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密斯·凡·德·羅
原文名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出生 (1886-03-27)1886年3月27日
德國德國亞琛
逝世 1969年8月17日(1969-08-17)(83歲)
活躍時期  

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德國建築師,(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也是最著名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之一,與賴特,勒·柯布西耶,格羅皮烏斯齊名。密斯堅持"少就是多"的建築設計哲學,在處理手法上主張流動空間的新概念。

個人簡介

密斯凡德羅(LudwigMiesvanderRohe;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出生於德國,德意志民族典型的理性嚴謹使他很容易從二十世紀初眾多的建築大師中凸顯出來。正如其大多數的玻璃與鋼結構作品一樣,透過表象,人們可以很輕易的看到這位現代建築大師留給二十世紀的偉大財富。

1886年,密斯出生於德國亞堔的一個石匠家庭,如果說現在的國人對亞深這個地方還有點熟悉的話,那就是因為一名中國球員--謝暉正效力於亞深的足球俱樂部。絕少有人知道一位現代建築的先行者正是從這裡走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步。密斯沒有受過正式的建築學教育,他對建築最初的認識與理解始於父親的石匠作坊和亞深那些精美的古建築。可以說,他的建築思想是從實踐與體驗中產生的。無論是在柏林的布魯諾。保羅事務所當學徒,還是在彼得。貝倫斯手底下做一名繪圖員,或者是在柏林開辦他自己的事務所。這些經歷使他一步步的投身於二十世紀翻天覆地的重大變革中,並最終引領出一片貫穿二十世紀的建築思想體系。直至現在,在美國和世界各地包括中國的密斯風格追隨者還在引申和發展這套理論。

作為一個無論從時間還是空間上看都離密斯很遠的中國學生。對密斯最初與最深的印象來自他的巴塞羅那國際博覽會德國館。那大片的透明玻璃牆,輕盈的結構體系,深遠出挑的薄屋頂,似開似閉的空間印象。。。整個建築猶如從山谷吹來的清新的風,讓一下子從滿眼總課雜的裝飾建築中解脫出來。"少就是多","流通空間","全面空間"從這座存在時間很短的建築中你都能體會到或預測到。的確。這就是密斯風格的最經典註解。是這個從德國小城走出來的建築大師最經典的寫照。「少就是多」,這句話的含義你可以很輕易的從幾千年的中國傳統美學和哲學中品味出來。國畫大師最有意境的東西往往不是塗滿筆墨的畫幅,而是在於那一大片空白之中。當「少就是多」從密斯口中說出來時,當然沒有東方人悠閒與怡然,有的只是德國人的嚴謹與理性。是的,「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簡,「多」不是擁擠而是完美。密斯的建築藝術依賴於結構,但不受結構限制,它從結構中產生,反過來又要求精心製作結構。Lessismore,密斯對他的學生如是說希望你們能明白,建築與形式的創造無關。巴塞羅那的德國館是這樣一個例子,在這件德國用來參加1929年世界博覽會的展品中,你絕對見不到任何一件附加於建築之上的多餘的東西,沒有雜亂的裝飾,沒有無中生有的變化。沒有奇形怪狀的擺設品。有的只是輕靈通透的建築本身和它里外連續流通的空間。 [1]

設計理念

1954-1958年建於紐約的西格拉姆大廈。這座仿佛凌空生起的摩天大樓無疑是紐約最精緻的建築之一,這種精緻不是來自樓里樓外充斥的雕花線腳,而是來自其精巧的結構構件,茶色玻璃和內部簡約的空間。在二十世紀以前,建築形式在受到結構限制的同時也受到當時的建築擁有者的思想限制。在西方建築的各種形式中,繁多的裝飾件,龐大的結構體是其統一象徵。只有當新的結構技術和新材料的大量使用時,建築才會產生根本性的變革,二十世紀是鋼的世紀,電的世紀,當鋼鐵和玻璃廣泛應用於建築之前,一批思想先進的建築師走在了運動的前列。無疑,密斯正是這樣一位先行者。少就是多就是居於這樣一種環境而產生的。在密斯的建築中包括從室內裝飾到家具,都要精簡到不能再改動的地步。人們無從得知密斯是在怎麼樣的靈光一現之下找到了這句現代建築史上最為經典的名言,總之,現在它影響人們這個世界已經七十年了。流通空間,在二十世紀初這應該是個很前衛的名詞。相信在密斯做了巴塞羅那的德國館後歐洲建築界的震動是多麼巨大。的確,對於那些從學院裡走出來的,從水輸秩開始的建築師,對於那些多多少少受到各種西方古建築流派對建築學的定義和限制的建築師來說,這種完全與以往的封閉或開敞空間不同的--流動的,貫通的,隔而不離的空間開創了另一種概念。

