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雍城 |
中文名稱: 雍城 別名: 秦都雍城 行政區類別: 國都,首都 所屬地區: 秦國 |
雍城,是中國東周時代的秦國國都,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秦獻公二年(前383年)定都此地,建都長達294年,有19位秦國國君在這裡執政,為秦國定都時間最久的都城。
雍城是以河流為城的"城塹河瀕",是"水上秦都",秦以水禦敵200年後首築城牆。其位置在今陝西寶雞鳳翔境內,現有秦雍城遺址,為我國十大考古之一。[1]
歷史背景
早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居息繁衍。
西周時為周原的一部分,屬西周王畿屬地之一。
周曆王、周宣王、周幽王時(前781年以前),西戎勢力發展,深入關中,威脅周室,屢起戰爭。"周避犬戎難,東遷都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曰: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而有其地,與誓,封爵之。"從此,秦始有封地,為諸侯國。
秦襄公八年(前770年)起,秦與戎、狄戰鬥不息。初,秦敗。
秦襄公十二年(前766年)再起兵伐戎、狄,獲得"岐地"。襄公歿後,秦人退回"西陲"故居。
秦文公三年(前763年),率乘七百"東獵",以年時借獵遷徙,中途與戎、狄浴血奮戰。
秦文公四年(前762年),秦獲"千渭之會",(今眉縣東北15華里處),從此定居周人故地關中。秦占領"千渭之會"後,在此築城。
秦文公十六年(前750年),率兵擊戎,戎敗走,秦國控制了岐西地域。
秦文公五十年(前715年),文公卒,寧公(憲公)繼位,秦由"千渭之會"遷都平陽(今寶雞市陳倉區陽平鎮),滅毫,占其都邑--盪社(今西安市西北,三原、興平之界)控制了關中西域,營建"平陽宮"(今寶雞市陳倉區陽平鎮西太公廟)。
秦德公元年(前677年),始徙都於雍(今鳳翔)。此後,鳳翔為秦都。
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稱霸,自此,到孝公圖強,為始皇統一中國大業奠定了基礎。
雍城遺址位於關中西部渭河北岸的黃土台原,即今本市鳳翔縣城南郊。為國務院1988年1月13日公布的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代在此設雍縣,雍城秦時宮殿仍繼續沿用。漢高祖還在秦國國君修建的祭祀天地的場所,即鄜畤、密峙、吳陽上畤、吳陽下畤,增修北疇。據《漢書》載,從漢文帝十五年(前165)到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西漢諸帝來雍祭祀五畤者共18次,其中漢武帝就達8次之多。
漢以後,雍城逐漸衰落,至唐改名鳳翔縣,沿用至今。
文物考古
民國22年(1933),國立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所徐旭生、蘇秉琦及語言研究所石璋如等學者,在陝西省主席邵力子協助下,曾在鳳翔考古調查。新中國成立後,雍城的文物考古工作成果纍纍。
1959年春,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渭水隊,在雍城經過數次調查,發現了南古城秦漢遺址,開始籌備對南古城遺址的重點勘察和發掘工作。
1959年秋,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建立鳳翔隊,開始鑽探、試掘南古城城牆。1961年發掘南古城遺址,弄清南古城城牆的形制和範圍,並確定其時代屬西漢時期。同時在鳳翔縣城之南,發現大片秦漢遺址;在南古城東北發現"年宮"和"棫"字瓦當;明確了秦統一前雍城所在地在縣城之南,南古城與馬家莊之北,瓦窯頭之西,河北屯之東。1974年,發掘姚家崗春秋秦宮殿遺址,獲銅質建築構件一窖(連同農民發現的兩窖共64件)。
