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上海話是主要分布於上海的語言,吳語方言,屬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歷史上的上海對外移民風潮,使得上海話的影響範圍不斷擴大,如在香港、台灣以及美國、日本澳洲等國家(地區),上海話亦有一些使用者[1]

隨着遷入上海的非江浙移民大量增加以及上海話近數十年在學校、電視廣播等受到的諸多限制,導致相當一部分上海人的上海話水平下降,乃至與上海話息息相關的本地文化逐漸流失。

歷史

上海話屬於吳語太湖片。

上海舊屬松江府,曾隸屬嘉興轄下,語言以嘉興話為主。松江府成立後,松江地區方言在嘉興話的基礎上獨立發展,形成吳語中發展相對滯後的松江話。根據《松江府志》記載:明代是「府城視上海為輕,視嘉興為重」。而到清朝則是「府城視上海為輕,視蘇州為重」。蘇州話因其權威性和豐富的文學形式(吳語小說、傳奇、彈詞和民歌等)對上海話也有過重要影響[2]

上海開埠後移民大量湧入,各路移民的語言對上海話造成了一番影響,尤以寧波話為重。因為寧波移民較多,現在上海話的第一人稱複數「阿拉」即來自寧波話。這樣,形成以上海本地話(松江話)為主,多種吳語方言(蘇州話、寧波話為主)的共存、混雜和融合的新上海話。新上海話繼承了老上海話的基本特色,融合了北部吳語的主流特徵,一躍成為太湖片吳語區發展最快的分支,也替代傳統的蘇州話成為最有影響力的吳語方言,並與蘇州話一起成為當代吳語的代表方言。

人口遷移是造成上海話語音簡化並成為各地吳語「最大公約數」和代表音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其他吳語使用者易於理解上海話的語音、詞彙和語法結構。所以上海話有成為吳語起碼是北吳語地區的通用語的基礎和趨勢,曾經在70年代前後成為長三角地區通用語。目前由於推廣普通話,上海話在吳語區的影響力有所降低,普通話取代了地方語言的作為主要的溝通工具。

口音分區

廣義的上海話是指吳語太湖片上海小片的各吳語口音之和。依照古調類在今各口音中的分化情況,可分為市區、崇明、練塘、松江、嘉定五個口音分區。上海方言的分區與長江、古松江、古泖河水系的分布和走向,以及上海地區的歷史行政區劃的隸屬關係密切。如崇明口音同其他江南4口音依長江劃界,明代以前,崇明地區歸江北揚州路管轄,海門、啟東與其關係密切,因此今崇明方言區特點較長江南岸各區更近于海門話和啟東話。

市區方言區

市區口音即指狹義的「上海話」(也是通常所指的「上海話」),主要分布範圍限於浦西市區,包括黃浦、徐匯、長寧、靜安、普陀、虹口、楊浦共7區,另市郊寶山、南匯、奉賢、崇明4區內15個市屬農場也使用市區方言。

上海話內部可分為老、中、新三派。老派上海話為部分1920年前後出生、土生土長的老者使用,以舊上海縣城(大致位置在原南市區)的口音為代表,老上海稱之為「城裡閒話」,與城西徐家匯一帶的「浦西閒話」、黃浦江以東的「浦東閒話」,以及原市區北部虹口一帶的「虹口閒話」均略有區別。現行概念中的上海話實際包括市區中派和新派口音。中派上海話為1940年-1965年前後出生的上海本地居民所操的口音,常兼具老派與中派特徵。新派口音的使用者年齡一般在50歲以下。一般「中派上海話」較多被視為「正宗上海話」,上海人民廣播電台放送口音亦採用該口音。

視頻

上海話 相關視頻

上海話基本用語
弄堂里潘虹的上海話 上海人聽了都覺得親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