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事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上海事變 |
中文名: 上海事變 外文名: Shanghai Incident 別 名: 八一三事變 第一次上海事變: 1932年 第二次上海事變: 1937年8月9日 |
上海事變分為第一次上海事變和第二次上海事變。第一次在1932年中國上海發生,是中日兩國於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的軍事衝突,日稱一·二八事變,開始了時間長達一個多月的「淞滬抗戰」。第二次上海事變亦稱「八·一三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擴大侵華戰爭在上海製造的事變。1937年8月9日,駐上海日本海軍陸戰隊中尉大山勇夫率士兵齋藤要藏,駕軍用汽車強行衝擊虹橋中國軍用機場,被機場衛兵擊斃。事件發生後日軍對上海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上海中國駐軍奮起抵抗,在上海和全國人民的支持下,開始了歷時3個月之久的淞滬會戰。[1] 日本稱一·二八事變為上海事變或第一次上海事變,國人稱「淞滬抗戰」。在1932年中國上海發生,是中日兩國於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的軍事衝突,時間長達一個多月。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為掩護炮製偽滿洲國傀儡政府的陰謀,由關東軍高級參謀板垣征四郎串通日本上海公使館助理武官田中隆吉,蓄謀在上海製造事端。田中隆吉與女間諜川島芳子策劃,於1932年1月18日,唆使日僧天崎啟升等五人向馬玉山路中國三友實業社總廠的工人義勇軍投石挑釁,與工人發生互毆。田中操縱流氓漢奸乘機將兩名日僧毆至重傷,日方傳出其中一人死於醫院。隨即以此為藉口,指使日僑青年同志會一夥暴徒於19日深夜焚燒三友實業社,砍死砍傷三名中國警員。20日,又煽動千餘日僑集會遊行,強烈要求日本總領事和海軍陸戰隊出面干涉。21日,日本總領事村井蒼松向上海市長提出道歉、懲凶、賠償、解散抗日團體四項無理要求。22日,日本駐上海第1遣外艦隊司令鹽澤幸一發表恫嚇性聲明,以保護僑民為由加緊備戰,並從日本國內向上海調兵。27日,村井向上海市當局發出最後通牒,限28日18時以前給予滿意答覆,否則採取必要行動。國民黨政府為集中兵力在江西「剿共」,對日繼續執行不抵抗政策。軍政部長何應欽急電第19路軍忍辱求全,令上海市長吳鐵城於28日13時45分全部接受日方提出的無理要求。暫時下野的蔣介石委託國民黨元老張靜江說服蔡廷鍇避免與日軍衝突,並調憲兵第16團接替上海第19路軍防務。日方接到吳鐵城答覆表示「滿意」,卻又以保護僑民為由,要中國軍隊必須撤出閘北,不待答覆便於當晚突襲閘北。 淞滬地區位於長江下游黃浦江、吳淞江匯合處,扼長江門戶。由於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淞滬停戰協定》的限制,中國軍隊不能在上海市區及周圍駐防,市內僅有淞滬警備司令楊虎所轄上海市警察總隊及江蘇保安部隊兩個團擔任守備,兵力薄弱。然而,日本在「一·二八」事變以後,即在上海虹口、楊浦一帶派駐重兵,專設日本駐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駐滬兵力有海軍陸戰隊3000餘人,大批日本艦艇常年在長江、黃浦江沿岸巡弋。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製造盧溝橋事變,侵占平津以後,又準備對上海發動大規模進攻。8月9日,日軍蓄意製造事端,派遣駐上海陸戰隊第一中隊長大山勇夫和一等水兵齋滕要藏乘軍車闖入虹橋中國軍用飛機場,遭到中國守衛士兵的阻攔後,他們竟開槍打死一名機場衛兵。中國軍隊進行自衛反擊,當場將日軍官兵二人擊斃。