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陽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伯陽鎮隸屬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地處麥積區中部,東與元龍鎮接壤,南與黨川鎮毗鄰,西靠馬跑泉鎮,北接清水縣草川鋪鄉,區域面積109.39平方千米,2018年,戶籍人口25264人。
西魏,伯陽縣設於境內。隋,改秦縣。唐代,撤銷。民國元年(1912年)後,屬第二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分為伯陽鎮和柏林鎮。1954年,再分設東坪鄉和鞏坪鄉。1961年,設伯陽、石門2公社。1983年12月,撤銷公社,成立伯陽鄉。2002年,撤鄉建伯陽鎮。 截至2020年6月,伯陽鎮下轄2個社區和19個行政村。
2018年,伯陽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1]
歷史沿革
西魏,伯陽縣設於境內。
隋,改秦縣。
唐代,撤銷。
民國元年(1912年)後,屬第二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設伯陽南鄉。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分為伯陽鎮和柏林鎮。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又合為伯陽鎮,今清水縣草川鋪鄉南部當時屬伯陽鎮轄區。
1950年,分設為伯陽鎮、柏林鄉、東坪鄉。
1951年,伯陽鎮改鄉,並分置石門鄉。
1954年,再分設東坪鄉和鞏坪鄉。
1955年,設為伯陽、東坪、石門3鄉。
1956年,東坪並伯陽,石門並元龍。
1958年9月,伯陽併入馬跑泉公社。
1960年,改歸葡萄園公社。
1961年,設伯陽、石門2公社。
1968年,石門北部並元龍,南部並伯陽。
1983年12月,撤銷公社,成立伯陽鄉。
2002年,撤鄉建伯陽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伯陽鎮轄伯陽、復興、虎頭、保安、興仁、南集、半坡、西坪、下坪、曹石、花南、木灣、馬現、韓河、高坪、鞏坪、王坪、紅崖、石門、范河、南河21個行政村;下設85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伯陽鎮下轄2個社區和19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伯陽村。[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伯陽鎮,地處麥積區中部,東與元龍鎮接壤,南與黨川鎮毗鄰,西靠馬跑泉鎮,北接清水縣草川鋪鄉,區域面積109.3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伯陽鎮地處渭河和隴海鐵路以南,地勢略為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地形為淺山區,境內最高峰花兒山位於進家山,海拔2234米;最低點位於伯陽村河灘處,海拔1053米。
氣候
伯陽鎮屬溫帶半濕潤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0.6℃,1月平均氣溫-1.5℃,極端最低溫度-19.2°C (1991年12月28日),7月平均氣溫23.4℃,極端最高溫度35.3℃(1997年7月21日);生長期年平均277天,無霜期193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093小時,年平均降水量505毫米,極端年最大降雨量725.7毫米(2005年),極端年最少降雨量285.8毫米(1982年),降水集中在每年7~9月,7月最多。
水文
伯陽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流域面積32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一級河渭河1條,從花崖至保安流經境內興仁,長121千米,年均流量16.4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伯陽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低溫、霜凍、雷擊等;霜凍平均5年3遇,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0年4月10日,涉及境內所有村,農作物受災面積達1500件頃,經濟損失達1600萬元。
人口
2011年末,伯陽鎮轄區總人口2410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495人,城鎮化率10.3%,另有流動人口2095人。
2017年,伯陽鎮常住人口25060人。
2018年,伯陽鎮戶籍人口25264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伯陽鎮財政總收入246萬元,比上年增長5%,人均財政收入102.1元,比上年增長5%。
2011年末,伯陽鎮有郵政儲蓄、農村合作銀行2家銀行開設了分行,人壽保險公司1處;各類存款餘額9717萬元,比上年增長33.7%;各項貸款餘額3628萬元,比上年減少了19%。
農業
伯陽鎮有農業耕地面積5.1萬畝,人均2.1畝,2011年末,農業總產值11529萬元,農業增加值為8000萬元,比上年增長7%;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9523噸,人均395千克,其中小麥2000噸,玉米7123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等,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3000畝,產量2700噸,主要品種有白菜、蘿蔔、西紅柿、茄子、辣椒、大蔥、韭菜、菠菜、芹菜、香菜等,其中蘿蔔810噸,白菜675噸。
伯陽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4200頭,年末存欄2260頭;羊飼養量750隻,年末存欄620隻;家禽年飼養量8000羽,畜牧業總產值為98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8.5%。
2011年末,伯陽鎮累計造林2.7萬畝,林木覆蓋率22%;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1.9萬畝,產量2.5萬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桃、梨。
2011年末,伯陽鎮有小型農業機械410台;特色農產品有蘋果,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249元。
商業
2011年末,伯陽鎮有商業網點400個,職工85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4000萬元,比上年增長5%; 城鄉集貿市場1處,成交額3000萬元。
2018年,伯陽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4]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11年末,伯陽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7個,各類文化專業戶3戶,各類圖書室23個,藏書3.7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280餘人;柴家坪遺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另有武山廟、劉家祠堂、五陽觀、聖湫山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
2011年末,伯陽鎮有學校體育場2個,3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0%。
2011年末,有甘肅、陝西等60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村村通"和"戶戶通"電視用戶6027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9%。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伯陽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240人,專任教師14人;小學21所,在校學生2020人,專任教師19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學生1062人,專任教師8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54萬元,比上年增長25%,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總支出比例為34%,比上年增長11%。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伯陽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6個;病床22張;固定資產總值34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72人,其中執業醫師44人,執業助理醫師24人,註冊護士4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4萬人次;農村安全飲水普及率98%,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1萬人,參合率97%。
社會保障
2011年,伯陽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07戶,人數1857人,支出180.5萬元,比上年增長11%;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0人,支出21.7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40人次,支出71萬元,比上年增長5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1萬元,比上年增長10%。
郵政電信
2011年末,伯陽鎮有郵政局1個,投遞點21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0.9萬份、期刊0.2萬冊,業務收入70萬元;有電信服務網點5個;固定電話用戶135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23%;移動電話用戶0.7萬戶,移動電話普及率29%;互聯網用戶36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862萬元。[5]
交通
伯陽鎮境內有310國道過境,境內長15千米,鄉級公路2條,總長16.8千米;日發送客運汽車15班次,日客容量225餘人次。
2011年末,伯陽鎮鎮區道路總長度12千米;橋樑4座,總長度0.2千米;鎮區開通公交汽車線路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