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丹东,辽宁省地级市,地处辽宁省东南部,东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新义州市隔江相望,南临黄海,西界鞍山,西南与大连市毗邻,北与本溪市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23°22′至125°42′ ,北纬39°43′至41°09′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9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0公里,海岸线长126公里,总面积15222平方公里,人口234万人。下辖3个市辖区、1个自治县,2个县级市。
丹东是中国海岸线的北端起点,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东北亚经济圈与环渤海、黄海经济圈的重要交汇点,是一个以工业、商贸、港口、物流、旅游为主体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是国家级边境合作区、全国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海开放城市,拥有港口、铁路、公路、管道、机场5种类型10处口岸,1处中朝边民互市贸易区,是中国对朝贸易最大的口岸城市、国家特许经营赴朝旅游城市。是亚洲唯一一个同时拥有边境口岸、机场、高铁、河港、海港、高速公路的城市,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
丹东人均占有水量是辽宁省人均占有水量的4倍,森林覆盖率达65.32%,是支撑辽东半岛一把天然绿伞。已发现矿藏资源达64种,是中国的“硼都“。丹东地热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温泉疗养胜地,获评为”中国温泉之城“。丹东被誉为“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是国家卫生城市[1],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十大养老胜地之一
目录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丹东市位于东经123°22′至125°42′ ,北纬39°43′至41°09′,东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新义州市隔江相望,南临黄海,西界鞍山,西南与大连市毗邻,北与本溪市接壤。丹东地区东西最大横距19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0公里,总面积15222平方公里。
气候
丹东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湿润性季风型气候,年平均雨量多在800-1200毫米之间,是中国北方雨量最多的地区,降水2/3集中于夏季。
年平均气温南部在8-9℃,北部6-7℃,受季风影响,季节变化明显,四季分明,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温暖最湿润的地方。春秋季节是南、北风交替的季节。春季冷空气开始衰弱北退,暖空气北进;秋季则反之。
冬季时间最长,夏季次之,春秋过渡季节最短。丹东降水量较多,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区,占辽宁省降水量的70%,水源充足。年平均降水量为881.3-1087.5毫米,全年降水量的2/3集中在夏季,其中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是该区暴雨集中期。
水文
丹东地区江河密布,主要有鸭绿江水系、大洋河水系和沿海水系。全地区2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944条,其中流域面积超过4983平方公里的大江、大河4条,即鸭绿江、浑江、叆河、大洋河。
地形地貌
丹东地区是辽东山地丘陵的一部分,属长白山脉向西南延伸的支脉或余脉。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按高度和地形特征,可划分为北部中低山区、南部丘陵区、南缘沿海平原区3类规模较大的地貌单元。其中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局部还有阶地、盆地、台地等小型地貌单元。
丹东市属丘陵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占72.4%,平原谷地面积占14.6%,水域占8.7%,其他占4.3%。自然概貌可概括为"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宽甸和凤城北部地势最高 ,平均海拔500米左右,有千米以上山峰14座,最高峰花脖山,海拔1336.1米;凤城中南部以及东港北部平均海拔300米—500米,丹东市城市区和东港中南部地势最低,海拔多在20米以上,最低处海拔在2米以下。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丹东是辽宁省矿产资源大市,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种多,分布广,储量丰富。现发现矿产63种,已开发利用的45种。已基本探明储量的矿产地712处,其中大型矿床16处,中型矿床27处,小型矿床及矿化点669处。主要金属矿产有金、铅、锌、铜等,主要非金属矿产有硼、菱镁、大理石、红柱石、高岭土等。其中,硼矿探明储量达3亿多吨,占中国固体硼矿储量的80%左右;菱镁矿远景储量和开采量在国内都占有重要地位;高岭土、大理石、红柱石等矿储量丰富。
