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利尿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利尿酸

利尿酸,依他尼酸,一種化學物質,有高效利尿作用,其機制、電解質丟失情況、作用特點等均與呋塞米類似,但其設計卻與呋塞米不同。

基本信息

簡介

藥物說明: 片劑:每片25mg。 注射用依他尼酸鈉:每支含依他尼酸鈉25mg,甘露醇31.25mg。[1]

主要成分: 為對位不飽和酮取代的苯氧乙酸類化合物,在其苯環的2,3位引入氯原子或甲基可增強活性。

性狀特徵: 本品為白色結晶粉末,無臭,味微苦澀,mp.121~125℃,不溶於水,易溶於乙醇(1:3.5)和乙醇(1:1.6)。依他尼酸為中等強度酸,PKa=3.50.

化學性質:依他尼酸分子中具有α,β-不飽和酮結構,在水溶液中不穩定。加氫氧化鈉試液煮沸,支鏈上的亞甲基分解產生甲醛,與變色酸鈉在硫酸溶液中反應,呈深紫色。

功能主治

利尿作用及機制、電解質丟失情況、作用特點等均與呋塞米類似。口服後吸收迅速,30分鐘內出現作用,約2小時達最高峰,持續6~8小時;靜注後5~10分鐘開始利尿,1~2小時達高峰,持續約2小時。水腫病人服藥後第一天尿量可達4L以上,因此必須小心應用,隨時調整劑量,以免引起低鹽綜合徵、低氯血症和低鉀血症性鹼血症。臨床用於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腫、腎性水腫、肝硬化腹水、肝癌腹水、血吸蟲病腹水、腦水腫及其他水腫。[2]

用法用量

(1)口服:每次25mg,每日1~3次,如效果不顯,可略增加,但1日量不宜超過100mg,3~5日為一療程。(2)靜注(用其鈉鹽):每次25~50mg。偶需注射第二次時,應更換部位,以免發生血栓性靜脈炎。臨用前,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鹽水50ml稀釋後緩慢滴注或靜注,所配溶液在24小時內用畢,3~5天為一療程。

注意事項

(1)易引起電解質紊亂,需同時補充氯化鉀(每日3~4g);因排氯可引起重碳酸鹽的蓄積和代謝性鹼中毒,可用氯化物(如氯化精氨酸)調整。(2)由於本品利尿作用強大、迅速,故當達到利尿效果後,可採取間歇療法:以最小有效量隔日使用或用藥3~5天後停藥數日後再用,以免引起嚴重電解質紊亂。(3)按常量服用,雖然同時補充鉀鹽,仍可能出現口乾、乏力、肌肉痙攣、感覺異常、食慾減退、噁心、皮疹、頭痛、視力模糊等副作用。(4)本品可引起暫時性或永久性耳聾,不應與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合用。(5)本品亦能引起高尿酸血症、高血糖症。(6)靜注有發生胃腸出血傾向,偶有肝細胞損害、粒細胞缺乏、皮疹等。(7)肌注時不宜和普魯卡因青黴素、氯黴素等配伍,以免使本品失效。(8)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尿閉病人和嬰兒禁用本品。(9)應用時,應檢查血液(如血清內電解質、二氧化碳結合力等),如異常,應減量或停藥。

臨床研究

【功效主治】 1.水腫性疾病 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腎臟疾病(腎炎、腎病及各種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腎功能衰竭),尤其是應用其他利尿藥效果不佳時,應用本類藥物仍可能有效。與其他藥物合用治療急性肺水腫和急性腦水腫等。 2.高血壓 在高血壓的階梯療法中,不作為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首選藥物,但當噻嗪類藥物療效不佳,尤其當伴有腎功能不全或出現高血壓危象時,本類藥物尤為適用。 3.預防急性腎功能衰竭 用於各種原因導致腎臟血流灌注不足,例如失水、休克、中毒、麻醉意外以及循環功能不全等,在糾正血容量不足的同時及時應用,可減少急性腎小管壞死的機會。 4.高鉀血症及高鈣血症。 5.稀釋性低鈉血症 尤其是當血鈉濃度低於120mmol/L時。 6.抗利尿激素分泌過多症(SIADH)。 7.急性藥物毒物中毒 如巴比妥類藥物中毒等。 【化學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依他尼酸。其化學名稱為:[4-(2-亞甲基-1-氧代丁基)-2,3-二氯苯氧基]醋酸。

