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周訪 | |
---|---|
出生 | 260年 |
國籍 | 晉朝 |
別名 | 字士達 |
職業 | 安南將軍、梁州刺史 |
知名於 | 攻滅華軼,平定杜曾、杜弢叛亂 |
知名作品 |
|
周訪(260年-320年),字士達。本籍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東南),後移居廬江尋陽(今江西省九江縣)人 。西晉名將。曾討平江州刺史華軼及作亂荊州的杜曾叛亂,又協助平定杜弢的流民叛亂,對東晉能於南方建立甚有功勞。官至安南將軍、梁州刺史,封尋陽縣侯。太興三年(320年),周訪去世,年六十一。追贈征西將軍,諡號"壯"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周訪本籍汝南安城,因祖輩於漢末避亂江南,於是在吳亡時改為廬江尋陽(今江西省九江縣)人。他年輕時就沉着剛毅,謙虛禮讓,性格果斷而且慷慨施予,於是家無餘財。周訪最初任安陽縣功曹,在那時就遇上當時任廬江郡散吏的陶侃,結成朋友並得他推薦為郡主簿。後被華譚察舉為孝廉,曾獲授郎中、上甲縣縣令,但都不上任。
討伐華軼
琅琊王司馬睿於永嘉元年(307年)南鎮建業後,更於永嘉五年(311年)升鎮東大將軍,並命周訪參鎮東軍事。不久司馬睿以江州刺史華軼不受自己任命,以周訪為揚烈將軍,領一千二百兵進駐彭澤防備華軼。但周訪欣賞華軼憂天下的熱誠,不願因這項軍事行動挑起華軼與司馬睿的嫌隙,於是改屯尋陽鄂陵。不久發生永嘉之亂,司空荀藩於滎陽建行台,承制以司馬睿為盟主,當時司馬睿亦承制,改易江州長吏,但華軼不服復,周訪因而奉命與甘卓及趙誘等人討伐華軼。周訪先擊敗前來進攻的武昌太守馮逸,後更與獲得華軼增援的馮逸於湓口大戰,又敗對手,及後更於彭澤打敗華軼柱屯的水軍。當時前江州刺史衛展與豫章太守周廣背叛並偷襲華軼,華軼因而潰敗,逃到安城,周訪追擊並殺死華軼,為司馬睿取江州。
杜弢之亂
杜弢起義 戰後,司馬睿以周訪為振武將軍、尋陽太守,加鼓吹及曲蓋。後又命周訪與王敦所率領的諸軍討平杜弢叛亂。當時杜弢的部眾以桔槔去擊打周訪的船,而周訪就用分叉的木棒去阻止對方桔槔破壞己方的船。後於建興三年(315年)擊殺杜弢部將張彥,周訪更在戰中被流矢射斷兩隻牙齒。周訪在當日黃昏又與叛軍隔水對峙,然而因為叛軍人數是周訪軍隊的幾倍,周訪認為不能力敵,於是暗中命部分兵士裝成樵夫離開,然後結成兵陣,鳴著戰鼓回來,更大叫:"左軍(左將軍王敦)至!"士兵都大叫萬歲。及至夜晚周訪又特意命軍人多點火堆去煮食,令對岸的叛軍以為大軍已經到來,於是乘夜退走。周訪則沒有鬆懈,對諸將稱叛軍不久必定知道周訪沒有援軍,於是定會回來,決心儘快渡水北歸。周訪在完成渡水及斷橋後叛軍果然回來,但因不能渡水而撤回湘州。後來周訪又率水軍進攻湘城,並擊潰杜弢將杜弘。因以上種種戰功協助平定叛亂,周訪獲進為龍驤將軍。王敦又表周訪為豫章太守。周訪又獲加征討都督,爵尋陽縣侯。
消滅杜曾
