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流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落花流水》 [ luò huā liú shuǐ ]:形容暮春衰敗的景色。宋趙長卿《鷓鴣天·送春》詞:「落花流水一春休。」 後常用「落花流水」來比喻被打得大敗:敵人被打得落花流水。
- 辨析:~和「丟盔棄甲」;都有「失敗得很慘;被打得狼狽不堪」的意思。但~有殘亂而零落的樣子;偏重指東西被搶或被吃的樣子;「丟盔棄甲」只用來比喻失敗後狼狽逃跑的樣子。[1]
- 解釋:原形容暮春景色衰敗。後常用來比喻被打得大敗。
- 出自:唐·李群玉《奉和張舍人送秦鍊師歸岑公山》詩:「蘭浦蒼蒼春欲暮,落花流水怨離襟。」五代南唐·李煜《浪淘沙》詞:「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 語法:聯合式;作補語;含貶義
出 處
唐·李群玉《奉和張舍人送秦鍊師歸岑公山》詩:「蘭浦蒼蒼春欲暮,落花流水怨離襟。」五代南唐·李煜《浪淘沙》詞:「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近反義詞
故 事
落花流水」是暮春時,凋零的落花被流水帶走的景象。此語常見於詩詞中,例如唐·李群玉的《奉和張舍人送秦鍊師歸岑公山》詩:「蘭浦蒼蒼春欲暮,落花流水怨離襟。」在這首詩中,李群玉描寫了在暮春之時送友人離去的情景,藉着落下的花瓣隨着水流而去,更讓人平添幾許依依愁緒。「落花流水」本來是客觀的自然景色,在詩人墨客眼中成了離愁、哀傷的象徵。這種意象的借用,像趙嘏的「無限春愁莫相問,落花流水洞房深」、李嘉佑的「落花流水共添悲」都是。
五代時,南唐後主李煜在去世前不久於被囚之地汴京,憂鬱消極之餘寫了一首《浪淘沙》,裡頭有兩句:「流水落花歸去也,天上人間。」意思是:「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紅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對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間。」用「流水落花」來描述自己亡國前的種種已經不可再擁有,現在和過去猶如天上人間般的不同。這裡「流水落花」詞序雖然顛倒,意思是一樣的。雖然實質上是在表露一種哀愁無奈的消極情緒,但是字面上它們還是在寫景,作者的那種情緒是通過對殘春景象的描寫來表露的。後人根據此引申出「落花流水」的成語。
後來,一般人都以「落花流水」比喻衰敗零落的情形,舊小說中更常用它來形容吃了敗仗的狼狽狀態,例如《紅樓夢》第四回:「那薛公子便喝令下人,將馮公子打了個落花流水。」
在這裡,「落花流水」雖然與「丟盔棄甲」:都有「失敗得很慘,被打得狼狽不堪」的意思。但落花流水有殘亂而零落的樣子;偏重指東西被搶或被吃的樣子;「丟盔棄甲」只用來比喻失敗後狼狽逃跑的樣子。
有時,人們把「落花」和「流水」分別比作一個有意,一個無情的雙方,說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這就成了另一個意思、另一句成語了。
這句成語,最早見之於文字的,大概要算是宋代詞人賀鑄的《南柯子》中的兩句:「有恨花空萎,無情水自流。」在舊小說和戲曲中,引用這句成語的很多,一般都用它來比喻單相思。有時也用它來表示對不義之人的不可信賴。
例如京劇《捉放曹》有這麼一段戲:曹操多疑,竟把好意款待他的呂伯奢全家殺害。當他發現錯殺了好人的時候,還要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陳宮心想:原來這是個「不義之人」,怎能信賴和跟隨他。
於是他偷偷離去,臨走,唱道:這是我陳宮做事差,悔不該與他走天涯;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3]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