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山壠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鐵山壠鎮,隸屬於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位于于都縣南部偏東,距于都縣縣城37公里,東鄰會昌縣白鵝鄉,西、南連靖石鄉,北接禾豐鎮,於盤公路橫穿而過,全國九大鎢礦之一——鐵山壠鎢礦坐落在該鎮。截止2007年08月28日,內設8個行政村,79個村小組,3個居委會。轄區總面積71.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872畝,林地面積87844畝;總戶數6340戶,總人口19913人,其中農業戶數2422戶,農業人口11026人。境內礦藏豐富,人傑地靈,含有大量的鎢礦、鐵礦和鉭、鈮、錫礦等礦產資源。經過長時期的探索和實踐,在把礦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同時,確立了以臍橙為主的果業為主導產業,另外,立足礦區大力發展蔬菜種植、精池養魚和生豬養殖等。截止2007年08月28日 ,實現生產總值5150萬元,財政總收入328.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23元。各項工作主要圍繞「十個方面、十件實事」來開展,將實現生產總值增長12%,財政總收入增長6%,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150元,努力保持「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群眾安居樂業、礦鎮和諧穩定,基礎設施日臻完善,農村經濟特色顯現、鎮域實力明顯增強」的良好發展局面。[1]
中文名稱: 鐵山壠鎮
行政區類別: 鄉鎮
所屬地區: 江西于都縣
下轄地區: 豐田、河逕、林豐等8個行政村,79個村小組,3個居委會
政府駐地: 豐田
電話區號: 0797
郵政區碼: 342307
地理位置: 于都縣南部偏東
面 積: 71.58平方公里
人 口:19913人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火車站 於都站 車牌代碼 贛B
基礎建設
截止2007年08月28日,鎮黨委、政府帶領和團結全鎮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創造性地開展了以新農村建設為總抓手的各項農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建「五新一好」精品點1個,省市示範點6個,縣級示範點2個;全面完成村莊規劃,編制了鐵山壠鎮新農村建設五年規劃(2006—2010年)和圩鎮建設總規及詳規;全鎮新修通村水泥路23.2公里,通組通車水泥道13.3公里,不通車水泥道7.4公里;商品蔬菜種植達1600畝,年出欄生豬20頭以上的大戶26戶,精池養魚300餘畝,2個基地帶動發展全鎮臍橙產業共500餘畝;兩處移民扶貧新村系鐵山壠鎮之亮點,現已集中安置移民戶47戶,278人;全面推進「三清三改」,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安居樂業,一幅幅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功能齊全、和諧文明的新農村村落新區畫卷展現在人們眼前。
工作建設
我們按照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穩步推進各項工作,取得了極好的成效,全年工作綜合考評列第二組鄉(鎮)第一名,新農村建設、計劃生育、招工、林改等工作分別獲得全縣的單項先進。概括起來,重點抓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整體推進一是「五新一好」新農村建設整體推進,新農村建設示範點工作水平、工作質量明顯提升。圍繞「早成型、快成型、成好型」的工作思路,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方針,「五新一好」新農村建設整體推進。全鎮新增新農村建設示範點10個,覆蓋全鎮18個村民小組,新農村建設覆蓋率達到32.9%。其中河逕大坪、大布崗背、小龍、大富腦社背、中坑柳前等省、市、縣示範點順利通過市、縣驗收。示範點「三清一拆一分離」全部到位,共拆除「空心房」、閒置房、破舊房16413m2,拆除破舊牛豬欄、不衛生廁所2802m2,新增規劃建房面積7330m2,規劃家畜家禽養殖區6930m2;「三改」工作基本到位。在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的基礎上,延修通村水泥公路2公里,累計里程達36公里,新修通組水泥公路6公里,硬化通戶路5210m2。完成集中供引山泉山184戶,單戶供水148戶,改廁219戶,改欄2786m2,新規劃臍橙面積300畝,總量達2000畝。新增新經濟合作組織5個,帶動農戶373戶,培訓農民2350人,新農村建設工作被評為全縣二類鄉(鎮)第三名。
網絡服務
是「人幫人」服務責任網絡建設到位,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成效明顯。全鎮上下牢固樹立「對象就是任務,任務必須完成」的工作理念,緊扣「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2‰以內」的目標,創新工作方法,優化工作路徑,健全了「人幫人」的計劃生育服務責任體系,在夯基礎、暢信息、強節育、嚴網絡上下功夫,「人幫人」服務責任體系建設、中心戶長配備、培訓和發揮作用的做法,得到了省、市、縣計生委的充分肯定,並在全縣推廣。計生工作成效顯著,年終工作考評列全縣第二名。全年完成「四術」237例,其中上環83例,結紮103例,其中二女戶結紮2例,人流24例,引產27例。計劃生育率達到85%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2‰以內。累計徵收社會撫養費47.6萬元,平均每例達7000元。
穩定和諧
是「一崗雙責」促維穩,社會穩定基礎得到明顯鞏固。按照「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緊緊圍繞「兩確保一杜絕」工作目標和「六不發生一滿意」的工作要求,實行幹部「一崗雙職」責任制,全面建立「大排查、大接訪、大調處、大穩控」工作格局,紮實有效開展「五型」農民、「五好」家庭成員、「十帶頭」和諧平安家庭、「文明信用農戶」、和諧平安社區、和諧平安村(居)、「零上訪村鎮」等創評活動,全面推行幹部「一崗雙責」、「誰主管、誰負責」、「屬地管理、分級負責」、「一票否決」以及信訪「首問制」等目標考核機制,基本上實現了大事不出鎮、小事不出村(居),全鎮8個村、3個居委會均達到了和諧平安村(居)標準,其中有2個村、2個居委會實現了「零上訪」目標,全鎮社會穩定、和諧平安。
幫扶救助
是「1+X」幫扶救助服務到位,災後重建步伐明顯加快。面對百年未遇的「6·2」洪災,全鎮上下緊急動員,迅速開展生產自救和災後重建工作,按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分戶施工、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採用集中與分散安置同步進行的方法和「特事特辦」的原則,全面落實「1+X」幫扶責任制,落實幹部從生產自救到按期搬入新居一包到底的幫扶措施,確保了全鎮106戶重災戶全部得到救助安置,全倒戶春節前全部搬進新居。社會救助體系不斷完善,其他各項工作齊頭並進。全鎮上下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圍繞「災能救、困能助、老能養」、「學好上、病好看、房好住、路好走、水好喝、錢好賺」的工作目標,社會救助體系不斷完善,工作紮實有效。全鎮九年義務教育階段4000餘名學生,免除了學雜費和書本費;近萬名農民參加了醫療保險;400餘名災民當年搬入了新居,120餘名深山村民享受到了國家的移民政策,300餘戶住房困難戶建了新房;100%的村、40%的組通了水泥公路;50%的農民喝上了衛生水;2350餘名農民掌握了1~2門致富技術;46戶五保戶解決了老有所養問題;508人獲低保救助、25個優撫對象、11個六類人員全部落實了優撫政策;全鎮農民和退耕還林戶得到了糧食直補和退耕返林專項補助金;106戶重災戶、62戶因病或其他不可抗拒因素返貧戶均受到相應救助。
經濟發展
2007全年實現生產總值6532萬元,增長13.2%,淨增772萬元,創歷史新高;一二三產業比由上年的24.4:40.7:34.9調整到23.2:41.2:35.6;實現財政總收入337萬元,增長6%,實現本級財政收入222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入556萬元,增長20.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847元,比上年淨增136元,增長8%。
視頻
於都鐵山壠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