有趣的是,在西方,這是種全新的東西,而在古老的東方,中國古代的知名或不知名的文人和園林工匠已經知道並精通了流動空間的創造和應用,並且那本很著名的>將其理論化了。步易景移,虛實互生,蘇州那些名著中外的園林就是中國造園者們千百年思想的總結,方寸之地中的千山萬水就是他們對流通空間出神入化的理解與應用。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國文人對這種空間的理解與密斯又多麼相似。與二十世紀其他三為建築大師中的賴特不同的是,密斯從頭到尾根本就沒顯露過對中國文化的興趣與嚮往。但"流通空間"概念和中國傳統造園藝術有驚人的共通性。只不過,誠如前面對密斯的"少就是多"的理解,'他的流通空間之所以與中國造園藝術全然不同,其差異性甚至使一般人不會將二者聯繫起來,原因就在於:這種流通空間是理性的,秩序的,室內的空間,還有重要的一點,它是靜止的,其目的是實用性;而中國園林的流通空間是有意營造的隨意的,自由的,室外的,它是流動的,其目的是觀賞性。拋開它們的表象,二者又的確在本質上是共通的,在為人營造的這些空間中,二者都成功了。

思想升華

於德國館的吐根哈特住宅中,密斯再次成功的應用了流通空間思想,住宅底層的起居部分是建築的精華。在開敞的大空間中,客廳與書房以精美的條紋瑪瑙石板牆分隔,餐室部分以烏檀木作成弧形牆,於是,書房,客廳,餐室,門廳作為起居的四個部分被劃分為互相聯繫的空間。內部流通的空間同時又被玻璃幕牆引向花園,室內詳室外延伸,室外向室內滲透,流通空間再次在這裡得到完美詮釋。全面空間,或稱為通用空間、一統空間是密斯另外一個重要的理論。認為這是從流通空間中發展而來的。在流通空間中,大的空間被劃分為幾個互相聯繫貫通的小空間,當人們把其中的隔牆移走,留下來的將是一大片空間整體。在這片空間中,人們可以隨意布置,將其改造成任何人們想要的形式。這就是全面空間了,無從推斷出密斯是否也象這樣從流通空間得到全面空間,但也許可以試着尋找大師的足跡。與沙利文的形式服從功能不同的是,密斯認為人的需求是會變化的,今天他要這樣,明天他又會要那樣,而建築形式可以不變,套句中國古話,就叫"以不變應萬變",只要又一個整體的大空間,人們可以在其內部隨意改造,那需求就能得到滿足了。

1950-56年密斯在伊里諾理工學院的克郎樓中非常清晰的表達了他的這種想法,在120m*220m的長方形基地上、克郎樓的上層是可供400人同時使用的大空間,包括繪圖室,圖書室,展覽室和辦公室等空間,不同部分用一人多高的木隔板來分隔。克郎樓正象起名字--crown(皇冠)--一樣,精緻典型但很不實用,據說很少有人願意在其通透的大玻璃牆內學習和工作。從這點說,克郎樓是失敗了,但其體現的全面空間思想,卻是二十世紀建築界影響最大的思想之一。

