸与盏酒於旧泽之酒也注》为其味厚腊毒也。《释文》腊,音昔。隐义云:腊,久也。久酒有毒。《前汉·五行志》味厚者腊毒。《注》腊,久也。味厚者为毒久也。
又极也。《郑语》毒之酋腊者,其杀也滋速。《注》腊,极也。
又亟也。《周语》厚味实腊毒。《注》腊,亟也。
又措也。《释名》齐人云搏腊,搏腊犹把作,麤貌也。荆州人曰麤麻,韦草,皆同名也。麤,措也,言所以安措之也。
又官名。《周礼·天官·兽人》凡兽入于腊人。
又体皴也。《山海经》钱来之山,有兽焉,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注》治体皴。腊音昔。
(腊)《广韵》卢盍切《集韵》《韵会》力合切《正韵》落合切,$音蜡。《说文》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也。《礼·月令》孟冬腊先祖五祀。《注》此周礼所谓蜡祭也。《前汉·武帝纪》祠门戸比腊。《注》腊者,冬至后腊祭百神也。
又《陈胜传》腊月,胜之汝阴。《注》张晏曰:秦之腊月,夏之九月。臣瓒曰:建丑之月也。
又《正字通》风俗通:蔡邕独断,皆言夏曰淸祀,殷曰嘉平,周曰蜡,汉曰腊。一说月令,孟冬腊先祖五祀,自昔有之,非自汉始也。
又郑䣥月令注:腊卽周礼所谓蜡。不知腊祭先祖,蜡祭百神,二祭各别,郑合为一,非。
又晋博士张亮议曰:腊者,接也,祭宜在新故交接也。俗谓腊之明日为初岁,秦汉以来有贺,此皆古之遗俗也。
又道书言,道家有五腊,正月一日为天腊,五月五日为地腊,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以十月十二日为民岁腊,十二月正腊日为王侯腊。
又《博雅》腊,索也。
又刃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桃氏为剑,腊广二寸有半寸。《注》腊,谓两刃。《疏》两刃者,两面各有刃也。
又《正字通》眞腊,南蛮国名。
又《集韵》力涉切,音巤。义同。
方言集汇
◎ 赣语:læp5 倒冬腊月
◎ 客家话:[宝安腔] sit7 | lap8 [海陆腔] sit7 lap8 [梅县腔] sit7 [台湾四县腔] sit7 lap8 [客英字典] sit7 [客语拼音字汇] lab6
◎ 粤语:laap6 sik1
◎ 潮州话:lah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