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刘世锦 | |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 |
出生 |
1955年1月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科研工作者 |
刘世锦,男,1955年1月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1982年2月毕业于西北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2]。
刘世锦长期致力于经济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主要涉及企业改革、经济制度变迁等领域,曾多次获得全国性学术奖励[3],包括第四届孙冶方经济科学优秀论文奖[4]。曾获得中国企业改革优秀论文奖、中国发展研究一等奖等[5] 。
目录
人物履历
1972年12月-1978年2月,西安市新城区交通局工人、干部。
1978年3月-1982年2月,西北大学经济系本科学习,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优秀调研报告奖等,其中:1986年获陕西省中国西部发展优秀论文奖;1991年获中国企业改革优秀论文奖。
1982年3月至1986年10月,在西北大学经济系(后为经济管理学院)工作,任讲师、教研室主任。 (其间:1984年9月-1986年9月,西北大学经济系攻读硕士学位)
1986年11月-1989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89年11月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1989年12月—1994年3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作,任副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
1994年4月起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曾任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宏观调节研究部副部长、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
2015年7月2日,免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职务。
2016年5月起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深圳研究生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
2018年3月,任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
研究成果
长期以来致力于经济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主要涉及企业改革、经济制度变迁、
宏观经济政策、产业发展与政策等领域。
先后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研究》、《改革》、《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及其他文章二百余篇,独著、合著、主编学术著作10余部,撰写一系列内部研究报告。
曾多次获得全国性学术奖励,包括第四届孙冶方经济科学优秀论文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论文奖,中国发展研究一等奖等。
社会兼职
目前兼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常务理事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产业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工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改革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等。兼任若干城市、企业的顾问和若干大学的兼职教授。长期以来致力于经济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主要涉及企业改革、经济制度变迁、宏观经济政策、产业发展与政策等领域。先后在一些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及其他文章二百余篇,独著、合著、主编学术著作10余部。撰写一系列内部研究报告。
人物著作
(独著、合著、主编)
《后来居上:中国工业发展新时期展望》,中信出版社,1991年
《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
《为什么能够起飞》,中国建筑出版社,1993年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
《企业股份制改造手册》,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年
《现代企业制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企业改革中的资产重组: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5年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报告》1997年、1998年度,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1998年
《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年
《宏观思考》,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
《“十五”产业发展思路》,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
《资本市场新论》,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年
《中国产业发展跟踪研究报告》2000年至2002年,华夏出版社等,2000、2001、2002年
学术论文及其他文章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调查《东方早报·上海经济评论周刊》2013年12月10日
中国将进中速增长期 政策主基调是托底 《经济观察报》2013年08月09日
住房投资峰值在2015年 《经济观察报》2013年06月28日
宏观政策主基调为“托底”而非“推高” 《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06月29日
中国经济寻找新的动力和平衡 《北京日报》2013年06月24日
中国经济上台阶有赖于精耕细作 《中国发展观察》2013年第4期
当前与2009年经济走势判断和政策选择 《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12期
稳定宏观政策 巩固经济自主增长的基础——2002—2003年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13日
明年GDP增长率有望持续走高:2002~2003年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中国证券报》2002年12月6日理论版
中速增长阶段需重视供给政策 《中国投资》2012年第5期
加快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机制转换 《人民日报》2012年08月22日
刘世锦 | |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世锦 |
我国增长阶段转换与发展方式转型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2012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及全年展望 《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07月27日
目前房地产市场处在一种胶着状态 《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07月19日
关于我国经济增长阶段性特征的认识 《北京日报》2012年07月17日
观察中国增长三维度 《财经》2012年第2期
对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认识仍有待深入 《北京日报》2012年05月21日