日本帝國主義以虹橋事件為藉口,命令大批日軍陸續登陸,派飛機在滬寧、滬杭線上空偵察。 在「七七事變」之前,日本海軍已有擴大戰爭的準備。此後,日本軍部有一部分人主張不擴大戰爭,中日之間就停戰已開始談判,但海軍方面還是在繼續準備擴大作戰,認為如果陸地作戰的話,海軍的奇襲也是有必要的,所以繼續在制訂作戰方案。 1937年7月12日已形成對中國作戰計劃內部方案,要對中國實行海上封鎖,攻擊中國艦隊。詳細方案有海軍航空兵第一、二航空戰隊空襲杭州,第一聯合航空隊空襲南昌、南京等,這與「八一三」淞滬會戰開始後,日本海軍的行動一致。 日本海軍有一系列準備,在各地進入備戰狀態,海軍軍令部嚴格命令將長江流域下游城市的日本僑民遣返回日本,至8月9日為止。
背景
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民間的反日情緒高漲。日本方面聲稱將採取自衛手段保護日僑利益。1932年1月18日下午四時,天崎啟升等五名日本僧人在毗鄰上海公共租界東區(楊樹浦)的華界馬玉山路的三友實業社外被毆打,一人死亡,一人重傷。日方指為工廠糾察隊所為,1月20日,50名日僑青年同志會成員放火焚燒了三友實業社,回到租界後又砍死砍傷三名工部局華人巡捕。當天,1200名日本僑民在文監師路(塘沽路)日本居留民團集會,並沿北四川路遊行,前往該路北端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要求日本海軍陸戰隊出面干涉。途中走到靠近虬江路時,開始騷亂,襲擊華人商店。 1932年1月24日,日本海軍陸戰隊向上海增兵。當時負責防衛上海的中國軍隊是粵軍的十九路軍,由蔣光鼐及蔡廷鍇指揮,京滬衛戍司令為陳銘樞。陳銘樞及十九路軍主張應付日軍挑釁,但國民政府會議後則主張忍讓,並於1932年1月23日由軍政部長何應欽下令十九路軍五日內從上海換防。
經過
1932年1月28日23時30分,日軍海軍陸戰隊2300人在坦克掩護下,沿北四川路(公共租界北區的越界築路,已多次劃為日軍防區)西側的每一條支路:靶子路、虬江路、橫浜路等等,向西占領淞滬鐵路防線,在天通庵車站遇到中國駐軍十九路軍的堅決抵抗。一二八事變爆發。 1932年1月29日凌晨,日本水上機從停泊在黃浦江上的「能登呂」號水上機母艦上起飛轟炸閘北華界,寶山路584號商務印書館及東方圖書館(中國最大的私人圖書館,藏書超過三十萬冊)均被炸毀。閘北多處燃燒。但日本陸戰隊奪占北站的企圖以失敗告終。 1932年1月31日,日本援軍抵達上海,有巡洋艦4艘、驅逐艦4艘、航空母艦2艘及海軍陸戰隊7000餘人。 1932年2月1日,日本軍艦從長江上炮轟首都南京。國民政府宣布遷往洛陽,表示決不屈服(年底才遷回南京)。 2月初,1萬多日軍多次進攻吳淞,均被擊退。1932年2月13日,日軍勁旅久留米混成旅團千餘人,在薀藻浜曹家橋偷渡成功後,在永安紗廠門前被中國重兵包圍,又有60名中國敢死隊員實施自殺攻擊,1600名日軍全軍覆沒。日軍遭受重創,一舉占領吳淞的企圖遂破產。 之後戰事擴大,日軍四易主帥,指揮官由海軍少將改由海軍中將任,最後以陸軍大將,前陸軍大臣白川義則擔任;數度增兵後日方最後投入兵力超過三個師團七萬人;併兼以海空軍、戰車助戰。 中國方面,蔣介石於事變發生後復出主理軍事,以中央軍第八十七、八十八師及稅警團、教導團為第五軍,由張治中指揮,於1932年2月16日加入上海作戰;之後蔣再調正在江西圍剿共軍的第十八軍陳誠部入浙。中國軍隊在國民支持下,在江灣一帶抵抗日軍進攻至3月2日,由於日軍在太倉瀏河登陸,形成腹背受敵的局面,於是全面從前線後撤。3月3日,日軍占領真如、南翔後宣布停戰。 1932年5月5日,中日在英、美、法、意各國調停之下簽署《淞滬停戰協定》。日軍返回戰前防區(上海公共租界北區、東區及其越界築路地帶),中國軍隊暫留現駐地(滬寧鐵路上的安亭鎮至長江邊的滸浦一線),交戰區劃為非武裝地區。
損失
兩國參戰軍隊: 日軍7萬人:第三艦隊、混成第二十四旅團、第九、第十一、第十四師團; 中國軍隊5萬人:十九路軍;第五軍(張治中)。 據統計,事件中中國金錢損失約為十四億元。閘北華界的商號被毀達4204家,房屋被毀1.97萬戶,損失慘重。(5年後八一三淞滬會戰,閘北華界幾乎全部被毀)同濟大學(吳淞)、復旦大學(江灣)、上海法學院等均遭轟炸。