1976年,陝西省雍城考古隊組成。1976~1977年,該隊發掘了姚家崗春秋秦國凌陰遺址、八旗屯和高莊小型墓葬群以及高王寺銅器窖藏。1977年1月至1986年2月,兩次大規模鑽探和試掘秦公陵區。南指揮1號大墓的發掘經過10年努力,已基本結束。1979~1980年,發掘西村周墓和秦墓。1981~1984年,發掘馬家莊春秋秦宗廟遺址,並對雍城城垣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查和鑽探,發現了馬家莊三號和四號建築遺址。
通過上述調查發掘,基本搞清了雍城的位置、面積、布局;城內的三大宮殿區及城郊宮殿等建築遺址;城南規模宏大的秦公陵園及小型墓區,為秦國早期歷史和秦國考古的研究提供了大批資料。
遺址
城垣遺址
鑽探和踏察發現,雍城位於今鳳翔縣城南,雍水河之北、紙坊河以西的黃土台原上,城垣平面呈不規則方形,方向北偏西15度。東西長3300米,南北寬3200米,總面積約10.56平方公里。
西垣。保存較好。從今鳳翔縣城西南角約50米處開始一直向南延伸,然後折向東南。最南端為南古城漢代城垣所在。長3200米,寬4.3-15米,殘高1.65-2.05米。
南垣。沿雍水河蜿蜒構築。西段一部分為現代村莊所壓,東段大部被東風水庫淹沒。現存的僅發現三段,長1800米,殘寬4-4.75米,殘高2-7.35米。
東垣。緊依紙坊河,由東南折向西北,破壞嚴重。發現三段,長420米,殘寬8.25米,殘高3.75米。
北垣。為現鳳翔縣城所壓。在鐵溝、鳳翔師範學校西端各發現一段,共長450米,殘寬2.75-4.5米,殘高1-1.85米。其中鐵溝發現的一段暴露在斷崖上,夯層清晰可辨。
城門。僅在西垣發現一座。門寬10米,有路土向東一直延伸入姚家莊宮殿區。
城壕。雍城除以自然河流作為屏障外,還在西垣外建有城壕設施。城壕長約1000米,寬12.6-25米,深5.2米。壕內當時不曾積水。
通過對城垣的鑽探可知,雍城城垣在築造時,先平整地面,然後下挖一條比城垣略寬的溝槽,口寬底窄。從溝槽底部層層夯築,夯層厚8-12厘米。當夯土層築到與溝槽口平齊時,開始板築。在西垣和南垣均發現板築時遺留的夾棍眼,眼徑為8~15厘米,間距為0.75-1.25米。
雍城的調查鑽探結果證實,實際情況與《史記·秦本紀·正義》引《括地誌》"岐州雍縣南七里故雍城,秦德公大鄭宮城也"的記載略有誤差。這一結論,與1961-1963年"對距今鳳翔縣城南約3公里、雍水北岸的南古城遺址"調查和試掘的結果,也是相符的。南古城試掘在基本搞清了南古城的城牆形制和範圍的基礎上,根據發掘情況和出土遺物認為,其城牆的時代似應屬西漢時期。
宮殿遺址
已發現的有城內姚家崗春秋宮殿、馬家莊春秋宮殿和鐵溝、高王寺一帶宮殿三大宮殿區以及城郊宮殿遺址。
姚家崗春秋宮殿遺址 位於雍城中部偏西,距雍城西垣約500米,當地人稱此地"殿台"。遺址東部已被破壞,北部未及清理,僅發現西南部分。殘存夯土基東西長8.9米,南北寬2.8米,厚1-1.2米。西高東低,上有夯土牆兩段,南牆殘長3.06米,寬0.96米,殘高0.1米;西牆殘長2米,寬0.8米,殘高0.2米。在該牆北端有一拐牆伸向西,似為缺口。距夯土基西邊0.6米,平行鋪設石子散水一道,殘長3.6米,寬1.2-1.4米;夯土基南亦平行鋪設石子散水一道。兩條散水厚度均在0.4米左右,多用白色河卵石,鋪設極密。根據《秦本紀》記載推斷,姚家崗宮殿就是秦康公、秦景公居住的雍高寢。
馬家莊一號建築群遺址 位於馬家莊北約0.5公里的台地上。座北朝南,方向北偏東20度,平面為長方形,南北殘長約76米,東西寬87.6米,面積約6660平方米。由大門、中庭、朝寢、亭台及東西廂等部分組成。整個建築四周有圍牆環繞,形成一個全封閉的建築群。布局井然有序,規矩整齊。
大門 門道居大門正中,面闊3.35米,殘存進深6.95米,為一長方形甬道。南端有東西的凹槽門限。踩踏面貫通門道中部,其東西側各有柱洞一列,基本相互對應。
東西塾 在門道兩側,形制基本相同,相互對稱,平面呈現長方形。東塾進深3米,面闊3.6米;西塾進深3.2米,面闊3.5-4.6米。另有東西半塾左右對稱地配置在東西塾兩側,形制基本一致,平面呈長方形。
迴廊 有東、西、南、北四部分。門道由其中部通過。有柱洞留存。東廊進深1.62米,西廊寬1.62米,北廊寬1.8米,南廊已毀。此外,在朝寢的四周和東西廂的四周亦各設有迴廊。三處迴廊形制基本相同,大小有所差別。
散水 在三處迴廊之外均設有散水,平面略呈長方形,內高外低,略有傾斜。均由河卵石鋪成。
中庭 位於大門北面,平面為長方形,南北長34.5米,東西寬30米。中部略凹,四周稍高出。在中庭南部,有東西向夯土路面一條,寬1.5-2.2米。