为什么中国“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会成为一个问题 《求是》2011年第11期
中国汽车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 《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04月05日
本轮市场共振是“余震”还是“预震”——对美债危机前景的判断及应对策略《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第10期
应对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带来的挑战 《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11月18日
如何正确认识在中国发展中国家身份上的争议 《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第7期
美债危机及其影响 《经济日报》2011年10月31日
世界经济“双轨增长” 总量政策以稳为主 《经济参考报》2011年09月26日
增长速度下台阶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5期
加快中高级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进程 《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01月26日
“十二五”应加快中高级生产要素市场化 《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01月15日
深圳应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引领全国 《深圳特区报》2010年09月26日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读《七个“怎么看”》 《光明日报》2010年07月23日
抓住碳革命 《三联竞争力》2010年第2期
新兴产业的两大战略性方向 《浙商》2010年第1期
十二五应以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为主线 《经济参考报》2010年02月24日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经济更长一个时期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日报》2010年02月01日
“十二五”规划战略选择 《财经国家周刊》2010年01月26日
促进经济更长一个时期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日报》2010年01月18日
建立全球减排责任体系 推动排放权交易 《金融时报》2009年12月23日
中国经济要为进入中低速增长做好准备 《经济参考报》2009年11月17日
明年宏观调控可采取增长和物价“双稳”方针 《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11月04日
应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减排责任体系 首届曹妃甸论坛第二次全体会议
着眼长远,促进中国经济更长一个时期平稳较快发展 《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第10期
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与政策建议 《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第8期
政府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关系 《经济参考报》2009年06月03日
外资汽车企业总体上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05月08日
政府审批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关系 中国经济新闻网 2009年06月03日
轿车是否应该进入中国家庭? 《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04月27日
中国汽车产业30年发展中的争论和重要经验 《管理世界》2008年第12期
放宽准入以释内需 《财经》2008年第12期
“幸福江阴”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 《经济日报》2008年9月22日
立足基本面,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中国投资》2008年第9期
异地分散就业转型是灾民安置重要途径 中国灾备管理战略国际研讨会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认识和政策问题 《前线》2008年第02期
资源环境压力的实质是什么 《浙江日报》2008年2月18日
我国目前工业化问题研究成果 《工业化蓝皮书》发布暨中国工业化进程研讨会
增长模式转型:我们需要转变什么 《新华文摘》2006年第22期
关注“稳中趋降”的可能性和影响 《中国证券报》2007年1月6日
对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回答 《湖北日报》 2006年11月01日
国有车企创新亟待解决四大问题 《中国汽车报》 2006年11月10日
如何理解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中国经济报告》2006年第4期
走出一条重工业发展的新路子 《北京日报》2006年10月9日
增长模式转型与发展战略选择 《南方日报》2006年09月11日
新型工业化“不是什么” 《新华文摘》2006年第5期
中国的“新型工业化”新在何处 《上海证券报 》2006年3月13日
积极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面临的转型压力与有利条件 《中国发展观察》2006年第1期
中国寻求自主创新路 《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第11期
缓解资源约束价格应起作用 《光明日报》2005年11月14日
支付改革成本 推动企业转制 《管理世界》2005年第8期
刘世锦 | |
---|---|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 |
产业集群要及时转型 《经济参考报》2005年7月9日
垄断改革首先不在放松管制 《新经济导刊》 第84期
支付改革成本,推动企业转制:思路和初步方案 《沈阳工作与研究》2004年12月
垄断性行业改革如何深入 《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垄断性行业的改革如何深入 《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1月28日
新一轮经济增长对西部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1月18日
我国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1期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与新工业体系重构 《工业经济》2004年第8期
汽车业盈利趋降 钢铁业增势渐缓 《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07月04日
中国汽车业可能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06月14日
提高四行业项目资本金比例 严控固定投资增长 中国网 2012年05月08日
煤炭价格今后会走稳走平 《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04月27日
如何选择中国的发展模式?—用新发展观统筹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矛盾《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04月27日
“以人为本”,是改革发展指导思想上的一次新的思想解放《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03月15日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近期改革重点 《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2期
产业增长格局有望维持 《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01月07日
东北国企改革 政府“花钱买机制” 《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12月05日
