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是宋代词人晏几道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抒写主人公对心上人的相思之情和离愁别绪。上片写梦里相思,下片写醒后遣怀。全词语言朴实,清新温婉,意境含蓄优美,情景交融,通篇不见一个“愁”字,却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主人公的愁怨,将主人公的一片痴情表达得酣畅淋漓。在手法上,此词运用白描写情态动作,生动传神,真挚感人,体现了小晏词淡而有味,浅而有致的独特风格。

  • 作品名称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 作 者 :晏几道
  • 创作年代 :北宋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 :词

作品原文

蝶恋花⑴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⑵,觉来惆怅消魂误⑶。

欲尽此情书尺素⑷,浮雁沉鱼⑸,终了无凭据⑹。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⑺。[1]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蝶恋花: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又名“鹊踏枝”“凤栖梧”。《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消魂:魂魄消灭。多以名悲伤愁苦之状。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⑶惆怅:因失望或失意而哀伤。消魂:一作“佳期”。

⑷尺素:书写用之尺长素绢,借指简短书信。素:白绢。古人为书,多写于白绢上。

⑸浮雁沉鱼:古代诗文中常以鸿雁和鱼作为传递书信的使者。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又《汉书·苏武传》有“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因合称书信为鱼雁,亦有以鳞代鱼,以鸿作雁者。另亦指传书信者。

⑹终了:纵了,即使写成。无凭据:不可靠,靠不住。

⑺移破:犹云移尽或移遍也。破,唐宋大曲术语。大曲十余遍,分散序、中序、破三大段。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破,犹尽也,遍也,煞也。

白话译文

梦中走向了烟水迷蒙的江南路,走遍了江南大地,也未能与离别的心上人相遇。梦境里黯然销魂无处诉说,醒后惆怅不已全因梦中消魂误。 想诉说我的相思提笔给你写信,但是雁去鱼沉,到头来这封信也没能寄出。无可奈何缓缓弹筝抒发离情别绪,移遍筝柱也难以把怨情发抒。 创作背景编辑 此词写相思,其具体创作时间及本事难确证。词中提到梦游江南,但晏几道是否到过江南,是否有“心上人”在江南,均难以稽考。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词上片写梦里相思,下片写醒后遣怀。全词语言清畅,而抒情有递进、有顿挫,故沉挚有力。[2]

起首三句:“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是说梦游江南,梦中始终找不到离别的“心上人”。“行尽”二字,状梦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于梦中的潜意识活动,深更可知。“烟水路”三字写出江南景物特征,使梦境显得优美。上下句“江南”叠用,加深感情力量。接着两句:“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这两句写得最精彩,它表示梦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情绪无处可说,已经够难受;醒来寻思,加备“惆怅”,更觉得这“消魂”的误人。“消魂”二字,也是前后重叠;但重叠中又用反跌机势,递进一层,比“江南”一词的重叠,更为曲折,自然也就备增绵邈。这种以反跌为递进的句法,词中不多见。词之上片,写梦中无法寻觅到离人。

下片转写寄信事。起三句:“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说的是写了信要寄无从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无可弥补、无可表达的地步了,那只好借音乐来排遣。结尾两句:“欲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用的乐器是秦筝。古筝弦、柱十三,每根弦有柱支撑,“柱”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弦急则高,弦缓则低。她借低音缓弦抒发伤别的情怀,移遍筝柱不免是“断肠”之声。以“缓弦”“移柱”来表达其“幽怀难写”,可见以行动写心理,自有其妙处。

这首词语言清疏明畅,但写情从做梦到寄信,到弹筝,节节递进,节节顿挫,又显得沉挚有力。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称小晏亦是“古之伤心人”,所以写出来的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这首词真可说是“浅语有致”。

名家点评

卓人月《古今词统》卷九:人必说梦中相会,何等陈腐。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一起从梦写人,语即精练。盖人去江南,相思不已,故不觉梦入江南也。但行尽江南,终不遇人,梦劳魂伤矣,此一顿挫处。既不遇人,故无说处,而一梦觉来,依然惆怅,此又一顿挫处。下片因觉来惆怅,遂欲详书尺素,以尽平日相思之情与梦中寻访之情。但鱼雁无凭,尺素难达,此亦一顿挫处。寄书既无凭,故惟有倚弦以寄恨,但恨深弦急,竟将筝柱移破。写来层层深入,节节顿挫,既清利,又沉着。

作者简介

晏几道,宋代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曾监颍昌府许田镇。一生仕途不利,晚年家道中落。然个性耿介,不肯依附权贵,文章亦自立规模。工令词,多追怀往昔欢娱之作,情调感伤,风格婉丽。与其父齐名,时称“二晏”。有《小山词》传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