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承恩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承恩寺位於北京石景山區模式口大街東部,始建於明正德五年(1510年),司禮監太監溫祥興建,正德八年(1513年)竣工。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9000平方米,寺東為三界伏魔大帝廟,西為龍王廟。承恩寺座北朝南,古樹參天,格局完整。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鐘鼓樓、東西配殿和倒座房。大殿兩側有配殿、廂房數十間。大雄寶殿舊存銅鑄釋迦牟尼大佛;天王殿左右各有倒轉角房3間,轉角處起閣東為鐘樓,西為鼓樓;天王殿北為大雄寶殿,面闊5間,前廊後廈;大雄寶殿北有法堂5間;大雄寶殿與法堂之間,左右各有配殿3間、廂房7間;大牆院內四角各有一座石砌古碉樓。

中文名稱 承恩寺

外文名稱 Cheng en Temple

地理位置 北京市石景山區

氣候類型 溫帶季風氣候

占地面積 190000平方米

開放時間 預約參觀

門票價格 無

所處時代 明至清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Ⅲ-1

特點

承恩寺有五絕:一為壁畫,一為碉樓,一為鐘鼓樓,一為人字柏,一為上馬石。大雄寶殿、天王殿等殿堂均繪有精美彩畫,除天王殿,其餘不存。寺廟院內四周有石砌碉樓四座,樓高三層,碉樓下有地道連通各處。每座碉樓方方正正,邊長十餘米。層之間原有隔板,牆上築有石窗,是由整塊的石材鑿成篦狀的,起着射箭的箭眼作用。寺廟整體建築成「回」字形,除了外面的大牆,自天王殿至法堂,四面均由殿堂房屋圍住,成為內院。內院東南、西南院角是鍾、鼓樓,與其它寺院獨立建築的鐘鼓樓有別。法堂北是一塊6000平方米麵積平地,不栽花,不種樹。

歷史文化

承恩寺建寺後明清兩代均保持了「三不」,不受香火,不作道場,不開廟。承恩寺的山門額上「敕賜承恩寺」五個大字,是正德皇帝朱厚照的手筆[1] 。傳說這座廟是太監劉瑾在唐代古剎的基礎上建成的。明代大學士李東陽在撰寫的《承恩寺記》中曾闡述了其「高塔前聳,崇崗後峙」的風水特點。而在《游西山諸名勝記》中,記載該寺住持僧是光宗帝朱常洛的替身僧。萬曆皇帝也曾駐蹕該寺,寺內一直留有「龍座」等物。因此寺的特殊作用,被皇帝敕賜為了「承恩禪林」。直到清代,醇親王,禮親王等權貴們,都曾多次在寺內住宿。

格局

承恩寺位於北京石景山區模式口大街路北,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9000平方米,寺東為三界伏魔大帝廟,西為龍王廟,北部為6000平方米麵積的操練場[2] 。自南而北,依次為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等四進殿宇。大殿兩側有配殿、廂房數十間。大雄寶殿舊存銅鑄釋迦牟尼大佛,「文革」中毀。天王殿左右各有倒轉角房3間,轉角處起閣東為鐘樓,西為鼓樓。天王殿北為大雄寶殿,面闊5間,前廊後廈。大雄寶殿北有法堂5間。大雄寶殿與法堂之間,左右各有配殿3間、廂房7間。天王殿存六鋪壁畫,東西牆四鋪壁畫各繪一騰龍;北牆繪兩幅「放生圖」。大牆院內四角各有一座石砌古碉樓,碉樓間有地道相通。寺東為三界伏魔大帝廟,前後兩院,院內有殿宇十數間。

歷史沿革

  • 明正德五年(1510年),司禮監太監溫祥興建,正德八年(1513年)竣工,明武宗賜額承恩禪寺,僧錄司左覺義宗永為寺院首任住持。
  •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和三十年(1850年)三次重修。
  • 北京解放後,該地被模式口村委會接管。
  • 1955年,該地成為九中學校的一部分。
  •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該地獨立建校,為「石景山中學」。
  • 改革開放後,1980年,「石中」併入九中,再次成為九中的一部分。
  •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承恩寺劃歸石景山文化委管轄。
  • 二十一世紀初,承恩寺開始三次大規模維修,主體建築基本恢復原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