振兴东北:解决老问题需要新战略 《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12月01日
中国外贸如何跟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中国对外贸易》2003年9期
一项重大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人民网 2003年10月31日
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工业化 《经济参考报》2003年10月29日
重新认识工业化 《经济日报》 2003年10月27日
中国正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 《上海证券报》2003年10月28日
格林柯尔的三条经验 《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10月14日
市场经济需要破旧立新 《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09月11日
市场反映实体经济增长 《经济日报》2003年07月16日
剖析两类重复建设 《经济日报》2003年07月07日
正确看待和解决增长中的问题 《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06月30日
新一轮经济增长的若干重要特征 《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06月26日
新的较快增长周期何以出现 《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06月25日
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05月20日
物价适度上涨 有利经济发展 《经济日报》2003年04月18日
纪敏:连续性和稳定性是货币政策主基调 中国网 2003年04月04日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发展形态密切相关 《经济日报》2003年03月31日
中国已出现高增长产业群 《经济参考报》2003年03月28日
汽车业将成经济拉动主力军 《证券日报》2003年01月23日
中国将成为汽车最大消费国和最大生产国 《北京日报》2002年11月07日
当前经济运行的特点与走势 《经济日报》2003年01月13日
2002-2003年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 《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01月06日
2002~2003年经济形势与政策建议 《中国证券报》2002年12月06日
走近十六大:中国经济未来持续高增长可期 中国新闻社2002年11月01日
加快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力 《经济日报》2002年10月28日
高增长行业将领飞中国经济 《经济参考报》 2002年10月23日
我国经济增长发生结构性转变 《经济参考报》2002年09月25日
刘世锦 | |
---|---|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 |
汽车业三大预言:中国将成最大生产、消费国 《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9月19日
汽车产业的两个重要认识问题 《管理世界》2002年第8期
中国汽车产业开放中确立大国竞争优势 《管理世界》2002年第8期
汽车产业后起国家发展模式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管理世界》2002年第8期
中国汽车产业为什么竞争力不足 《管理世界》2002年第8期
北京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结构提升 《科技潮》2002年第8期
北京城市发展战略的反思 《科技潮》2002年第8期
国内汽车业重组变局 《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7月12日
汽车产业全球化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 《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6期
汽车产业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分析 《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6期
汽车产业全球化的两大特征 《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6期
以结构调整带动扩大内需 《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发挥“特大型国家”的竞争优势 《经济参考报》2001年第144期
放开市场 管住政府—正确认识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重复建设”问题《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8月23日
相关信息
刘世锦:注重改革导向的供给政策
刘世锦认为,物价的压力暂时减缓,全年可以控制在4%以下。但农产品(000061)涨价和国际油价上涨的压力仍然存在,未来物价走势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均将面临比较明显的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
对于宏观调控,刘世锦表示,货币政策在前期比较紧的基础上可以有所松动,比如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不能期望再一次为保增长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方面,结构性减税的空间确实有,但是不能高估。除了需求政策,未来要更加重视以改革为导向的供给政策。
刘世锦认为,未来应以价格、投资“双放开”为重点,推动基础部门的改革。这种改革在增加供给的同时创造投资需求。此外,通过加强竞争降低成本,缓解要素价格上升的压力。首先是电力行业,价格不顺导致电力开工和投资不足,未来一方面要理顺价格,另一方面要在发电等环节引入市场竞争;其次是铁路行业,要放开市场准入,以合适的项目来吸引投资者,同时铁路系统的改革也应该提上议事日程;第三是石油行业,要逐步放开原油进口,实现竞争性的定价。除此之外,金融领域还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刘世锦:合资企业创新也属自主创新
北京国际车展的“自主品牌”热引起了人们对何谓“自主创新”的讨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近日表示,合资企业的创新也应该属于自主创新。这样可以鼓励外资向中国合资公司引进新技术。
近日举办的北京国际汽车展期间,除了北京国产奔驰E级轿车和国产克莱斯勒300C外,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其自主研发的新型越野车“ 勇士”国产化车型。但对于“勇士”是否属于自主创新的争论,却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我个人认为,在中国本土注册经营的企业进行的创新活动均属于自主创新。”刘世锦强调,虽然这些企业有外方股东,但法人还是在中国注册,其产值、就业、税收均被视为中国所有。如果不将其研发纳入中国,显然不合逻辑。
刘世锦表示,已经有一些外方原打算引进新技术至中国,但听到中国自主创新的争议后,外方选择了暂时观望。由于争议引起的这种现象,显然有违政府鼓励自主创新的初衷。
刘世锦认为自主创新模式有4种。其一,国内品牌企业独立的自主创新之路,如奇瑞汽车。其二,先借助国外能力开发新产品,但有产权无知识;然后逐步学习,建立自己的研发能力。如华晨汽车。其三,企业与外方先有大的合资或合作,通过引进和消化形成自我主导的研发机制。如上汽集团、一汽集团、长安集团。其四,是合资品牌的自主创新,引进国外技术后,借助跨国公司全球平台的基础上做适应性改进,逐渐加大开发深度。如拥有4大品牌的上海通用。
人物荣誉
刘世锦曾多次获得全国性学术奖励,包括第四届孙冶方经济科学优秀论文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论文奖,中国发展研究一等奖等。
1986年,刘世锦获陕西省中国西部发展优秀论文奖[6] 。
1991年,刘世锦获中国企业改革优秀论文奖[7]。
视频
刘世锦:民企遇到的“名义上平等实际上不平等”的潜规则要解决2019-03-06
刘世锦:中国GDP去年新增量相当于一个澳大利亚,一个俄罗斯了2019年08月26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