密斯擅用鋼結構和大片玻璃牆,幾乎在其絕大部分作品中,二者都是最顯眼的。少就是多,流通空間,全面空間,在經過了幾代人的口頭和書面傳播後變得耳熟甚至老套之後,重新認識這位現代建築大師是必要並值得的。誠如透過那大片玻璃牆人們差不多就能看見全部的內部構件,人們似乎不用思考就能通過許多人為人們總結分析的決論把密斯看得清清楚楚,從裡到外!然而這都是假象,正如人們可以直接看到構件但人們並不能直接看懂密斯賦予這些構件所構築的空間的內涵和期望一樣,人們看到的密斯只是別人為人們勾勒出的平面形象,只有當人們把自己放入密斯的工作與生活環境中,與密斯同行,聆聽密斯的教誨,人們才能明白為什麼他的這些思想會影響二十世紀的大半時間,今天,站在遙遠的東方,向遠行的密斯揮一揮手。這個普通的年輕人所能理解的實在太少,只有借着這揮手表達對大師的敬意。同時,也因為着遙遠的距離,使能夠遠離大師的陰影去觀察他,閱讀他,思考他。或者說,密斯和其他的建築大師一道為現代建築和現代建築以後踩出了一條廣闊的道路,正因為如此,人們才有機會從這條道路走過並最終走出人們自己的路。 [2]

設計歷程

密斯·范·德·羅(LudwigMiesvanderRohe;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生於德國亞琛,過世於美國芝加哥,原名為瑪麗亞·路德維希·密夏埃爾·密斯(MariaLudwigMichaelMies),德國建築師,亦是最著名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之一。童年的時候,密斯小名是路德維希·密斯。青年時,他在父親的雕塑店裡工作,後來搬到柏林加入了BrunoPaul的工作室。接著1908年到1912年間,密斯在彼得·貝倫斯的設計工作室工作了4年。彼得·貝倫斯的工作環境影響了他對那個年代設計理論與德國文化是否能夠結合的一些看法。青年時的密斯已經是一個慎重、沉默的思考者。他發現自己具有一些設計的天份之後,就決定將原先的名字之後,加上了凡德羅姓氏,而捨棄了原先平凡的瑪麗亞、蜜夏埃爾等字。凡德羅這個姓氏帶有一些貴族的感覺。改名之後,他開始了自己的建築設計事業。為德國的上流階級設傳統德國建築與室內設計。當時他非常敬佩新古典主義的建築師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特別是卡爾所慣用的寬廣比例、立方體容量般的設計手法,還有散布的、折衷的經典空間配置,[3]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密斯完全的放棄了傳統建築風格手法,改採用了柯比意與格羅佩斯大力推動的新建築觀念﹙稱為先鋒派﹚。因此在傳統建築上常見到嚴謹的裝飾花紋,局部的修飾都被拿除了,改為以功能為主,帶有強烈理性風格的現代建築手法。當時社會除了倡導節約的風氣外,理論家也大為批評過去古典復興樣式建築是歐洲貴族們浪費華巧的實證。1919年密斯大膽的推出了一個全玻璃帷幕大樓的建築案,讓他贏得了世界的注目,隨後他設計出了許多精簡風格的建築,並在1929年設計巴塞隆納世界博覽會德國館時,達到事業高峰。此館的設計後來在原址被重建,1930年密斯在捷克波爾諾(en:Brno)的作品圖根哈特別墅(en:Villa_Tugendhat)[4]

風格特點

視頻

[5] 密斯·范·德·羅的貢獻在於通過對鋼框架結構和玻璃在建築中應用的探索,發展了一種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極端簡潔的風格。其作品特點是整潔和骨架露明的外觀,靈活多變的流動空間以及簡練而製作精緻的細部。他早期的工作展示了他對玻璃窗體的大量運用,這使之成為其成功的標誌。密斯從事建築設計的思路是通過建築系統來實現的,而正是這種建築結構把他帶到建築前沿。同時,他提倡把玻璃、石頭、水以及鋼材等物質加入建築行業的觀點也經常在他的設計中得以運用。密斯·范·德·羅運用直線特徵的風格進行設計,但在很大程度上視結構和技術而定。在公共建築和博物館等建築的設計中,他採用對稱、正面描繪以及側面描繪等方法進行設計;而對於居民住宅等,則主要選用不對稱、流動性以及連鎖等方法進行設計。 密斯在很大程度上相當重視細節,用他的話說「細節就是上帝」,這歸功於他父親對其技術的教導。雖然他從未受過正規的建築學習,但他很小隨其父學石工,對材料的性質和施工技藝有所認識,又通過繪製裝飾大樣掌握了繪圖技巧。同時,他用極為大膽、簡單和完美的手法進行設計,將建築學的完整與結構的樸實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密斯並不是特別關注裝飾原料的選擇,但是他特別注意室內架構的穩固性。像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勒·柯布西耶一樣,密斯也特別重視將自然環境、人性化與建築融合在一個共同的單元裡面。由他所設計的郊外別墅、展廳、工廠、博物館以及紀念碑等建築均體現了這一點。與此同時,密斯也重新定義了牆壁、窗口、圓柱、橋墩、壁柱、拱腹以及棚架等方面的設計理念。

