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張士甄,字繡紫,號鐵治,清朝順天府通州人。順治、康熙年間政治人物。汝濟曾孫,文焌子。自幼受家庭影響頗深,崇尚讀書。
目录
生平簡介
吏部三載,在集吏考試,其拒謝請託,任優淘劣,注重疏通賢而被屈抑者
順治六年(1649)春,赴京參加科考,中進士,因其文學及書法均優,故選入翰林院內庶常館繼續學習,學滿三年考試,成績優良,初受任翰林院編修,負責編纂、記述等事。 既而逐步晉升刑部尚書,掌管法律,刑獄事務。其執法公正允當,能夠寬大者即從輕處理。後改任禮部尚書,再轉任吏部尚書。 在吏部三載,在集吏考試,量人授官職務中,其拒謝請託,任優淘劣,注重疏通賢而被屈抑者,尤其謹慎正己,頗得士心。
見被裁兵士,無依無靠,就地劃田屯處;商人鹽稅積欠多,其上疏皇帝請予豁免
其在任禮部尚書期間,曾代替皇帝率從人拜祭山西恆山、霍山,中途遇見山西被裁兵士,憐憫其無依無靠,當即命令當權者就地劃田屯處。看到河東(今山西)鹽稅拖欠積多,商人屢次賠償很苦,其上疏皇帝請予豁免,得納。
居官謹慎周到,謙讓平和,藹然可親
在吏部任職間,曾任會試同考官,得先閱舉人試卷,並加批薦給主考或總裁官。也曾任文科會試總裁(主考官),總閱應試舉子試卷,核定名次,並將取中者及其試卷奏報皇帝。還曾任武科會試總裁,總閱應試武舉人內場所默寫武經試卷。經其錄取者全憑考試成績,公平無弊,“皆稱得人”。 其居官謹慎周到,謙讓平和,藹然可親。獎贊推薦人才必有真知灼見,不肯輕率徇情。年老託病辭官,卒於家,年七十。[1]
《通州志·卷八·人物·鄉賢》頁四十三:
“張士甄,字繡紫,號鐵治,汝濟曾孫,文焌子。登順治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累官刑部尚書。持法平允,務從寬大,改禮部,又轉吏部。掌銓三載,謝請詑疏壅滯公慎自矢士論歸之常奉。使祭恆霍諸山,途遇山西裁兵,憫其無依,令當事設地屯處。河東鹽課績逋,商人若賠,累疏請豁免。凡為會試同考、文武會試總裁各一,皆稱得人。性謹飭謙和,與人交,藹然可親。至獎薦人材,必真知確見,不肯輕徇。引疾乞休。卒年七十。子五:光鏞、光鑾,皆登賢書,光鏊,副貢生,光鏐,廩生,光鏻,歷官郎中、知府。康熙三十五年祀鄉賢。[2]
張士甄撰寫《募修仲廟序》
康熙十七年,仲於陛考慮到泗水仲子廟的破敗,請順治己丑進士吏部尚書通州張士甄撰寫《募修仲廟序》,希望能夠募集資金修理泗水仲廟。
張士甄寫道:“ 前邑宰譚公過卞橋仲村(按:此時已以訛傳訛了,據明碑泗水仲廟之創建跟卞裡仲村無關,系學宮討論而定。),慨然想見先賢之遺跡,鳩工庀材,創興斯廟,置祭田,設俎豆,而春秋有特祀矣。明萬曆中,巡按監察御史畢公過泗肅謁,嫌其湫隘,又廣廟宮而大之。東西兩房,升降齊庖,百務備舉。迄於今,多歷年所,棟宇欹危,丹青剝落,享宮齋廬,上雨傍風,無有蓋障,非所以妥先靈而崇肸饗也。宗子翰博公,意欲重修,而力不贍,不能不望助於同人。”
然而,康熙十八年二月十九日,仲於陛去世,募修仲廟之事擱淺。[3]
注释=
- ↑ [http://www.cnrr.cn/wxzg/wxzx/wxzx003.htm 張士甄>中國人人網>中國文學之鄉]
- ↑ 順治、康熙年間政治人物張士甄
- ↑ 清代以來泗水仲廟史事編年概說[ 舊文重訂
参考资料
- 《通州志》
官衔 | ||
---|---|---|
前任: 沙澄 |
礼部汉尚书 康熙二十五年十月丙辰-康熙二十七年五月癸未 (1686年11月20日-1688年6月9日) |
繼任: 熊赐履 |
前任: 陈廷敬 |
吏部汉尚书 康熙二十七年五月癸未-康熙三十年五月乙巳 (1688年6月9日-1691年6月16日) |
繼任: 李天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