【藥理作用】 1 對水、電解質排泄的影響。①利尿作用,尿鈉、鉀、氯、磷和鎂等離子排泄增加,而對尿鈣排泄減少。本類藥物作用機制主要抑制遠端小管前段和近端小管(作用較輕)對氯化鈉的重吸收,從而增加遠端小管和集合管的Na+-K+交換,K+分泌增多。其作用機制尚未完全明了。本類藥物都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碳酸酐酶活性,故能解釋其對近端小管的作用。本類藥還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減少腎小管對脂肪酸的攝取和線粒體氧耗,從而抑制腎小管對Na+、Cl-的主動重吸收。②降壓作用。除利尿排鈉作用外,可能還有腎外作用機制參與降壓,可能是增加胃腸道對Na+的排泄。

2 對腎血流動力學和腎小球濾過功能的影響。由於腎小管對水、Na+重吸收減少,腎小管內壓力升高,以及流經遠曲小管的水和Na+增多,刺激緻密斑通過管-球反射,使腎內腎素、血管緊張素分泌增加,引起腎血管收縮,腎血流量下降,腎小球入球和出球小動脈收縮,腎小球濾過率也下降。腎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下降,以及對亨氏袢無作用,是本類藥物利尿作用遠不如袢利尿藥的主要原因。

【藥物相互作用】 1 腎上腺糖、鹽皮質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及雌激素能降低本藥的利尿作用,並增加電解質紊亂尤其是低鉀血症的發生機會。

2 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能降低本藥的利尿作用,腎損害機會也增加,這與前者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少腎血流量有關。

3 與擬交感神經藥物及抗驚厥藥物合用,利尿作用減弱。

4 與氯貝丁酯(安妥明)合用,兩藥的作用均增強,並可出現肌肉酸痛、強直。

5 與多巴胺合用,利尿作用加強。

6 飲酒及含酒精製劑和可引起血壓下降的藥物能增強本藥的利尿和降壓作用;與巴比妥類藥物、麻醉藥合用,易引起體位性低血壓。

7 本藥可使尿酸排泄減少,血尿酸升高,故與治療痛風的藥物合用時,後者的劑量應作適當調整。

8 降低降血糖的療效。

9 降低抗凝藥物和抗纖溶藥物的作用,主要是利尿後血容量下降,致血中凝血因子濃度升高,以及利尿使肝血液供應改善、肝臟合成凝血因子增多有關。

10 本藥加強非去極化松藥的作用,與血鉀下降有關。

11 與兩性黴素、頭孢黴素、氨基糖苷類等抗生素合用,腎毒性和耳毒性增加,尤其是原有腎損害時。

12 與抗組胺藥物合用時耳毒性增加,易出現耳鳴、頭暈、眩暈。

13 與鋰合用腎毒性明顯,應儘量避免。

14 服用水合氯醛後靜注本藥可致出汗、面色潮紅和血壓升高,此與甲狀腺素由結合狀態轉為游離狀態增多,導致分解代謝加強有關。

15 與碳酸氫鈉合用發生低氯性鹼中毒機會增加。

【不良反應】 常見者與水、電解質紊亂有關、尤其是大劑量或長期應用時,如體位性低血壓、休克、低鉀血症、低氯血症、低氯性鹼中毒、低鈉血症、低鈣血症以及與此有關的口渴、乏力、肌肉酸痛、心律失常等。少見者有過敏反應(包括皮疹、間質性腎炎、甚至心臟驟停)、視覺模糊、黃視症、光敏感、頭暈、頭痛、納差、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胰腺炎、肌肉強直等,骨髓抑制導致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再生障礙性貧血,肝功能損害,指、趾感覺異常,高糖血症,尿糖陽性,原有糖尿病加重,高尿酸血症。但胃腸道反應、水樣腹瀉和耳毒性較呋噻米多見。尚可引起血尿和消化道出血。對糖代謝的影響較呋塞米輕。有較強的耳源性毒性,目前臨床上較少用。

參考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