同年,晉愍帝派侍中第五猗為安南將軍,監荊梁益寧四州諸軍事、荊州刺史。但當第五猗於建武元年(317年)自武關南下時就遇上當時於荊州叛亂的杜曾等人前來迎接,更奉他為主,聚眾數萬,與第五猗分據漢、沔。當時他們更進攻平南將軍荀嵩駐守的宛城,周訪得到荀嵩求救的書信後才領兵為荀嵩解圍,然而杜曾仍舊盤據荊州。不久陶侃舊將鄭攀等因不滿王敦將立了平定杜弢大功的陶侃調任到廣州為廣州刺史,竟然與杜曾聯合抵抗新任荊州刺史王廙。因王廙試圖入荊州卻被杜曾擊敗,王敦所派的趙誘、朱軌等人更在與杜曾的作戰中戰死,令杜曾威震當地。司馬睿於是命周訪進攻杜曾。周訪當時領兵八千,先打算先聲奪人,分軍隊置左右翼而自領中軍,行軍時更高揚旗幟,果然令杜曾畏懼,先行派兵攻並非周訪所親率的左右翼。因為杜曾驍勇聞名,周訪於是於陣後射殺雉雞以安定兵眾之心,又命其部眾一旦一翼戰敗就鳴三下戰鼓,兩翼皆敗就鳴六下。最終兩翼皆敗,周訪聽到鼓聲後就選出精兵八百人,親為他們行酒,勒令他們不得輕舉罔動。周訪及後在代表兩翼皆敗的鼓聲響起後率精兵進攻杜曾,快接近時周訪更親自鳴鼓進攻,將士於是直攻杜曾,大敗杜曾部眾並殺了一千多人。周訪隨後乘勝進擊,決定乘杜曾此敗而一舉滅亡杜曾,於是原本由杜曾控制的漢、沔一帶都被周訪平定,更令杜曾退守武當。周訪在大敗杜曾後獲南中郎將、督梁州諸軍事、梁州刺史,駐屯襄陽。王廙亦得以入荊州。
太興二年(319年),周訪出其不意,攻打杜曾所據守的武當,杜曾不敵逃走但被捕,周訪斬杜曾並將第五猗等人押送給王敦。戰後進位安南將軍,持節。
抗衡王敦
昔日,王敦擔憂杜曾勢力增長,於是向周訪允諾,一旦周訪摛獲杜曾就會讓他任荊州刺史。但周訪殺杜曾後,王敦仍然自任荊州刺史,沒有實現承諾。故周訪只加安南將軍,仍任梁州刺史,未得荊州。周訪知道王敦失信後大怒,王敦寫信試圖解釋,並贈玉環、玉碗表示自己的厚意。周訪將其扔在地上,說:"我難道是商人和小孩嗎?難道可以用寶物來讓我高興嗎!"
周訪在襄陽時推動務農和練兵,暗藏謀算王敦的心志。他用心去聽群眾意見,而且又自選地方官員,任命後才上表朝廷。周訪的行動和強大的軍事力量令王敦十分忌憚,於是雖然他早已有不臣之心,但仍不敢有異動。而周訪雖然屢立戰功,且被王敦所懼,但仍謙虛而不言功勳,更將功績都歸於朝廷,於是得士人尊重;而且周訪擅長安撫人心和招納群眾,令士眾都願為他效死。周訪練兵之餘亦與李矩和郭默等仍在河南一帶的東晉將領合作,打算北伐。而周訪知道王敦有不臣之心更恨得咬牙切齒,王敦見此,知道周訪肯定不會支持自己,故此王敦亦未敢作亂。
太興三年(320年)八月,周訪去世 ,享年六十一歲。當時晉元帝十分傷心,下詔追贈周訪征西將軍,諡號為壯,更在尋陽郡立碑紀念。而隨着鎮西將軍祖逖於次年去世,周訪和祖逖兩個令王敦不敢作亂的鎮將都已死亡,王敦亦無顧忌,於是在永昌元年(322年)舉兵,爆發王敦之亂。
在明代黃道周所著的《廣名將傳》中,周訪位列其中。
主要成就
周訪出身將門,沉毅謙讓,智勇過人。永嘉五年(311年),參與征討不受琅邪王司馬睿節制的江州刺史華軼,多次獲勝,最終追斬華軼。
永嘉六年(312年),與武昌太守陶侃等合擊杜弢領導的寄居於荊、湘的巴蜀流民起義軍。建興元年(313年),率部隨陶侃入湘,大破杜弢。建興二年(314年),陶侃為杜弢部將王真所敗,周訪率軍援救,擊敗杜弢軍。建興三年(315年),擊敗杜弢部將張彥、杜弘,斬張彥,收復豫章(今南昌)。
