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下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古炉》故事发生在陕西一个叫“古炉”的村子里。这是一个偏远、封闭、保持着传统风韵的地方,但是这份宁静却从1965年冬天开始动荡了。古炉村里的几乎所有人,在各种因素的催化下,被迫卷入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之中。时间一直发展到1967年春天,一个山水清明的宁静村落,在“政治”虚幻又具体的利益中,演变成一个充满了猜忌、对抗、大打出手的人文精神的废墟。作者用真实的生活细节和浑然一体的陕西风情,把当时中国基层“文革”的历史轨迹展示在我们面前,是作家对那个时代中国农村的生动写照。 《古炉》这部作品的内容主要是贾平凹少年时代的经历,带有回忆性质,但故事的背景是在陈炉古镇,它位于陕西省铜川市,是宋元以后耀州窑唯一尚在制瓷的旧址,其烧造陶瓷的炉火1000多年来灼灼不息,形成“炉山不夜”的独特美景,是古同官八景之一。 现在的陈炉镇,还有用烧炉废料建成的“罐罐墙”、“瓷片路”等特殊景致。贾平凹为创作小说,曾经多次到过陈炉。之所以选择这个村子作为故事发生地,也取了“熔炼”之意。 烧制瓷器的那个古炉村子,是偏僻的,那里的山水清明,树木种类繁多,野兽活跃,六畜兴旺,而人虽然勤劳又擅长于技工,却极度地贫穷。把小说定在古炉上的时候,就想起贾平凹小时候经历的好多事情,因为这本书大部分是他的回忆。 虽然写的是少年时代的记忆,但贾平凹称这部作品不是回忆录,也不是自传,体裁是小说,但他采取的是写实的方法,极力让古炉那个自古以来就烧陶瓷的村子有声有色、有气味、有温度。 “贾平凹的《古炉》是一部最广阔、最深刻、最能表达他对中国社会的认识的作品。看完这部小说让我又一次体会到多年前读完《白鹿原》后的那种亢奋。”-著名评论家李星。 《古炉》—贾平凹,讲述在一个古老并以烧制瓷器闻名的村庄中,一群批着隐身衣的人,打了一次赌,什么也没有赢到,却吃了两堆屎! 近日在中国图书商报推荐的“2011年媒体最期待的10本书”中,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古炉》名列第一,记者从上海书城、博库书城也了解到,这本新作销量与日俱增,成为上海新春书市的一只“绩优股”,被大量读者誉为“贾平凹最好的一部长篇”。 《古炉》是贾平凹目前为止篇幅最长的长篇小说,耗去他4年时间,用坏了300多支笔。作品约64万字,讲述了陕西一个叫“古炉”的村子,因为“文革”到来而引发的巨大动荡。贾平凹称,《古炉》是自己迄今为止表现小说民族化最完美、最全面、最见功力和深度的文本。 《古炉》一经问世,就引发文学界和理论界双重关注,文学评论家潘凯雄认为:“看看贾平凹笔下的古炉村,更多的是世俗的、愚昧的甚至是搞笑的,洋洋64万字的篇幅,不动声色地沉浸在这样的叙事基调中,于无声处见波澜。这也正是贾平凹和他的《古炉》高人和过人的魅力之所在。”

作者简介

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当代作家。2017年3月22日,澳门大学向贾平凹颁授了荣誉博士学位。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8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 ,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 1952年出生,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现居住陕西省西安市。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从事过几年文学编辑工作,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 新时期伊始,文学界普遍还在救救孩子的呼喊中抚摸伤痛、控诉罪恶时,贾平凹却以一个山地青年天真的眼睛发现了爱和美。他的《满月儿》、《果林里》宛如林中月下吹奏着一支清新动人的柳笛,因而引起评论界的注意。 1982年后就职西安市文联,专职作家,从事专业创作。任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

内容预览

冬部 狗尿苔怎么也不明白,他只是爬上柜盖要去墙上闻气味,木橛子上的油瓶竟然就掉了。 这可是青花瓷,一件老货呀!婆说她嫁到古炉村的时候,家里装豆油的就一直是这瓶子,这瓶子的成色是山上的窑场一百年来都再烧不出来了。狗尿苔是放稳了方几的,在方几上又放着个小板凳,才刚刚爬上柜盖,墙上的木橛咔嚓就断了,眼看着瓶子掉下去,成了一堆瓷片。 婆在门槛上梳头,她的头发还厚实,但全白了,梳一会就要从梳子上取下一些脱发,绕一绕,塞到门框边的墙缝里。墙缝里已经塞有一小团一小团的头发窝子,等着自行车上架着货筐的来声在村口的石狮子前一吆喝,他便能拿着去换炝锅糖了。哐啷一响,婆问:咋啦?狗尿苔说:油瓶掉啦。婆头上还别着梳子跑进来,顺手拿门后的笤帚打他。打了一笤帚,看见地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