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鹦鹉热 由鹦鹉热披衣菌所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人畜共通传染病,又称为饲鸟病。鹦鹉热披衣菌是种绝对细胞内寄生性的细菌,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鸟类、哺乳动物、爬虫类和两栖类之中,除了人以外,鹦鹉热披衣菌还可以感染绵羊、牛和山羊,引起全身性的疾病。 鹦鹉热无特别季节变化,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可能在家庭、宠物店、鸟类饲养者、鸟类展示会及鸽舍中爆发。[1]
病菌介绍
鹦鹉热披衣菌是一种小型细菌(0.5μm),在其生命周期中会经历多次转化。它作为宿主之间的基本体(EB)存在。EB不具有生物活性,但是可以抵抗环境压力,并且可以在宿主外部存活。EB从受感染的鸟类以小液滴的形式从未受感染的鸟类或人的肺部传播,并负责感染。一旦进入肺部,EB就会通过 吞噬作用被称为内体的小袋中的细胞吸收。但是,EB不会被溶酶体融合破坏,这是吞噬材料的典型特征。相反,它转化为网状体并开始在内体中复制。网状体必须使用宿主的某些细胞机器来完成其复制。然后,网状体转换回基本体,并通常在导致宿主细胞死亡后释放回肺中。此后,EB能够感染同一生物体或新宿主中的新细胞。因此,鹦鹉热衣原体的生命周期分为能够感染新宿主但不能复制的基本体和可以复制但不能引起新感染的网状体。
病征
常见病征包括发烧、发冷、头痛、干咳、肌肉疼痛及气喘,严重个案会引致肺炎,少数情况会并发为脑炎、心内膜炎、心肌炎、肝炎和败血症等病症。[2]
传染历史
最初于1879年鉴定为特征,当时瑞士的7个人被发现暴露于热带宠物鸟后会患上肺炎。致病菌未知。 1907年描述了相关的沙眼衣原体细菌种,但由于它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因此被认为是病毒。在1929年至1930年冬天,鹦鹉热大流行在美国和欧洲蔓延。它的死亡率为20%,孕妇高达80%。该病的传播最终归因于暴露于从阿根廷进口的亚马逊鹦鹉。
虽然C. psittaci在1930年被确定为引起鹦鹉热的病原,直到1960年代通过电子显微镜检查才发现它是细菌。[3]
几十年来,衣原体科只含有一个衣原体。C. psittaci最初从1960年代到1999年被归类为该唯一属的一个物种。[4]1999年,衣原体顺序分配两个新的家庭(Parachlamydiaceae和Simkaniaceae),和家庭衣原体内,属衣原体分为两个属,衣原体和新指定的属衣原体,与鹦鹉热成为鹦鹉热衣原体。但是,此重新分类在微生物学家中,其结果是回复到单一的原始衣原体属,该衣原体现已涵盖包括鹦鹉热衣原体在内的所有9种。 2013年,重组后的衣原体属增加了一个新物种, 2014年又增加了两个。
传染方式
病菌主要存在观赏用鸟(如:鹦鹉、金刚鹦鹉、鹦哥、小冠鹦鹉等)及部分家禽(如:火鸡及鸭)。外观健康的禽鸟也可能带菌并排放致病菌,特别是处在拥挤或运输的环境中。潜伏期通常为5-14天,长则28天,人类感染主要因为吸入受污染的飞沫或尘土,例如:吸入已感染鸟类的干燥排泄物、羽毛上的粉尘;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很少发生。[5]
治疗
四环素或大环内酯类可用于治疗这种情况。根据药物选择,静脉内或口服给予药物。发烧消退后应继续治疗10-14天。但是,在儿童或孕妇中,不应使用四环素。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也可以输液。应避免卷烟或烟草烟雾。服用四环素时,应避免乳制品。
预防方法
- 为避免鹦鹉热披衣菌于禽类间传播或传染给人类,勿购买来路不明禽鸟,新购买之禽鸟建议前往有作鸟类诊断之动物医院,进行相关疾病之筛检(如:披衣菌筛检测试),并定期检验禽鸟身体状况,或将新购买之禽鸟单独饲养至少六个星期,以降低与其他禽鸟类动物交叉感染之机会。[6]
- 身体状况不佳或免疫力较差者,尽量勿接触禽鸟类。
- 注意饲养环境之清洁及消毒,避免因粉尘及羽毛飞扬而增加感染之机会。
- 宠物饲主、宠物店员工、家禽饲主、屠宰场工人、肉品处理加工厂和兽医师等高风险族群,于接触禽鸟或进行环境清洁及消毒时,应做好防护措施(如:配戴口罩及手套),如有出现头痛、发烧、肌肉酸痛、干咳等疑似症状,应尽速就医治疗并告知医师曾有禽鸟接触史。
- 避免将禽鸟置放在过度挤逼的环境中,保持空气流通。[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