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孟浩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贈孟浩然》 | |
---|---|
《贈孟浩然》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五律。[1]此詩推崇孟浩然風雅瀟灑的品格,表達作者的深切敬慕之情。首聯點題,抒發了對孟浩然的欽慕之情。二、三兩聯描繪了孟浩然摒棄官職,白首歸隱,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尾聯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仰止。全詩直抒胸臆,情深詞顯,自然古樸,格調高雅。在結構上從抒情到描寫又回到抒情,從愛最後歸結到敬仰,意境渾成,感情率真,表現出李白詩歌的特有風格。
作品名稱; 贈孟浩然 創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律 詩 作 者; 李白 題 材 ;酬贈詩
作品原文
贈孟浩然 唐代: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敬重孟先生的莊重瀟灑,他為人高尚風流倜儻聞名天下。 少年時屏棄當官不走仕途,一生閒雲野鶴年老時仍在山間雲中逍遙自在。 皓月當空,他把酒臨風,飲清酒而醉,他不事君王沉醉於自然美景。 高山似的品格怎麼能仰望着他?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
注釋
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一般的尊稱。
風流:古人以風流讚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詞章,風度瀟灑,不鑽營苟且等。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說孟「骨貌淑清,風神散朗,救患釋紛,以立義表。灌蔬藝竹,以全高尚。」 紅顏句:意謂從青年時代起就對軒冕榮華(仕宦)不感興趣。
白首:白頭,指老年。
醉月句:月下醉飲。中聖:「中聖人」的簡稱,即醉酒。曹魏時徐邈喜歡喝酒,稱酒清者為聖人,酒濁者為賢人。中:讀去聲,動詞,「中暑」、「中毒」之「中」,此為飲清酒而醉,故曰中聖。 迷花:迷戀花草,此指陶醉於自然美景。事君:侍奉皇帝。
高山: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 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
創作背景
李白與孟浩然的友誼是詩壇上的一段佳話。二人彼此結識,固然不乏飲酒唱和、攜手邀游的樂趣,但是至為重要的,則是在追求情感的和諧一致,尋求靈性飄逸的同伴和知音。史載孟浩然曾隱鹿門山,年四十餘客游京師,終以「當路無人」,還歸故園。而李白竟亦有類似的經歷。他少隱岷山,又隱徂徠山.後被玄宗召至京師,供奉翰林。終因小人讒毀,被賜金放還。的確,笑傲王侯,宏放飄然,邈然有超世之心,這便是兩位著名詩人成為知交的根本原因。這首詩就是二人友誼的見證。 黃寶華認為,此詩大致寫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陸時期(727~736),此時他常往來於襄漢一帶,與比他長十二歲的孟浩然結下了深厚友誼。郁賢皓認為,此詩當為開元二十七年(739)李白過襄陽重晤孟浩然時所作,其時孟浩然已屆暮年。
賞析
本詩大致寫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陸時期(727-736),此時他常往來於襄漢一帶,與比他長十二歲的孟浩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詩的風格自然飄逸,描繪了孟浩然風流儒雅的形象,同時也抒發了李白與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鳴。
李白的律詩,不屑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體的自然流走之勢,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飄逸之氣。前人稱「太白於律,猶為古詩之遺,情深而詞顯,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歸,開郁宣滯,特於風騷為近焉。」(《李詩緯》)《贈孟浩然》這首詩就有這樣的特色。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首聯是說,我敬重孟先生,他為人高尚風流倜儻聞名天下。首聯即點題,開門見山,抒發了對孟浩然的欽敬愛慕之情。一個「愛」字是貫穿全詩的抒情主線。「風流」指浩然瀟灑情願的風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學才華。這一聯提綱挈領,總攝全詩。到底如何風流,就要看中間兩聯的筆墨了。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頷聯是說,少年時鄙視功名不愛官冕車馬,高齡白首又歸隱山林摒棄塵雜。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頸聯是說,明月夜常常因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戀花草胸懷豁達。詩中用典,融化自然。「中聖」用曹魏時徐邈的故事,他喜歡喝酒,將清酒叫作聖人,濁酒叫作賢人,「中聖」就是喝醉酒的意思,與「事君」構成巧妙的對偶。
中二聯好似一幅高人隱逸圖,勾勒出一個高臥林泉、風流自賞的詩人形象。「紅顏」對「白首」,概括了從少壯到晚歲的生涯。一邊是達官貴人的車馬冠服,一邊是高人隱士的松風白雲,浩然寧棄仕途而去隱遁。通過這一棄一取的對比,突出了他的高風亮節。如果說頷聯是從總的方面寫他的生平,那麼頸聯則只是從橫的方面寫他的隱居生活。在皓月當空的清宵,他把酒臨風,往往至於沉醉。有時則於繁花叢中,流連忘返。頷聯採取由反而正的寫法,即由棄而取;頸聯則自正及反,由隱居寫到不事君:縱橫正反,筆姿靈活。這二聯是在形象描寫中蘊含敬愛之情。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尾聯是說,高山似的品格怎麼能夠仰望着他?只在此拜揖他芬芳的道德光華!尾聯又回到直接抒情,感情進一步升華。孟浩然不慕榮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經寫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礎上將抒情加深加濃,推向高潮,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體化了,但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嘆,只能在此向他純潔芳馨的品格拜揖。這樣寫比一般的寫仰望又翻進一層,是更高意義上的崇拜,詩就在這樣的贊語中結束。
這首詩在語言上有自然古樸的特色。首聯看似平常,它以一種舒展的唱嘆語來表達詩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種格調高古,飄逸之致的風神,尾聯也具有同樣的風調。頷聯由「紅顏」寫到「白首,像流水淌瀉,」其中運用「互體」,耐人尋味:「棄軒冕」、「臥松雲」是一個事情的兩個方面。這樣寫,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搖曳錯落之美。
整個詩的結構採用抒情——描寫——抒情的方式。開頭提出「吾愛」之意,自然過渡到描寫,揭示出「可愛」之處,最後歸結到「敬愛」。以感情的自然流淌結撰成篇,所以像行雲流水般舒捲自如,表現出詩人率真自然的感情。[2]
名家點評
謝榛《四溟詩話》:太白贈孟浩然詩,前雲「紅顏棄軒冕」,後雲「迷花不事君」,兩聯意頗相似。
劉文房《靈祐上人故居》詩,既雲「幾日浮生哭故人」,又雲「雨花垂淚共沾巾」,此與太白同病。興到而成,失於檢點。意重一聯,其勢使然;兩聯意重,法不可從。
高步瀛《唐宋詩舉要》:吳曰:疏宕中仍自精煉(「醉月」二句下)。吳曰:開—筆(「高山」句下)。吳曰:一氣舒捲,用孟體也,而其質健豪邁,自是太白手段,孟不能及。 近藤元粹《李太白詩醇》:嚴滄浪曰:矯然不變,三四十字盡一生。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
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大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