尾聲
虹口爆炸 在兩國正式簽署停戰協定前,日人在4月29日於虹口公園舉行閱兵,慶祝日本天皇長壽的天長節及日軍勝利。朝鮮人反日誌士尹奉吉混入人群中,向主賓席投擲炸彈,結果白川義則被炸死,日本駐華公使重光葵被炸斷一腿,植田謙吉中將師團長被炸瞎一目。尹奉吉後來被捕,在日本被處死。 日本帝國主義擴大侵華戰爭在上海製造的事變,也稱第二次上海事變。國人稱「八一三事變」,也稱淞滬會戰。 1937年8月9日,駐上海日本海軍陸戰隊中尉大山勇夫率士兵齋藤要藏,駕軍用汽車強行衝擊虹橋中國軍用機場,被機場衛兵擊斃。事件發生後,中國上海當局當即與日方交涉,要求以外交方式解決。但日軍無理要求中國軍隊撤離上海、拆除軍事設施,同時,向上海增派軍隊。8月13日, 日軍便以租界和停泊在黃埔江中的日艦為基地,對上海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上海中國駐軍奮起抵抗,在上海和全國人民的支持下,開始了歷時3個月之久的淞滬抗戰。
經歷
(淞滬會戰,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 淞滬會戰,是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國軍隊抗擊侵華日軍進攻上海的戰役,又稱作「『八一三』淞滬戰役」。 淞滬地區位於長江下游黃浦、吳淞兩江匯合處,扼長江門戶。由於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淞滬停戰協定》的限制,中國軍隊不能在上海市區及周圍駐防,市內僅有淞滬警備司令楊虎所轄上海市警察總隊及江蘇保安部隊兩個團擔任守備,兵力薄弱。然而,日本在「一·二八」事變以後,即在上海虹口、楊樹浦一帶派駐重兵,專設日本駐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駐滬兵力有海軍陸戰隊3000餘人,大批日本艦艇常年在長江、黃浦江沿岸巡弋。 1937年,日本侵略軍製造「七·七」事變,侵占平津後,企圖侵占上海,而後進攻南京。8月9日,駐滬日本海軍陸戰隊官兵兩人驅車闖進虹橋機場進行武裝挑釁,被中國保安部隊擊斃。日軍以此為藉口,要挾中國政府撤出上海保安部隊,亦向上海增兵。 1937年8月13日,日本海軍陸戰隊以虹口區預設陣地為依託,向淞滬鐵路天通庵站至橫濱路的中國守軍開槍挑畔,並在坦克掩護下沿寶山路進攻,被中國守軍擊退。 1937年8月14日,中國政府發表《自衛抗戰聲明》。同時,軍事委員會以京滬警備部隊改編為第9集團軍,張治中任總司令,轄3個師1個旅及上海警察總隊、江蘇保安團等部,擔負反擊虹口及楊樹浦之敵任務;蘇浙邊區部隊改編為第8集團軍,張發奎任總司令,守備杭州灣北岸,並掃蕩浦東之敵。 1937年8月15日,日本政府發表聲明,聲稱「為了懲罰中國軍隊之暴戾,促使南京政府覺醒,於今不得不採取之斷然措施」。同日,日本下達編組上海派遣軍的命令,以松井石根上將為司令官,下轄第3、第9、第11師(欠天谷支隊)等部,作戰任務為「與海軍協同消滅上海附近的敵人,占領上海及其北面地區的重要地帶。」 與此同時,蔣介石下達全國總動員令,將全國臨戰地區劃為5個戰區,滬杭地區為第3戰區,馮玉祥任司令長官,顧祝同任副司令長官,並任命陳誠為第3戰區前敵總指揮。決定以主力集中華東,迅速掃蕩淞滬敵海軍基地,阻止後續敵軍登陸。 1937年8月17日,中國軍隊再次向虹口、楊樹浦方面之敵反擊。第87師攻占日海軍俱樂部,並擊退敵多次反撲。第88師在八字橋、法學院、虹口公園等處與敵反覆爭奪。1937年8月19日,中國軍隊又一次發起攻勢,以從西安到達的宋希廉所屬第36師加入戰鬥,與第88師、第87師一起,經晝夜激戰,突破日軍陣地全縱深,攻入匯山碼頭。日軍憑藉堅固工事頑抗待援,中國軍隊進展困難。第36師第215團第2營300餘名官兵攻入華德路十字街口,突入巷內與敵展開白刃格鬥,不料被日軍以坦克阻塞路口,遭到火力襲擊,全部壯烈犧牲。 