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海外西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山海經·海外西經》是創作於戰國時期的一篇散文,出自《山海經》作者不詳。[1]
原文
海外自西南陬至西北陬者。
滅蒙鳥在結匈國北,為鳥青,赤尾。
大運山高三百仞,在滅蒙鳥北。
大樂之野,夏後啟於此舞九代,乘兩龍,雲蓋三層。左手操翳,右手操環,佩玉璜。在大運山北。
三身國在夏後啟北,一首而三身。
一臂國在其北,一臂一目一鼻孔。有黃馬,虎文,一目而一手。
奇肱之國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陰有陽,乘文馬。有鳥焉,兩頭,赤黃色,在其旁。
形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威以舞。
女祭、女戚在其北,居兩水間。戚操魚[魚旦],祭操俎。[次/鳥]鳥、[詹鳥]鳥,其色青黃,所經國亡。在女祭北。[次/鳥]鳥人面。居山上。一曰維鳥,青鳥黃鳥所集。
丈夫國在維鳥北,其為人衣冠帶劍。女丑之屍生而十日炙殺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鄣其面。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
巫咸國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從上下也,並封在巫咸東,其狀如彘,前後皆有首,黑。
女子國在巫咸北,兩女子居,水周之。一曰居一門中。
軒轅之國在(此)窮山之際,其不壽者八百歲。在女子國北。人面蛇身,尾交 首上。
窮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軒轅之丘。在軒轅國北。其丘方,四蛇相繞。
(此)諸(夭)(沃)之野,鸞鳥自歌,鳳鳥自舞。鳳皇卵,民食之;甘露,民飲之,所欲自從也。百獸相與群居。在四蛇北。其人兩手操卵食之,兩鳥居前導之。
龍魚陵居在其北,狀如貍。一曰鰕。即有神聖乘此以行九野。一曰鱉魚在(夭)(沃)野北,其為魚也如鯉。
白民之國在龍魚北,白身被發。有乘黃,其狀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壽二千歲。
肅慎之國在白民北,有樹名曰雄常。(先入伐帝,於此取之。)(聖人代立,於此取衣)。
長股之國在雄常北,被發。一曰長腳。
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
譯文
海外從西南角到西北角的國家地區、山丘河川分別如下。滅蒙鳥在結胸國的北面,那裡的鳥是青色羽毛,拖着紅色尾巴。大運山高三百仞,屹立在滅蒙鳥的北面。大樂野,夏後啟在這地方觀看《九代》樂舞,乘駕着兩條龍,飛騰在三重雲霧之上。他左手握着一把華蓋,右手拿着一隻玉環,腰間佩掛着一塊玉璜。大樂野就在大運山的北面。另一種說法認為夏後啟觀看樂舞《九代》是在大遺野。三身國在夏後啟所在之地的北面,那裡的人都長着一個腦袋三個身子。一臂國在三身國的北面,那裡的人都是一條胳膊、一隻眼睛、一個鼻 孔。那裡還有黃色的馬,身上有老虎斑紋,長着一隻眼睛和一條腿蹄。
奇肱國在一臂國的北面。那裡的人都是一條胳膊和三隻眼睛,眼睛分為陰陽而陰在上陽在下,騎着名叫吉良的馬。那裡還有一種鳥,長着兩個腦袋,紅黃色的身子,棲息在他們的身旁。刑天與天帝爭奪神位,天帝砍斷了刑天的頭,把他的頭埋在常羊山。沒了頭的刑天便以乳頭做眼睛,以肚臍做嘴巴,一手持盾牌一手操大斧而舞動。叫做祭的女巫、叫做薎的女巫住在刑天與天帝發生爭鬥之地的北面,正好處於兩條水流的中間,女巫薎手裡拿着兕角小酒杯,女巫祭手裡捧着俎器。種■鳥、一種■鳥,它們的顏色是青中帶黃,經過哪個國家那個國家就會敗亡。■鳥和■鳥棲息在女巫祭的北面。■鳥長着人的面孔,立在山上。另一種說法認 為這兩種鳥統稱維鳥,是青色鳥、黃色鳥聚集在一起的混稱。
丈夫國在維鳥的北面,那裡的人都是穿衣戴帽而佩帶寶劍的模樣。有一具女丑的屍體,她生前是被十個太陽的熱氣烤死的。她橫臥在丈夫國的北面。死時用右手遮住她的臉。十個太陽高高掛在天上,女丑的屍體橫臥在山頂上。巫咸國在女丑的北面,那裡的人是右手握着一條青蛇,左手握着一條紅蛇。有座登葆山,是一群巫師來往於天上與人間的地方。稱作並封的怪獸在巫咸國的東面,它的形狀像普通的豬,卻前後都有頭,是黑色的。女子國在巫咸國的北面,有兩個女子住在這裡,四周有水環繞着。另一種說法認為她們住在一道門的中間。軒轅國在窮山的旁邊,那裡的人就是不長壽的也能活八百歲。
軒轅國在女子國的北面,他們長着人的面孔卻是蛇的身子,尾巴盤繞在頭頂上。窮山在軒轅國的北面,那裡的人拉弓射箭不敢向着西方射,是因為敬畏黃帝威靈所在的軒轅丘。軒轅丘位於軒轅國北部,這個軒轅丘呈方形,被四條大蛇相互圍繞着。有個叫做沃野的地方,鸞鳥自由 自在地歌唱,鳳鳥自由 自在地舞蹈;鳳皇生下的蛋,那裡的居民食用它;蒼天降下的甘露,那裡的居民飲用它:凡是他們所想要的都能隨心如意。那裡的各種野獸與人一起居祝沃野在四條蛇的北面,那裡的人用雙手捧着鳳皇蛋正在吃,有兩隻鳥在前面引導着。既可在水中居住又可在山陵居住的龍魚在沃野的北面,龍魚的形狀像一般的鯉魚。另一種說法認為像鰕魚。就有神聖的人騎着它遨遊在廣大的原野上。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鱉魚在沃野的北面,這種魚的形狀也與鯉魚相似。
白民國在龍魚所在地的北面,那裡的人都是白皮膚而披散着頭髮。有一種叫做乘黃的野獸,形狀像一般的狐狸,脊背上有角,人要是騎上它就能活兩千年的長壽。肅慎國在白民國的北面。有一種樹木叫做雄常樹,每當中原地區有聖明的天子繼位,那裡的人就取雄常樹的樹皮來做衣服。西方的蓐收神,左耳上有一條蛇,乘駕兩條龍飛行。 [2]
作品簡介
《山海經》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它主要記述古代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等,也包括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除此之外,《山海經》還以流水帳方式記載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對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論。最有代表性的神話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鯀禹治水等。具體成書年代及作者不詳,古人認為該書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雜錄《莊》、《列》 、《離騷》 、《周書》、《晉乘》以成者」 。現代學者也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