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卑南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卑南莊 
圖片來自卑南鄉公所全球資訊網 


臺東廳臺東郡卑南莊於昭和十二年(1937年)成立,原為臺東支廳卑南區,轄區包括今臺東縣卑南鄉東半部、臺東市西半部與太麻里鄉美和村。昭和十九年(1944年)12月1日卑南莊裁撤併入臺東街(府令326號),為臺灣總督府最後一次行政區調整。位置在現在台東縣卑南鄉及台東市一部。

地名由來

卑南地名源自卑南語Puma,其意為「尊稱」,是為紀念一百八十多年前卑南族大頭目「鼻那來」(Pinara)。傳說中鼻那來聰明蓋世,有漢人血統,除了建立部落典章與納稅制度,又控制附近各大族,發展迅速統治臺東縱谷,使卑南成為近代奇。荷蘭人稱之為「卑媽拉」(Pimala),漢人則簡稱為「卑南」,沿用迄今。

另外根據族中耆老的說法,當卑南社的會所增到六所時,長老們認為過多的會所易生事端,決定不再增加,其後產生的家族都合併在六個組統中,以整合全族的防禦力量,此行為在卑南語中稱為Punuyuma(集中、團結之意),自此Puyuma成為卑南族之族名。

開發史

卑南鄉舊稱「埤南」,在清初時期嚴禁漢人進入,可是禁者自禁,為求生計而移墾後山者仍大有人在。至咸豐年間,冒險至此拓墾的漢人愈來愈多,與原住民雜居混處不免發生爭端,所以光緒元年就設置了卑南廳(西元1875年),光緒十三年(西元1887年)改廳為直隸州。中日馬關條約日本割據台灣後,更名為卑南莊役場。至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實施地方自治後改為卑南鄉。當時有23村,是全省面積幅員最大、村落最多的鄉鎮,但於民國63年為因應當時之臺東鎮升格為縣轄市,而將本鄉精華區:卑南、南王、知本、建和、富崗等10村的行政區域劃歸臺東市,除了人口與面積銳減,鄉治遷移到太平村之外,也形成「卑南」不在卑南鄉奇特現象 。現有賓朗、美農、初鹿、明峰、嘉豐、太平、泰安、利嘉、東興、溫泉、 富源、利吉、富山13村。

行政區劃

原屬南鄉卑南社呂家社檳榔樹格社北絲鬮社知本社美和村

大正九年(1920年)臺東支廳卑南區成立,轄區內分為卑南呂家檳榔樹格北絲鬮知本美和村等六個大字

昭和十二年(1937年)臺東郡卑南莊成立,轄域內分為卑南利家日奈敷初鹿知本美和等六個大字

  • 卑南大字下有卑南、岩灣、白井等小字
  • 利家大字下有呂家、阿里擺、太巴六九等小字
  • 初鹿大字下有北絲鬮、班鳩等小字
  • 知本大字下有知本、射馬干等小字

設施

神社

  • 北絲鬮社(1930年2月12日鎮座)
  • 呂家祠(1930年2月13日鎮座)[1]:335
  • 卑南祠(1930年2月12日鎮座)[1]:334
  • 射馬干祠(1930年2月11日鎮座)
  • 知本祠(1930年2月11日鎮座)[1]:332

參考來源

  1. 1.0 1.1 1.2 金子展也. 《遠渡來台的日本諸神》. 由陳嫻若翻譯 . 新北市: 野人文化. 2020. ISBN 9789863844372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