喙頭龍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喙頭龍目(Rhynchosauria)是一群雙孔類爬行動物,生存在三疊紀 [1] ,跟主龍類有接近親緣關係。牠們是植食性動物,擁有矮胖結實的身體與強壯的喙狀嘴。喙頭龍類曾經非常興盛,在某些化石挖掘現場,有40%~60%的化石屬於喙頭龍目。
敘述
早期原始物種的體型小,在外形上類似蜥蜴,例如:中鱷(Mesosuchus)、Howesia。早期原始物種的頭骨,類似早期雙孔類的楊氏蜥,除了喙狀嘴與少數其他特徵。
較晚的進階型物種,體型為中到大型,身長可達約2公尺。頭骨較短、寬廣、呈三角形,頭骨的寬度比長度還長,例如最先進的異平齒龍(=舟爪龍Scaphonyx),臉頰較深,前上頜骨往前、往下伸長,形成上喙。寬廣的頭骨能容納強壯的下頜肌肉。下頜也很深,當嘴部閉合時,下頜與上頜骨緊緊地閉合,類似小刀折回它的刀柄。這種剪刀狀的動作可讓喙頭龍切斷堅硬的植物。
喙頭龍類的牙齒也很奇特,上頜的牙齒轉變成寬廣的齒板。後肢上有巨大的腳爪,被推測是用來挖掘根部與塊莖。
如同這時期的其他動物,喙頭龍類也是散佈於全球的,在盤古大陸各地都有發現化石。這些繁盛的動物在卡尼階之末忽然消失,也許是因為牠們賴以為食的二叉羊齒(Dicrodium)絕種。
參考文獻
- ↑ 中生代~三疊紀 2億3千萬年前,xu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