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林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三林鎮 |
中文名 :三林鎮 所屬地區:上海市浦東新區 |
三林鎮,隸屬於上海市浦東新區。位於浦東新區西南部,西瀕黃浦江,北依川楊河,東與北蔡鎮、康橋鎮相鄰,南與閔行區浦江鎮相接。三林鎮始建制北宋末年,最後於2000年4月和原楊思鎮與原三林鎮成立新的三林鎮。三林鎮有6個社區、35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三林鎮呈現"四縱、四橫、三線、兩橋、三隧道"的立體交通格局。
2013年三林鎮各業總收入稅收總量和增長幅度都位列浦東新區各鎮之首,有五個經濟園區。
三林鎮有三林刺繡、三林舞龍、三林廟會等多項本土特色文化事業,被稱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龍獅運動之鄉。此外,三林鎮先後獲得全國文化先進社區、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1]
地名由來
浦東三林鎮,至21世紀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三林鎮發祥於北宋末年,源出三林鎮孫家橋宋人林樂耕之後。相傳宋代隱士林樂耕攜帶妻兒來此創業,令3個兒子分別居於三處,後逐漸形成東林、中林、西林三個村莊,因此得名「三林」。
建制沿革
三林,別稱「筠溪」。自元代析華亭縣置上海縣後,遂屬之。經元、明、清、民國至九十年代撤縣,向屬上海縣。北宋時,福建人林樂耕,攜妻兒自閩來此創業,定居松江府華亭縣高昌鄉二十四保街。
宋為三林里。明洪武六年(1373年)設三林莊巡檢司,建文年間,范家浜開浚,匯成黃浦江,三林莊漸繁榮成鎮。明弘治《上海志》稱「民物豐茂,商賈鱗集」,嘉靖時遭倭患鎮況凋敝,清初始復盛。
清分置南匯縣後,移三林莊巡檢司駐周浦,職銜和印信都不變。後來的葉子鳳在《西林雜記序》中搞錯了,以為一開始就設在周浦,因「三林」名字好聽用作官名。
建文年間,范家浜開浚,匯成黃浦江,三林莊漸繁榮成鎮。
1373年(明洪武六年)設三林莊巡檢司,建文年間,范家浜開浚,匯成黃浦江,三林莊漸繁榮成鎮。
1945年10月上海縣政府成員從三林南行街遷往閔行鎮北廟(今新閔路530~532號)辦公。
三林鎮為三林鎮政府所在地。上海縣浦東地區首鎮,南匯縣成立時三林塘以南沿岸為其轄地。1992年撤銷上海縣屬閔行區。1993年劃歸浦東新區。
地理位置
三林鎮位於浦東新區西南部,東分出東明路街道,北有楊思鎮及其周邊新橋等地併入,北與周家渡街道昌里路商業街隔川楊河相望,東與東明路街道、張江鎮、北蔡鎮、康橋鎮相鄰,南與閔行區浦江鎮相接,西瀕黃浦江。
人口分布
2012年5月,全鎮常住人口36.2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1.8萬,流動人口24.4萬。其中,世博家園社區居民約17391戶,永泰社區居民約12424戶,楊思社區居民約2萬4千餘戶,三林社區居民21068戶,楊東社區社區總戶數14422戶,總人數33953人。
2010年全鎮流動人口出生數1995人,位居浦東新區首列,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是三林鎮人口計生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視頻
參考來源
- ↑ [ (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