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何桂山[1],名寶慶,中國戲曲演員。
為何喜福的第九子,故人稱「何九」。他的嗓音渾厚嘹亮,唱腔古樸簡潔,功架凝重沉穩。他所扮演的鍾馗的「二十四式門神架子」、魯智深的「十八羅漢式」舞姿極富造型美,被譽為「昆淨第一」。
基本信息
- 中文名:何桂山
- 別名:何九
- 國 籍:中國
- 代表作品:打龍袍
- 主要弟子:劉永春、唐永常
藝術經歷
他先拜花臉演員劉大頭為師,後又拜汪正士為師。搭入三慶班後,經常與程長庚配戲。後入春台班。
代表劇目
![]() |
他能戲很多,如銅錘戲《遇皇后》《打龍袍》《雙包案》《大回朝》《御果園》《白良關》等。架子花臉戲《黃一刀》《太行山》《龍虎鬥》《五鬼鬧判》,都很擅長。崑曲戲以《功宴》《北詐》《鍾馗嫁妹》《醉打山門》《冥勘》等戲最為出色。
主要弟子
活動年表
1879年9月4日,光緒五年(己卯)七月十八日:三慶班應史家胡同仁和王文恰公夒石宅堂會
農曆七月十八、十九兩日,三慶班應史家胡同仁和王文恰公夒石宅堂會,並外串四喜班。
主要劇目
《伏虎》(程長庚)《文昭關》(程長庚)
《八大錘》(徐小香,楊月樓,黃潤甫)
《梳妝擲戟》(徐小香,朱蓮芬)
《遊園驚夢》(徐小香,朱蓮芬)
《四思凡帶下山》(朱蓮芬,沈芷秋,孫彩珠,陳蘭仙,楊明玉)
![]() |
《群英會》(楊月樓,盧勝奎,徐小香,錢寶峰,孫二官)
《活捉三郎》(楊明玉,朱蓮芬)
《雙包案》(初連奎,何桂山)
《伐東吳》(譚金福)
《一門忠烈》(譚金福)
《定軍山》(譚金福)
《巧連環》(德子傑,李順亭)
《捉放曹》(盧勝奎,何桂山,劉桂慶)
《玉玲瓏》(蔣長福,小二哥)
《鎮潭州》(李小珍,殷德瑞)
《陽平關》(遲定兒,黃潤甫,李順亭,張三元)
《狀元譜》(小叫天,孫二官,陸杏林)
《雙泗洲》(李小珍,李小玉,張芷芳,朱小元)
《祭江》(陸小芬)
《闖山》(宋福壽,劉趕三)
《相梁刺梁》(楊明玉,朱蓮芬,葉中定)
《大小騙》(楊明玉,宋趕升)
《探母》(楊月樓,陳德霖,陸小芬)
《北詐》(何桂山)
《截江》(遲定兒,孔元福)
《御碑亭》(小叫天,趙寶芬,李小珍,陳德霖)
《桑園寄子》(盧勝奎,陳德霖)
《金山寺》(陳德霖,李六兒,李七兒,錢金福,李殿甲)
《雲台觀》(盧勝奎)
《戲目蓮》(陳德霖,陸杏林)
外串四喜班主要劇目
《千里駒》(陳蘭仙,曹春山,葉中定,姚增祿,王阿巧)
全本《梅玉配》(梅巧玲,夏福寶,范春桂,鮑福山,吳連奎)
《探親》(劉趕三,梅巧玲)
《孝感天》(余紫雲,李硯儂)
1914年10月19日,農曆甲寅年九月初一日:1914年10月19日文明園演出
本日譚鑫培、何桂山、李秀峰在文明園合作《罵曹》。
藝術評價
何桂山的嗓音洪亮,如黃鐘大呂,具有早期京劇唱法樸實渾厚的特色。唱腔古樸簡潔,功架凝重沉穩。他運用丹田之氣,中鋒嗓音,實大聲宏。他一生不尚花腔,尤其反對用鼻音。他不論唱皮黃還是崑曲,都講求滿宮滿調,一字不苟。如他唱《龍虎鬥》的嗩吶腔,以寬音炸音蓋着嗩吶。他的念白能聲震全場。
何桂山擅演的崑曲戲,都是舞蹈身段繁多的戲。如在《火判》中有各種舞蹈姿勢和噴火特技;在《嫁妹》中有「二十四式門神架子」;在《醉打山門》中,醉後練拳的表演有「十八羅漢」的各種姿勢……他演來都是嫵媚多姿,神采奕奕。何桂山的扮相偉岸雄渾,臉譜簡單大方,突出人物內涵。如他勾鍾馗臉,特別注重其「丑」且「文」,並有「恨意」,和他那種元氣淋漓的風格統一。員劉大頭為師,後又拜汪正士為師。搭入三慶班後,經常與程長庚配戲。後入春台班。[2]
視頻
參考文獻
- ↑ 何桂山名人簡歷網
- ↑ 【墨海雜談】戲曲著名代表人物之老生:何派——何桂山、金派——金少山湖北工程學院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