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味,漢語常用字(一級字),讀作wèi,最早見於戰國,其本義為滋味、味道,又可引申為品嘗、品味,菜餚又由品嘗引申為體會、體味義,由滋味引申為意味、意義、旨趣。[1]
字源演變
形聲字。從口,未聲。本義指滋味、味道,即舌頭嘗東西得到的感覺。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250:「淡呵其無味也。」引申指品嘗、品味,由品嘗義引申出體會、體味義,由滋味亦可引申指意味、意義、旨趣。由本義亦引申指菜餚。帛書《老子》甲112:「五味使人口爽。」由舌頭的感覺亦可引申指鼻子的嗅覺,如香味、臭味等。味字見於郭店楚簡《老子》丙本,字作上下結構,睡虎地秦簡作左右結構,《說文》小篆承襲秦文字。楚簡、秦簡味」字結構上的不同,當是戰國時期諸侯割據,文字異形的一種地域反映。
詳細釋義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滋味也。從口未聲。無沸切[2]
字源演變
說文解字注
滋味也。
滋言多也。
從口。未聲。
無沸切。十五部。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沸切,音未。《說文》:滋味也。《玉篇》:五味,金辛木酸水咸火苦土甘。《禮·王制》五味異和。
又老子《道德經》:味無味。列子《天瑞篇》:有味者,有味味者。《後漢·郞顗傳》:含味經籍。
又五味,藥名。抱朴子《仙藥篇》:移門子服五味子十六年,色如玉女。《本草綱目》:作菋。
又《集韻》莫拜切,音。飮食之味。
又莫珮切,音妹。器光澤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味縣。註:孟康曰:味音昧。
又《釋文》:亡曷反,音沫。《禮·檀弓》:瓦不成味。註:味當作沫。沫靧也。○按《集韻》《類篇》引《禮·檀弓》:瓦不成味,作莫佩切,而《釋文》:則止亡曷反一音,今兩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