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丁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丁松
出生 1971年
国籍 中国
职业 乒乓球运动员

丁松,原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世界冠军,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乒乓球教练。其特点是右手横握球拍,正手反胶、反手正胶,攻削结合打法。在1995年第43届天津世乒赛上,丁松在决赛中担任第三单打,战胜瑞典名将卡尔松,从而和队友一起获得男团冠军。丁松是乒坛的“魔术师”,出众的发球和发球抢攻、变幻无常的旋转变化、神出鬼没的削中反攻,至今还令许多高手心惊胆战。 也给削球打法带来了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   

昙花一现

1995年的第43届天津世乒赛男团决赛,让全世界都知道了一个叫丁松的削球手。谁都没有想到,这个昔日的国家队陪练竟然成了夺冠的秘密武器。在一场本该惨烈的比赛中,丁松轻而易举就击败了劲敌卡尔松,中国队也依靠这个奇兵,最终以3比2险胜瑞典队,重夺斯韦思林杯。

人们只知道是陆元盛1991年到国家乒乓球队任教练后,把昔日的得意门生丁松调回北京当陪练的。但丁松说,真正让国家队教练相中他的,是在世乒赛前的一场欧洲比赛。“当时我在欧洲锦标赛上拿了一块金牌,表现比较突出,加上打法也比较怪,所以才被招入了国家队。”

也许因为孤僻、内向的性格,造成了丁松不善自律的习惯。早在1986年刚进中国青年乒乓球队时,丁松就因为违反队规被取消参加亚洲少年比赛的资格,打发回上海老家。到了国家队以后,坏毛病仍然没有随着年岁的增长而改进。

自称脾气耿得像头牛的丁松面对教练的教导每次都是虚心接受屡教不改,一转身照样我行我素,而教练们也只有对这个满身灵气、天赋极佳的队员又爱又恨了。

辉煌的瞬间只被定格在那张第43届团体冠军的合影中,在以24岁高龄夺得世界冠军后,丁松职业生涯就开始急转直下。也许是由于不受拘束,又或者是削球手的打法被破解,之后两年里丁松没有再闪光,黯然地离开了国家队。

走过稚嫩,经历成熟,如今的丁松仍然说自己的自觉性很差,凡事都要靠教练在背后监督,只不过,他已不再叛逆罢了。[1]

感情生活

第一段婚姻以失败告终

爱和伤痛并不会永远败给岁月,至少在丁松身上就是如此。虽然离婚的事情早已过去多年,但它带给丁松的伤害仍然没有被时间抚平。丁松和前妻从牵手到结婚仅仅用了半年时间。现在看来,和前妻的结合多少带着点年少的冲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时的冲动,造成了如今的后悔。结婚没多久,小两口就搭上了飞往德国的班机开始全新的生活。丁松说前妻为这一切付出了很多:放弃了国内证券公司的高薪职务,在丝毫没有德语基础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前往德国做起了全职太太。

没有工作、没有朋友,更别说正常的社交圈了,全职太太的全部生活就只有丁松一个内容。如果说生活上的无趣是导火索,那么心灵的空虚则是两人产生隔阂的根本。到德国第三年,曾经共同搀扶着一路走来的两人,最终选择了分手。    第二段感情全心去经营

有过付出就一定会痛,和妻子离婚后,丁松用了一年的时间走出伤痛,期间他的生活只有打球。直到2002年回上海时认识了当时年仅20岁的小女友。小女友读的是高职,毕业后就一直待在家里照顾丁松的起居。丁松喜欢看美国大片,可小女友喜欢的却是韩剧港片;消磨时间时丁松选择看《黑冰》这样的电视剧,可遥控器到了小女友手里就换到了卡通频道。说归说,但11岁的年龄差距丝毫不会影响两人的爱情。

即使曾经历过那样一段爱与伤痛并存的婚姻,在感情生活上,丁松也始终不及打球来得老练。对爱情的拿捏犹如他逐渐发福的身材那般无法掌控,爱情到底是吞噬还是回吐,这个问题让丁松头痛不已。爱多了,他嫌不自由;爱得少了,他又觉得对方不够重视他。[2]

五年旅德生活

随着“秘密武器”变得不再有秘密,丁松这种打法的威力就变得小了许多。1998年,已不再是国家队成员的丁松带着一身的桀骜不驯和孤傲,孤身前往德国斯图加特附近的一个叫弗里根豪森的俱乐部打球。

刚加盟的时候,“中国队秘密武器”加盟弗里根豪森的消息不胫而走,使得该俱乐部名声大噪,一到俱乐部比赛,远近的球迷都会来到赛场一睹丁松的风采。丁松一下子成了俱乐部的当红明星。在德国的头三年,他一直是甲级联赛头号种子。但无限风光的背后却无法赶走丁松内心的孤独和落寞。

丁松住着俱乐部提供的条件不错的房子,俱乐部送给他的POLO车,他卖掉后换了辆宝马跑车,但丁松内心并未感到多么的充实。每当打完比赛,闲来无事的时候,丁松总是独自一人来到酒吧喝酒、扔扔飞镖。“唉!那边的业余生活总是很枯燥乏味,除了喝酒就是玩玩飞镖。”回忆起那段逝去的生活,丁松总是不住地摇头、叹息。

人生总是充满着变数,谁也无法预料将来会发生什么。随着2002年大球和无遮挡发球两项规则改革的实施,丁松的球开始越来越难打了。“2002年上半赛季我打得不太好,老板不满意,也不跟我提合同的事,这时候正好日本的健胜苑找我,我就签了合同。下半个赛季我打得还不错,老板来找我续签合同,已经晚了。”

“回头想想在德国的五年,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丁松说。[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