密斯建立了一種當代大眾化的建築學標準,他的建築理念現在已經揚名全世界。作為鋼鐵和玻璃建築結構之父,密斯提出的「少就是多」的理念,這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築觀點和藝術特色,也影響了全世界。密斯在很多領域中都起了相當的作用,他在自傳中說道:「不想很精彩,只想更好!」在芝加哥伊利諾工學院工作之際,由他設計的湖濱公寓(LakeShoreDriveApartments)充分展示了他在科技時代的建築天才。直到1969年去世,密斯一直孤身呆在芝加哥公寓裡從事設計工作。

主要作品

德國柏林新國家美術館

密斯的名聲,從1929年設計巴塞羅納國際博覽會德國館開始,走過40年的人生,為他的祖國設計的新國家美術館,標誌着人生最後乃至最高的到達。和巴塞羅納的德國館相比,晚年的設計已經是在單純的造型中尋找到歸宿,他為新國家美術館設計的是一個幾乎不需要進行任何切割的巨大正方形。密斯同樣崇尚絕對主義繪畫的崇高性,並試圖建造了一座絕對主義的殿堂,這座新國家美術館,與馬列維奇那件「黑色的正方形」作品在精神上有着認同關係。只不過密斯是把灰色的正方形地面當作畫布,如果人們的視角是從空中垂直看這座建築,就是一個黑色的正方形,最好的說明是這座建築的施工圖紙上再清楚不過地展示了正方形和邊緣的關係。然而真正的震撼不是來自從俯視的角度,而是當你走進這個美術館,只有八根柱子懸挑起來的巨大黑色正方形屋頂,蓋在所有人的頭頂上,形成巨大的壓迫感。 如果說藝術的本質是向原點的回歸,那麼密斯是通過「新國家美術館」這件封筆作,回歸到絕對主義繪畫的偶像「黑色的正方形」所要表現的終極世界。當人們對弗里德里希的繪畫進行連續考察之後,會發現這位浪漫主義的頂級畫家一生的作品,是一個「祈」的人生旅程,那麼作為浪漫主義文脈的繼承者密斯·凡德羅的建築,則是虔誠的「祈」之生涯寫照。 [6]

建築師的豐碑——西格拉姆大廈

提起美國著名的建築師密斯·凡·德羅,人們就會想起西格姆大廈,提起西格姆大廈,人們就會想起范斯沃斯住宅。這些建築不但體現了這位建築師一貫的主張,用簡化的結構體系,精簡的結構構件,講究的結構邏輯表現,使之產生沒有屏障可供自由劃分的大空間,也就是「少」就是「多」的建築原理。而且是開創了人類用玻璃作幕牆的先例,說起這些事情,就不得不提建築史上那個有趣的故事。 那是1950年,女醫生范斯沃斯聘請密斯為她設計一座小住宅。這座面積不到200平方米的建築物在建築史上卻名氣不小。因為這座小屋就是第一個用玻璃作幕牆的房子,在建成後,顯得晶瑩奪目,艷麗非凡,仿若一座「水晶宮」。可惜,這種玻璃透明有餘,隔熱不行,驕陽曬得女醫生熱汗淋漓,冬天的寒氣又透過玻璃凍得她直打寒顫,晴天的日子強烈的陽光刺得她目眩難忍,不久就生起病來。這樣透明的房子叫獨身女確感不便,而造價比原計劃超出了85%,所以她向法院提出控訴。站在被告席上的密斯不得不為自己的想法盡力辯解。在坐的聽眾都被他那口若懸河的精闢論斷所感染:「當人們徘徊於古老傳統時,人們將永遠不能超出那古老的框子,特別是人們物質高度發展和城市繁榮的今天,就會對房子有較高的要求,特別是空間的結構和用材的選擇。第一個要求就是把建築物的功能作為建築物設計的出發點,空間內部的開放和靈活,這對現代人工作學習和生活就會變得非常的重要,這座房子有如此多的缺點,只能說聲對不起了,願承擔一切損失。」眾人被他誠實的態度感動了,特別是這位醫生,最後她主動要求撤回起訴,這場官司就這樣不了了之。

