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八芝兰公学校讲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原八芝兰公学校讲堂 中华民国(台湾)文化资产 |
---|
基本资料 |
等级 直辖市定古迹 类别 学校 旧称 国民小学 车站类别 2017年7月4日 地理位置 台北市士林区 大东路165号 建成年代 日治大正5年(1916年) |
原八芝兰公学校讲堂,士林国小是1895年台湾日治后兴建的第一所现代化国民教育小学,当时是由日本人伊泽修二以总督府学务长身分创校于芝山岩,名为“芝山岩学堂”,后来于1898年改名为“八芝兰公学校”。
地理位置
- 位于台北市士林区大东路165号。初设于芝山岩开漳圣王庙内,为日治时期之初(1895年)全台最早设立的学校,后改称为“国语学校第一附属学校”与“八芝兰公学校”。
- 1904年新校舍落成后,八芝兰公学校迁至现址。
- 讲堂于大正5年(1916年)兴建。2017年7月4日,登录为直辖市定古迹。
历史沿革
- 原八芝兰公学校讲堂直辖市定古迹所在地,现台北市士林区,原为平埔族“麻少翁社”居住地,明末清初汉人陆续由沪尾溯基隆河入垦,“士林”之名称自此出现。当时士林区普设私塾、社学、义塾,文风鼎盛,遂以“士子如林”而改称为“士林”。
- 该讲堂明治 28年(1895年)从大稻埕迁到八芝兰芝山岩后,于惠济宫设立学堂。由学务部长伊泽修二主持,先后任命楫取道明、安积五郎、三宅恒德、关口长太郎、井原顺之助、桂金太郎、平井数马等人为学务部员,担任教授等职。学堂先后共招收了27名学生。
- 1896年1月1日发生芝山岩事件,该学堂教职员,楫取道明、关口长太郎、井原顺之助、桂金太郎、平井数马及陆军通译中岛长吉等6人,在前往总督府贺年途中遇到抗日份子遭到杀害,尊称“六氏先生”,后停止学堂授课三个月 [2] 。
- 原八芝兰公学校讲堂及现校地发展沿革为:明治 29年 (1896年)由八芝兰芝山岩惠济宫迁入现址后,历经明治 29年 4月(1896年) 芝山岩学堂改称为“国语学校附属芝山岩学堂”派上野道之助先生为主事。
- 该年6月1日改称为“国语学校第一附属学校”,即以是日为校庆纪念日。明治 31年10月1日(1898年)改校名为八芝兰公学校。
- 同年10月13日借士林新街妈祖庙慈𫍯宫西厢为八芝兰公学校分教场,给新街学生就读。讲堂建筑兴建于大正5年(1916年)。
- 再历经中华民国,1974年校名改为台北市士林区士林国民小学小,讲堂现为士林国小校史馆。[1]
建筑特色与现况
- 原八芝兰公学校讲堂的建物墙体 ,兴建于大正5年(1916年)的一楼式砖造校舍,是校内唯一日治时代留存建筑物。
- 目前仍保存当年原有的建筑本体、扶壁、舞台、圆拱窗等;门廊前八芝兰公学校时期之门柱亦为重要史迹。窗型尚维持原来样貌,有1920年代流行的圆拱门窗,讲堂建筑呈长方形,内部没有许多梁柱,靠扶壁和窗子协助承受重量。
- 讲堂前方还保存公学校时代的门柱及“八芝兰公学校”字样。本体及史迹文物。 [3]
- 原八芝兰公学校讲堂现为士林国小校史馆,目前校史馆典藏创校以来许多珍贵的文件档案,包括早期人事命令、学籍册及创校第一张结业证书等。在送主管单位评核后:资产寄附书类[2] 、沿革志[3] 、基本财产台帐[4] 、乡土志[5] 、建筑费寄附人名簿[6]、 学籍簿[7] 、 学籍簿2份[8] 、毕业证书[9] 、毕业证书2份[10] 、教员免许状[11] 、教员免许状2份[12] 、赏状 [13] 、赏状2份 [14] 等共13件,2017年9月18日经政府机关文化部,指定为一般古物。并公告。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 ↑ 士林 原八芝兰公学校讲堂 公会堂,随意窝,2018-03-28
- ↑ 周, 婉窈. 《台湾历史辞典》 〈芝山岩学务部学堂(芝山岩事件)〉. 台北: 远流. 2006: 516. ISBN 957-01-7430-7.
- ↑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原八芝兰公学校讲堂.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2017/07/04 [2019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