硼矿是全国的优势矿产,保有B2O3储量占全省的97.3%,占全国的56.4%。金、银、铅锌、水镁石、饰面石材等五种矿产是辽宁省的优势矿产,金和水镁石的储量和开采量占辽宁省首位。
植物资源
丹东地区林业资源丰富,是辽宁省重要林业基地之一。森林主要分布在该区北部。丹东的森林处于长白山和华北两大植物群落的过度带上,两大植物群落的木本植物交替混生。长白植物群落的木本植物代表种有红松、沙松、紫杉、蒙古柞,华北植物群落的木本植物代表种有赤松、油松、麻栎、辽东栎、板栗、臭椿等。
这些森林木本植物群落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逐渐由红松柞木林逆演变为柞木杂木林,形成天然次生林。林木类型多为纯柞林或与桦、山杨、色树、榆树、花曲柳等混生阔叶杂木林型。全境森林覆盖率达65.3%,木材蓄积量3500万立米,居辽宁省首位,是辽宁东南部的天然屏障,丹东市的野生植物种类众多,分布很广,是国际市场的畅销商品。
据统计,丹东市有林地面积1397万亩,其中用材林818万亩,经济林421万亩,防护林102万亩,薪炭林47万亩。在有林面积中,人工林面积166万亩,天然林面积810万亩。按权属分,国有林64万亩,集体林855万亩,个人林52万亩。丹东市活立木蓄积量为5869.4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5.3%。
水资源
丹东市河流众多,总经流量93.6亿立方米,丹东市水资源总是达90.3亿立米,取水量8.6亿立方米;水质优良,水的总硬度,PH值,生物原生质和透明度都优于国际标准;人均占有水量3968立方米,是辽宁省人均占有水量的4倍,人均水量是全国人均水量的1.5倍,为发展工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丹东地区水资源充沛,水质优良,位居辽宁省之首。该地区不仅有充足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而且还有丰富的地热温泉和矿泉水资源。
丹东地区的主要水源为鸭绿江与瑗河,不仅水量充沛,且天然水质优良,属于重碳酸盐及碳酸盐的中性水,PH值为7.5左右,水质硬度低,年平均总硬度小于50毫克/升,氯化物含量一般在50毫克/升以下。除鸭绿江接近入海口处由于受海潮顶托影响。氯化物含量达300-400毫克/升,年平均氯离子总量为100-200毫克/升。
此外,生物原生质含量、透明度等指标适中,是发展造纸、食品、纺织等工业及生活用水的理想水源。全地区地下水除东港市丹大(丹东至大连)公路以南沿海一带受海水倒灌影响,矿化度大于1克/升外,其他地区的地下水均属于重碳酸钙钠型,为优质淡水。
海洋资源
丹东市江海岸线长328.9公里,其中海岸线长93.3公里,(不含岛屿线长32.5公里)。海洋国土面积3,500平方公里(525万亩),10米等深线以内海域180万亩,潮间带滩涂面积36.3万亩,潮间带以上可供养虾12万亩,种植芦苇面积27万亩。丹东市江岸线长235.6公里,境内大小河流1,600多条。
动物资源
1、海洋生物资源 丹东沿海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可分为游泳生物、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三大类。沿海的游泳生物主要有脊椎动物鱼类82种,甲壳动物虾类19种,软体动物贝类41种和藻类2种。已发现近海鱼类有黄花鱼、鲅鱼、台巴鱼、同乐鱼、带鱼、牙片鱼;甲壳类有中国对虾、脊尾白虾、鹰爪糙虾、中国毛虾;底栖软体动物有托氏昌螺、扁玉螺、宽玉螺、脉红螺、香螺、李氏笋螺、泥螺、毛蚶、魁蚶、泥蚶、紫贻贝、密鳞牡蛎、长牡蛎、近江牡蛎、褶牡蛎、日本镜蛤、文蛤、青蛤、蛤仔、四角蛤蜊、中国蛤蜊、大竹蛏、长竹蛏、短蛸、长蛸、金乌贼、日本枪马贼。这些水产品是丹东沿海常见的枉息范围广、生长较快、品质上乘的海水生物资源。
2、淡水生物资源 丹东全地区淡水鱼类有70余种,其中鲤鱼、鲢鱼、草鱼、鳙鱼四大家鱼是主要养殖品种。搭配品种有鲫鱼、重唇鱼、池沼公鱼、团头鲂等。
人口
人口
2016年末,丹东市总人口237.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7.2万人。总人口中,男性人口119.1万人,女性人口118.8万人;男女人口比例100.3:100。全年迁入人口0.66万人,迁出人口0.92万人,人口出生率7.48‰,死亡率7.63‰,人口自然增长率-0.15‰。
民族
丹东市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有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等40个民族,除汉族外的少数民族中,满族人口最多,主要集中在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的镇(乡)和东港市的合隆满族镇;蒙古族主要集中在凤城的大堡蒙古族镇;回族主要居住在丹东市城市区和各县(市)城镇;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丹东市城市区,宽甸满族自治县沿鸭绿江地区和凤城、东港两市农村;锡伯族主要集中在凤城市西南部,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