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是民國時期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財政人民委員會的銀行管理機構。
歷史沿革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在1932年2月1日於江西省瑞金市葉坪成立。1935年10月,銀行隨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同年11月根據中共中央指示,與原陝甘晉銀行合併,將銀行名稱改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西北分行」(簡稱西北分行),時任中央財政部長的林伯渠兼任行長曹菊如任副行長,行址初設在瓦窯堡。1936年7月,隨中共中央遷至保安;1937年1月,再遷至延安。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同年10月銀行西北分行改名為「陝甘寧邊區銀行」(簡稱「邊區銀行」),總行設在延安。至此,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在名義上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中國人民銀行於2002年撥出專款,按原貌異地修復國家銀行沙洲壩新屋家舊址,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史陳列館。[1]
簡介
資本由國庫於預算中撥給,啟動資金僅20萬大洋。行址就設在江西瑞金葉坪村一幢三室二廳的普通農家小屋。
第一任行長為毛澤民。其業務包括分行、支行、兌換處等。辦理抵押、貸款、存款、票據買賣貼現、匯兌、發行鈔票、代理國家金庫,另外還發行革命公債及經濟建設公債。還有一項代理國家金庫的特殊使命。每逢部隊有重大作戰行動,國家銀行都要派人一手拿算盤,一手拿槍,深入前線接收、押運戰利品,籌集軍費和戰備物資。
成立與運作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成立之初,蘇區各地並行流通的貨幣五花八門,單是各級蘇維埃政府發行的紙幣就多達150多種,還有布鈔10餘種。如有江西工農銀行的銅元券、閩西工農銀行的銀元券、光洋、國民黨的紙幣,甚至還有清朝的銅板。金融市場雜亂無章,嚴重阻礙了商品流通和經濟正常運行,統一貨幣、統一財政刻不容緩。 1931年11月,在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毛澤民受命籌建國家銀行,籌劃印刷、發行國家貨幣,但臨時中央政府既不提供場地,也不配備設施,只給了他五個編制。毛澤民知難而進,經過精挑細選確定了出納、會計、記賬和勤務等職員,隨後又在葉坪村謝氏宗祠附近租借了一幢簡易民房,幾張桌子、幾把算盤一擺,國家銀行開始運轉。
與此同時,中央造幣廠也在原江西省蘇維埃政府造幣廠的基礎上擴建成立,人員、機器陸續到位。行長毛澤民,會計科科長曹菊如,業務科科長賴永烈,總務科科長莫均濤,會計錢希均。 1932年3月下旬,紅一和紅五軍團組成的東路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克漳州城。毛澤民也率領沒收徵集委員會隨軍來到漳州。這次籌得的100萬元現款,成為國家銀行的第一筆大額資金。漳州距離廈門僅50多公里,紅軍占領漳州期間,銀行從廈門採購回了一批貨幣印刷材料,蘇維埃貨幣發行得以順利展開。 1932年6月和10月,國家銀行分二期發行「革命戰爭公債」共180萬元,次年又發行「經濟建設公債」300萬元,並從中拿出20萬元設立儲蓄基金,廣泛吸納社會閒散資金,用於支持工礦生產,促進對外貿易。公債的發行,充裕了根據地的財政收入,直接支援了反「圍剿」的革命戰爭,而且增加了生產貸款額,支持了根據地進出口貿易。
根據蘇維埃國家銀行先後制定和頒布的《定期放款暫行規定》《定期抵押放款暫行規定》等相關規章制度,銀行的貸款發放對象涵蓋農業、工業、糧食調劑、合作社、對外貿易等各個方面,不僅發展了蘇區經濟,也打破敵人的經濟封鎖,活躍了蘇區經濟,改善了農工生活。 1932年7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首批國幣正式開印,半年內印製伍分、壹角、貳角、伍角和壹圓5種紙幣共65.61萬元。此外,他們還把各級蘇維埃政府保存和散落民間的金銀銅器集中起來,鑄造銅幣、銀幣和銀洋等硬通貨,充實國庫儲備,方便對外交易。國家銀行所發貨幣幣值穩定,準備金充足,宣傳解釋工作得力,很快就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信任,他們紛紛交出舊幣,兌換新幣,中央蘇區的貨幣和財政漸趨統一。
國家銀行和各分行所發行的紙幣都屬於兌現紙幣,這些紙幣可以與銀元、銀角自由兌換,例如蘇維埃國家銀行發行的一元券上面,就印有「憑票即付銀元一元」等字樣。 隨着業務擴大和職能逐步齊全,國家銀行總行機構於1932年冬天達到最大規模,行長之下設總務、業務兩處,總務處下設文書科、券務科和管理科,業務處下設會計科、營業科和出納科。在這期間,國家銀行分別在福建、江西設立分行,在福建白砂、南陽、江西瑞金等地設立兌換處4個,在各縣蘇維埃政府、各紅軍經理機關設立了數十個代兌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