在此期間,中國軍隊亦與日本航空隊展開激戰,並積極攻擊進犯的日本陸軍和艦艇,擊落日機47架,炸傷日巡洋艦1艘,中國空軍隊員閻海文、沈崇誨等壯烈犧牲。 8月18日至20日,日軍第3、第11師先後由日本出發,至22日到達上海以東120公里的海域,換乘小艦艇準備登陸。第3戰區鑑於敵登陸威脅增大,遂以第9集團軍專負上海市區之作戰,以新編成的第15集團軍(總司令陳誠)負責吳淞鎮以下沿江防線的作戰。 1937年8月23日晨,日軍上海派遣軍第3、第11師在優勢火力掩護下,於川沙河口、獅子林、吳淞一帶強行登陸。24日,中國第15集團軍先後進至上海,向登陸之敵發起反擊。炮台,第98師一部與敵反覆白刃搏鬥,多數犧牲。1937年9月5日,日軍集中30餘艘軍艦,掩護陸軍向寶山發起猛攻,中國軍隊頑強抵抗,守衛寶山的第18軍第583團第3營500名官兵,在營長姚子青率領下,浴血奮戰,擊退日軍數次衝擊,奮戰2晝夜,多數壯烈犧牲。 9月上旬,由於日軍不斷增兵,戰爭逐步升級,中國軍隊也陸續增援,不斷調整部署。1937年9月11日以後,蔣介石自兼第3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任副司令長官。以陳誠的第15集團軍為左翼作戰軍,以張治中的第9集團軍為中央作戰軍,以張發奎的第8集團軍為右翼作戰軍。1937年9月21日,再次調整部署,朱紹良任中央作戰軍總司令兼第9集團軍總司令;陳誠任左翼作戰軍總司令,下轄第19集團軍(薛岳為總司令)和第15集團軍(羅卓英為總司令);張發奎任右翼作戰軍總司令,下轄第8集團軍(張發奎兼總司令)和第10集團軍(劉建緒為總司令)。 9月下旬至10月初,日軍第101、第9、第13師等增援部隊陸續在上海登陸,加入上海派遣軍之作戰。至此,日軍總兵力達20萬人。儘管日軍在武器裝備上占有很大優勢,但至11月初仍未能獲得決定性勝利,卻付出了重大代價。日本統帥部急於在上海方面取得預期戰果,決心採取新的措施。11月5日拂曉,日軍利用大霧、大潮在杭州灣的全公亭、金山咀登陸,對淞滬實施迂迴包圍。中國右翼軍部分沿海守備部隊已抽調支援市區作戰,猝不及防,陣地相繼失守,戰局急轉直下。日軍第10集團軍於11月6日占領金山,力圖與上海派遣軍達成合圍。蔣介石被迫於11月8日下令全線撤退,日軍於11月9日占淞江、11月12日占上海。至此,戰役結束。 淞滬會戰從1937年8月13日開始,至11月12日結束,歷時3個月。日軍投入10個師28萬人的兵力,動用軍艦30餘艘、飛機500餘架、坦克300餘輛;中國投入70餘個師的兵力,動用艦艇40艘、飛機250架。中國官兵同仇敵愾,鬥志昂揚,以劣勢裝備與敵人拚搏,斃傷日軍4萬多人,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速戰速決的迷夢。 淞滬會戰期間,上海人民以各種方式積極參加抗戰,支援前線。各界群眾都組織了救亡協會。文藝界救亡協會、學生界救亡協會、上海市紗廠工友救亡協會等團體,都開展了宣傳、募捐、演出、慰勞等活動。全國各界民眾積極支援上海抗戰。湖南學生戰地服務團和福建省民眾組織的慰問團,都到前線進行慰勞。海外華僑踴躍捐獻,支援祖國抗戰,到10月16日,捐款已達330餘萬元。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挺進敵後,也從戰略上配合了淞滬會戰。 因此,淞滬會戰,是中國全民族的抗戰。
事件影響
國內影響 八一三事變以後,根據國共兩黨協議,在西北的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彭德懷為正副總指揮。後來,又把南方八省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葉挺、項英為正副軍長。九月,國民黨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 國際影響 七七事變爆發後,特別是「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後,國民政府為爭取國際社會的同情與援助,在實行武裝抵抗的同時,不斷呼籲世界各國制止日本的侵略行徑,試圖通過處交途徑尋求和平結束戰爭。