就因為這座住宅的風波,再沒有人敢冒這樣大的風險來請密斯,因為人們不需要可看不可「往」的房子。但不甘失敗的密斯,下了一番苦功,終於找到了一種染色玻璃來代替原來的無色玻璃。經過一番努力和宣傳,1952年他終於再次設計和建造了一幢38層的玻璃幕牆高層大廈——美國紐約的西格拉姆大廈。這幢雄立於紐約曼哈頓區花園街的西格拉姆大廈是一座豪華的辦公樓,總高達158米,建築物底部,除中央的交通設備電梯用地處,全部留作一個開放的大空間,這樣就便於交通,使它顯得清高,不同凡響,建築物外形極為簡單,方方整整,直上直下的正六面體。整座大樓按照密斯的一貫主張,採用剛剛發明染色隔熱玻璃作幕牆,這占外牆面積75%的琥珀色玻璃,配以鑲包青銅的銅窗格,使大廈在紐約眾多的高層建築中顯得優雅華貴,與眾不同。昂貴的建材,和密斯精心的推敲及施工人員的精確無誤的建造使大廈成了紐約最豪華精美的大廈。雖然密斯·凡·德羅去逝二十多年了,但他那種講求技術的精美的風格和那種以「少」就是「多」的主張以及對玻璃的使用,大大豐富了建築藝術,西格拉姆大廈就成了他最好的紀念碑。每當人們看到這座大廈,就會想起這一位傑出的建築設計師。 [7]

榮譽

Friedensklasse des Ordens Pour le Mérite (1957年)

英國皇家建築協會金牌獎(1959年)

美國建築師協會金牌獎(1960年) 柏林藝術獎 (1961年) 自由代表獎章 美國 (1963年) 德國聯邦金牌獎 (1966年) 代表作品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作品阿羅伊斯 李爾(Alois Riehl)住宅,柏林,(1907年) 佩爾斯(Perls)住宅,柏林, (1911年) 黑爾街(Heerstra?e)住宅,柏林,(1913年) 坎丕勒(Kampner)住宅(已毀),柏林,(1921年) 莫司勒(Mosler)住宅,柏林,(1924年) 沃爾夫(Wolf)住宅(已毀),古本 (1926年) 羅莎·盧森堡(Rosa Luxemburg)與卡爾·里本克奈西特(Karl Liebknecht)紀念像(已毀),柏林,(1926年) 白院聚落主持人之一,司圖加特,(1927年) 圖根哈特別墅(Tugendhat),捷克,(1928年-1930年) 朗根(Lange)與艾斯特爾博士(Dr. Esters)別墅,克雷費爾德,(1928年-1929年) 萬國博覽會德國館,巴塞隆納,(1929年) Verseidag公司工廠建築,克雷費爾德,(1931年) 列克(Lemke)之屋,柏林,(1932年-1933年) 法爾斯沃斯住宅,伊利諾州,(1946年-1951年) 湖濱公寓,芝加哥,(1950-1951) Seagram大樓 與非力普·強生(Philip Johnson)合作,紐約州,(1954年-1958年) 新國際畫廊,柏林,(1965年-1968年) 相關詞條李誡邁克爾·格雷夫斯阿爾瓦·阿爾托安東尼奧·高迪菲利普·約翰遜羅伯特·文丘里路易·艾瑟鐸·康沃爾特·格羅佩斯[8]

文獻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