時為西晉愍帝所任的荊州刺史第五猗,自武關(今陝西商南西南)南下,與原新野王司馬歆部將杜曾相結,聚兵數萬,圖謀割據,屢敗司馬睿軍,威震江、沔。建武元年(317年),周訪受晉王司馬睿之命,率眾八千攻杜曾,自領中軍。杜曾兵勢強盛,周訪令部眾高張旗幟,先聲奪人,在兩翼受挫後,選銳卒八百進擊,親自鳴鼓督陣,將士皆奮勇衝殺,大敗杜曾。周訪又乘其衰,連夜鼓行而進,平定漢、沔。大興二年(319年),暗中遣人沿山開道,出其不意,大破屯於武當(今丹江口市西北)的杜曾,將其斬殺,並俘第五猗等。
在梁州任職期間,周訪務農訓兵,善於撫納,立志收復北方故土,士眾願為所用。
人物評價
陳訓:二君皆位至方岳,功名略同,但陶得上壽,周當下壽,優劣更由年耳。
房玄齡:① 周訪器兼文武,任在折衝,戡定湘、羅,克清江、漢,謀孫翼子,杖節擁旄,西蜀仰其威風,中興推為名將,功成名立,不亦美乎!孟威陷跡虜廷,抗辭偽主,雖圖史所載,何以加焉! ②尋陽緯武,擁旄持斧。曰子曰孫,重規疊矩。孟威抗烈,心存舊主。
司馬光:訪善於撫納士眾,皆為致死。知王敦有不臣之心,私常切齒。敦由是終訪之世,未敢為逆。
張預:孫子曰:"形之,敵必從之。"訪揚言左軍至而走杜弢。又曰:"餌兵勿食。"訪軍競拾寶物而杜弘得出。又曰:"以佚待勞。"訪縱杜曾破其兩甄而後出。又曰:"善戰者,其節短。"訪擊敵於三十步是也。
胡三省:王敦憚周訪而不敢為逆,至其舉兵也,不以甘卓為虞,亦可謂奸雄矣!
酉陽野史:不怒而威羨訪公,設奇誅軼冠威聲。一軍才起擒張彥,半緘書來救老崧。射雉慰群平杜劇,樵蘇返旆克狂凶。訓兵終世防敦亂,東晉堪書第一功。
黃道周:周訪受命,船征杜弢。弢欲打船,作為桔槔。防設岐棖,架以相招。船不為害,別遣焚燒。招訪往救,共擊賊豪。及暮遇賊,賊眾而驍。知寡不敵,散人如樵。聚結成陣,鳴鼓呼號。張揚救至,賊驚而逃。恐賊復至,渡水斷橋。杜曾賊帥,王敦之招。訪設兩甄,中軍自操。兩甄敗後,自鋒方交。按之共法,以逸待勞。一戰再戰,直擒曾梟。許為刺史,環椀代消。雖怒不受,絕不嘵嘵。歸功將士,所以為高。
李慈銘:若羊祜之厚重,杜預之練習,劉毅之勁直,王浚之武銳,劉弘之識量,江統之志操,周處之忠挺,周訪之勇果,卞壼之風檢,陶侃之干局,溫嶠之智節,祖逖之伉慨,郭璞之博奧,賀循之儒素,劉超之貞烈,蔡謨之檢正,謝安之器度,王坦之之風格,孔愉之清正,王羲之之高簡,皆庸中佼佼,足稱晉世第一流者,蓋二十人盡之矣。
蔡東藩:夫當時義勇卓著,如祖逖周訪陶侃諸人,皆可分任,乃專用一殘忍無親之王敦,雖欲不亂,得乎?
逸聞趣事
周訪最初任安陽縣功曹,在那時就遇上當時任廬江郡散吏的陶侃。周訪與他結為朋友,推薦陶侃為郡主簿,並嫁女於其子陶曕。 周訪曾與陶侃外出,遇見善相者陳訓。陳訓對二人說:"你們兩位都將位至方岳(執掌一方的官員,如刺史等),功名大致相同。只是陶侃得到上壽,周訪得到下壽,兩位的優劣由年齡決定。"周訪比陶侃小一歲,後來果然早於陶侃十四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