從1937年7月至1938年1月,國民政府先後試圖求助英美等國出面調停,但由於日本侵略者速戰速決滅亡中國的戰略方針堅定不移,也由於英美等國遠東政策的軟弱無能,國民政府的這一努力遭到了失敗。從9月起,國民政府又將其外交努力的重點轉移到了爭取國聯和《九國公約》會議制裁日本的侵略,中國代表團在國聯揭露了日本的戰爭罪行,爭取了國際社會對中國抗戰的同情和支持。但在英國的操縱下,國聯大會通過的決議沒有任何具體援華的措施,也完全不提制裁日本。同時,《九國公約》會議也最終成為英美對日推行綏靖政策的一次會議,它們對日本採取姑息政策,互相推諉,不同意建立共同陣線來制止日本的侵華,這使國民政府求助於國際組織的希望徹底破滅了。最後,從1937年10月起,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和駐日大使狄克遜在中日兩國政府之間為「實現和平」進行了一系列秘密外交活動。然而當1938年1月16日日本政府發表「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的聲明之後,南京政府宣布中日斷交,這場歷時兩個多月的德國調停也以毫無結果而告終了。至此,抗戰初期中國政府的外交戰便畫上了一個休止符號。 外交戰的不利絲毫沒有影響世界各國愛好和平的人們對中國抗戰的同情和支持,在他們看來,政府的決策並不能改變他們的立場和感情。當「八一三」的自衛槍聲傳到德國時,《人道報》說:「許多年來我們英勇的中國同志所不倦地呼籲民族精神,統一精神,在這迷途的侵略者之前,突然像一道現代的新萬里長城似的聳立了起來。」《共和報》載文稱:「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國必以死力抵禦,原屬意料中事。觀於戰況之烈,足見日本獲勝之望尚屬渺茫。」 在英國,牛津、劍橋等18所大學的90名教授聯合致電中國教育部長王世傑,對「日本軍隊轟炸上海、摧毀學校,吾等聞訊為之發指:吾將敦促本國政府,協力制止日軍侵華行動」。英國工會也發表聲明,對中國抗戰深表同情。10 月15 日,英國坎特伯雷大主教藍博士主持召開「反對日本在華暴行」的萬人市民大會,參加會議的有前國聯調查團主席李頓爵士等英國著名人士,英國前任首相勞合·喬治也送來書面發言表示支持。會議開始前日本東京教會曾來電要求大主教不要舉辦此會,但遭到嚴辭拒絕。大主教在大會上說道:「這個會的目的,在於反對殺戮和殘害非戰鬥人員,這是今天中國慘痛戰爭中的一個特點,也使文明世界為之震驚。我們不能沉默,沉默就是容忍日軍的暴行!」 美國民眾也對上海人民深表同情。美國傳教士瓊斯博士在給日本國民的一封公開信中寫道:「我認為貴國民眾在貴國領袖領導下已誤入歧途。中國拒絕貴國侵犯它的主權,各國讚賞中國的立場。愛好和平的人們對侵略行徑的仇恨如火山爆發,這種憤慨情緒將曠日持久,而使貴國蒙害匪淺。」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也和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法國著名左翼作家羅曼·羅蘭聯合發表宣言,籲請各國人民自動組織抵制日貨運動,勿與日本合作,「直至日本軍隊完全退出中國,並放棄侵略政策為止」。此外,德國駐滬總領事和在滬德國商會、印度國民大會、朝鮮民族革命黨等國也紛紛聲明表示支持中國的淞滬抗戰。 蘇聯政府和人民對淞滬抗戰也給予了熱誠的支持,這主要表現在1937年8月21日中蘇簽署了《中蘇互不侵犯條約》,這表明中蘇兩國在反對日本侵略方面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對於日軍的囂張氣焰不失為一沉重打擊。另外,蘇聯還派出空軍直接參加中國的抗戰,並提供了大批武器裝備。隨着抗戰的繼續,這種友誼就更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