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科準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六科準繩 |
中文名;六科準繩 作者;王肯堂 出版時間;萬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 類別;醫書 |
《六科證治準繩》又名《證治準繩》或《'''六科準繩'''》,古代中醫學叢書。中國明代王肯堂撰。刊於1602年。全書共44卷,以列證最詳、論治最精而著稱。闡述臨床各科證治為主。[1]
簡介
<證治準繩>又名《六科證治準繩》或<六科準繩> ,王肯堂編撰。書成後,歷代均有刊本,主要有萬曆初刻本、四庫全書本、圖書集成本;1957年上海科技出版社鉛印本等17種。 全書共44卷。《雜病證治準繩》卷1~6專論內科雜病,分諸中、諸傷、寒熱、諸氣、諸嘔逆、諸血、諸痛、痿痹、諸風、神志、雜門、大小腑等12門,131種病證,卷7~8為七竅門,包括五官、咽喉、毛髮、筋骨、皮膚、蠱蟲等19種病證。各門前有總論,後按病證分述,不載方藥。各證下再詳列不同病症,辨證精細,分析入微,《雜病證治類方》按《雜病證治準繩》而分類列方。
《傷寒證治準繩》8卷。卷1為傷寒總例,卷2~7為六經病證、合病、壞病、狐惑、百合病、瘥後諸病、陰陽易、春溫、夏署、秋瘧等,以及婦人、小兒傷寒。論述以<傷寒論>方論為主,廣集各家治法,並註明出處。
《瘍醫證治準繩》又名《瘍科證治準繩》,6卷。卷1~5專論外科病證,卷6為損傷,對人體骨骼解剖敘述最詳,頗為正確。
《幼科證治準繩》宗錢乙按五臟分證編次。卷1為初生門,首載證治通論,次敘初生胎疾。卷2肝部,含驚搐、癇、中風、眼目、淋、疝、咽喉等。卷3~6為心部,包括發熱、心痛、煩操、舌、失血、語遲、瘡瘍等,又着重論述痘疹。卷7~8為脾部,含不乳食、吐瀉、痢、疳、痞、黃疸等。卷9為肺、腎部,內容有咳嗽、喘、悲哭、龜胸、脫肛、囪陷、五遲、五軟等。列證詳備,有論有方。 《女科證治準繩》取自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卷1為治法通論,列通治婦人諸疾方,次為調經門;卷2~3為雜證門;卷4~5為胎前門;卷6為產後門。各門又分病證論述,每證有論有方,所引資料,皆有出處,本書為明代婦產科學的代表作。
《證治準繩》收羅廣博,編輯嚴謹,持論平正,是十七世紀流傳最廣的醫學著作之一。批12卷本,有咸豐十年(1860)海寧許楣刊本、光緒十九年(1893)圖書集成印書局鉛印本等20多種。1956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本為通行本。
內容
全書初刻共4卷。卷1以歌訣加注開章,概括闡述外科疾患的病因、病機、診斷、治療等,次敘外科常用方16首。再繪瘡瘍部位、形狀圖30多幅,以「癰疽諸證瘡名十律」終篇,卷2~4,分論外科常見病120多種,每病述病機、症象、治法,並示驗案,末載方藥,本書內容豐富,論證詳明,選方精當,附圖明了,歌訣易記,是外科學中出色的著作。
參考來源
參考資料
- ↑ 中醫古籍《六科證治準繩》|王肯堂|刻本,網易訂閱 , 2022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