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蠅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蒼蠅座(拉丁語:Musca)是位於南天深空的一個小星座,遠離黃道的南天,是荷蘭天文學家皮特魯斯·普蘭修斯根據荷蘭航海家彼得·德克·凱澤和弗雷德里克·德·豪特曼的天文觀測結果創立的星座,最早報道在由普蘭修斯和約道庫斯·洪第烏斯在1597年(或1598年間)製作的一架直徑為35厘米的天球儀上,1603年,德國天文學家約翰·拜耳製作的測天圖報道了這個星座,這是蒼蠅座第一次出現在天圖上。它原來叫做Apis(蜜蜂座),直到18世紀經過拉卡伊之手它才演化為蒼蠅座[1]。在北半球,這個星座位於地平線以下。
蒼蠅座的許多亮星屬於天蠍-半人馬星協,包括蜜蜂三、蜜蜂一、蒼蠅座γ、蒼蠅ζ2、蒼蠅座η(有可能),以及HD 100546,這是一顆藍-白赫比格Ae/Be星,周圍環繞着含有行星、岩屑盤,岩屑盤裡含有行星、褐矮星,可能含有原行星。蒼蠅座含有兩顆肉眼可見的造父變星,含有三星系統蒼蠅座θ,其中最亮的恆星是一顆沃爾夫–拉葉星。
歷史
蒼蠅座是荷蘭天文學家皮特魯斯·普蘭修斯根據荷蘭航海家彼得·德克·凱澤和弗雷德里克·德·豪特曼根據南天的觀測而創立的12星座之一。1598年,在豪特曼的南天星表里,該星座用荷蘭語命名為De Vlieghe,即蒼蠅。星座里有4顆星用馬來語和馬達加斯加語命名,一顆星為「蒼蠅」頭部,即蒼蠅座β,一顆星為「蒼蠅」身體,即蒼蠅座γ,蒼蠅座α和δ分別為「蒼蠅」的左翼和右翼。蒼蠅座最早報道在由普蘭修斯和約道庫斯·洪第烏斯在1597年(或1598年間)製作的一架直徑為35厘米的天球儀上,但沒有命名。1603年,德國天文學家約翰·拜耳製作的測天圖報道了這個星座,這是蒼蠅座第一次出現在天圖上,拜耳將之命名為Apis,即蜜蜂。這個名字流傳了兩個世紀。1603年,威廉·布勞製作的天球將之描述為附近的蝘蜓座捕捉的昆蟲。
法國天文學家尼可拉·路易·拉卡伊在他1756年出版的南天活動星圖上將此星座稱為la Mouche,即蒼蠅。這個法文名字被1776年讓·尼姑拉斯·福汀出版的天圖沿用,1763年,拉卡伊將此名稱拉丁化為Musca Australis,即南方蒼蠅。現在被簡稱為Musca,即蒼蠅座。這是唯一一個用昆蟲命名的星座。
總體特點
蒼蠅座北鄰南十字座,西鄰船底座,南鄰蝘蜓座,東鄰天燕座和圓規座,東北方向為半人馬座。天區覆蓋面積為138平方度,占夜空的0.335%,在88個星座中位居第77位。1922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規定的三字母縮寫為'Mus'。1930年,尤金·德爾波特劃定的邊界為6條線段組成的多邊形。在赤道坐標系統里,邊界赤經坐標位於11h 19.3m和13h 51.1m之間,赤緯坐標在−64.64°和−75.68°之間。蒼蠅座為南天深空星座,在北半球北緯20度地平線以下[2]。
視頻
蒼蠅座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星座改名的傳奇,奇葩的象限儀座,禿鷹座變豎琴座,噁心的蒼蠅座,新浪,2017-12-26
- ↑ 銀河系蒼蠅座一個黑洞是轉圈的「胖子」 ,搜狐,2016-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