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小针刀 |
中文名:小针刀 外文名:Needle Knife 管理类别:Ⅱ类医疗器械 分类名称:中医器具 |
小针刀外形似针灸的针,但其尖端有一狭窄的刀刃,可发挥针刺及刀切割的双重功能,是在现代西医外科手术疗法与中医传统针刺疗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中医医疗器械 。 [1]
小针刀发展历程
197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针刀医学中心主任、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教授,当时还是江苏沐阳县一名中医骨伤科医生,在几经琢磨与实践的基础上,使用一支普通的9号注射器针头,为一名外伤所致手指屈伸障碍的农村老汉进行软组织松解后获得成功,解决了困扰许久的关节经络粘连问题,并由此受到启发,设计出了一个新的治疗器具—小针刀,经过逐渐积累总结,发明了“小针刀疗法”。
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由全国27所高等中西医院校的29名专家组成的鉴定会上,确立了针刀医学。 2005年针刀医学被列入国家重点发展计划“973计划” 。
小针刀作用原理
近年来,大批医学工作者对针刀的治病机制进行研究,认为其主要机制为: 1. “针”与“刀”合一,通过激发经气、疏通气血,达到止痛作用。 2. 直接松解病灶周围组织的粘连、挛缩,降低周围组织压力,从而缓解神经、血管的压迫。 3. 解除肌肉痉挛,恢复正常生理结构,为周围组织重建创造条件。 4. 操作过程中的机械刺激,可产生内源性阿片肽物质,发挥止痛作用 。
小针刀临床应用
1. 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神经根型劲椎病。 2. 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慢性腰肌劳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骨质增生、腰锥管狭窄。 3. 软组织损伤:慢性软组织损伤、陈旧性软组织损伤急性发作、部分急性软组织损伤 。 4. 滑囊炎、急慢性腱鞘炎和腱鞘囊肿、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5. 骨关节病:骨刺、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膝骨关节炎、跟痛症 、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6. 神经痛:枕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坐骨神经痛。 7. 其它:整形美容等。
小针刀禁忌证
有下列情况者禁止使用针刀: 1)严重内脏病发作期。 2)针刀治疗部位有皮肤病、感染及坏死化脓者; 3)针刀治疗部位有重要的神经、血管和重要脏器不能避开者。 4)凝血功能障碍者。 5)诊断不明确者。 6)体制虚弱、高血压、晚期癌症患者。; 7)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患者。 8)骨结核病患者 。
小针刀作用特点
1. 针刀既不同于中医针刺疗法,也不同于西医手术疗法,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在切开线较长时,需在切开线上定若干进针刀点,才能达到彻底分离粘连组织的,必要时还需配合针刀医学的手法治疗;手术在盲视下进行,需要精确了解切开组织的立体及微观解剖学,这需要医生深刻了解剖学知识,熟练掌握针刀医学的各种手术入路方法;针刀手术不需要像外科一样切开皮肤,所以也无须缝合,只须用创口贴复盖针眼即可,绝大多数病人无须住院。 2. 可以解决许多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问题。这些常见病包括各种软组织损伤后遗症、骨刺、四肢陈旧性骨折后遗症、某些运动系统疾病所引起的后遗症。这些都是原先疗法难以治愈,且对劳动力影响较大的疾病。 3. 针刀疗法具有方法简单,痛苦小、见效快、花钱少、变不治为可治、变复杂为简单,变难治为速愈等特点 。
小针刀注意事项
1. 主刀医生必须对穴位深部有着充足的解剖认知,从而才能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疗效性。 2. 在选择穴位时,医生必须找准痛点然后进行施针,在进针过程中必须保持针处于垂直状态,若针发生偏斜则可能导致深部错位,从而造成非病变组织损伤。 3. 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和无菌操作,尤其是对患者进行深部治疗时必须注意严格消毒,必要时,可用无菌洞巾覆盖痛点或尽量选在无菌手术室中进行。 4. 小针刀讲究速度,如此才能将患者痛感降到最低,而在进行深部铲剥、横剥时,手法要轻柔,尽量避免使患者产生剧烈痛感,还要时刻保持注意力,尽量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在关节处进行纵向切割时,必须注意不能切到韧带、肌腱等处。 5. 在术后对创伤不严重的区域进行适当按摩,以促进伤处的血液循环和防止术后出血粘连。 6. 对那些短期治疗效果明显,但长时间后复发疼痛感,尤其是符合较大部位出现复发情况的患者,应严格注意患者的生活习惯、走路姿势等。对术后局部粘连解除后,必须叮嘱患者严格注意生活起居和工作、生活姿势,以防止缺乏局部运动而造成粘连,从而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 。
小针刀拓展阅读
叶肖琳,黄雪莲,叶新苗.小针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07):2784-2788.
张义,郭长青.针刀医学的学科属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28):5297-5300.
邓一刀,小针刀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S1):260-270.
张义,权伍成,尹萍等.针刀疗法的适应证和优势病种分析[J].中国针灸,2010,30(06):52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