朝寢 平面呈形,兩側前突。東西面闊20.8米,南北進深13.9米。正中內收處為前朝,平面呈長方形,面闊三間;其後是後寢,為封閉式長方形。室內闊5.75米,進深3.75米。寢室內東北角有圓形灶坑;朝寢兩側突出部分是東西夾室。與北室間有隔牆。均有門分設在朝堂的東西牆上,可由朝堂出入;朝寢之後半部設有三門,有三宅,稱北三室。
階 在前朝東西兩次間的散水處設有石階,系用近長方形的麻石鋪成。兩階各南北長2米,東西寬2.2米。
亭台 建築在朝寢之北。平面呈長方形,寬5.4米,長3.8米,殘高0.09米。四周無檐牆,四角各有角柱一對。門柱與北三室中門相對。
東西廂 位於朝寢建築及中庭的東西兩側。布局、形制、規模,東西基本一致。其形制相似於朝寢建築。東、西兩廂,均由前堂、後室、南北夾室、東(西)三室及迴廊、散水等部分組成。
圍牆 東牆現存兩段,通長55.9米。南段現存東牆中門缺口,北段現存東牆北門缺口。西牆亦現存兩段,通長71.1米。北段有一長2.7米的缺口,是西牆北門,與東牆北門相對稱。南牆、北牆現僅存少部分牆段,西牆相交之處為直角。
排水設施 在西廂以北、亭台建築以西的空地上,鋪設有西南至東北走向的陶水管一列。全長6.9米,由豎向管道1節、橫向管道9節組成。陶水管每節長0.7-0.77米,大端直徑0.28-0.33米,小端直徑0.24-0.25米。東廂南散水,東端以南有長方形土坑一個,坑底西側有豎向陶水管1節,其下端與由西向東排列的橫向水管一列垂直相交。
祭祀坑 在建築群遺址上共發現牛、羊、空、人、車、牛羊、人羊等七類祭祀坑181個。這些祭祀坑絕大多數分布在中庭,少數在東、西廂兩側的空地上,僅有個別在朝寢建築及東廂內部發現。其中牛坑86個,羊坑55個。
根據遺址祭祀坑中出土的陶器器形、建築的總體布局及有關史籍的記載初步認為,一號建築群的建築年代應為春秋中期,廢棄時間應在春秋晚期。其性質應為宗廟建築。在此基礎上,有人參照文獻,分別將朝寢、東西廂、亭台建築、大門、圍牆等定名為祖廟、昭廟、穆廟、毫社、都宮門、都宮等。並進一步考證了建築各組成部分的不同功能。如前朝應為"堂","堂"上設席行禮,為宗廟祭祀中重要活動場所。"寢"即室,為藏主接神之處。東西夾室,與史載吻合,當藏秦襄公以下、二宗廟以上各位祧主等等。
馬家莊三號建築遺址
1983年冬至1984年夏發現。東距宗廟遺址約500米,西距姚家崗春秋宮殿遺址約600米,面積約21849平方米。保存基本完好,平面布局規整,四周建有圍牆。從南至北可分為五座院落,五個門庭。
第一院落 長52米,寬59.5米,面積3068平方米。東、西、南圍牆寬1.5-2米。南牆正中設有一門,寬8米。門南正前方25米處有夯土牆一段。東牆正中有一門,寬2米。
第二院落 長49.5米,北端寬60.5米,南端寬50.5米,東西圍牆均寬1.5米。西牆正中有一門,寬2.8米。南牆寬2米,正中設一門,門寬6米,與第一院落相通。院內中部偏北兩側分別有一座建築。
第三院落 長82.5米,北端寬62.5米,南端寬60.5米,東西圍牆的北段各有一門,寬4米。東西牆南段亦各有一門,寬約2.5米。南牆正中有一門,寬4米,與第二院落相通。院落中心有一建築。
第四院落 南北長51米,東西寬70米。東西圍牆由第三院落圍牆相接處各外擴3米後向北延伸,中部各有一門,寬6米。南牆有一門,寬10米,與第三院落相通。
第五院落 是五院落中最大的一處。南北長65米,東西寬86米。東西圍牆由第四院落東西圍牆相接處各外擴8米後向北延伸。東圍牆正中有一門,寬2.8米。院內正中及前方兩側,各有一座建築,呈"品"字形分布,大小相等,均長22米,寬17米。院內南部還有二座建築,其間有路與第四院落相通。
李如圭《儀禮·釋宮》曰:"周禮建國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廟,宮南鄉而廟居左,廟在寢東也。"馬家莊三號建築群位於宗廟以東,且時代相近,規模較大,故有人分析其為寢宮所在,其沿用的時期大致為春秋到戰國時期;並推斷該五座院落即為五重曲城,五個門庭即所謂皋、庫、雉、應、路五門,並以此證實先秦時代的五門制度及秦宮的僭越行為。
此外,已發現的宮殿遺址城內還有馬家莊二號建築群、馬家莊四號建築群及鳳尾村、翟家寺等遺址;城郊有蘄年宮、棫陽宮、年宮、凹里行宮等建築遺址。
參考來源
- ↑ 秦都雍城考古「透物見人」 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