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苏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攀枝花苏铁(学名:Cycas panzhihuaensis),属于苏铁属的一种植物。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中国的特有种。
名称由来
形态
茎高0.4至1米。羽状叶长0.7至1.5米,羽状裂片通常有70至105对。叶柄上部两侧有平直短刺,羽状裂片呈线形,直或微曲,厚革质,下面无毛或中下部有栗色毛,中脉较隆起,基部楔形,两侧扁斜,边缘干后微反卷。雄球花于茎端偏斜着生,呈纺锤状圆柱形或长椭圆状圆柱形,微弯,长25至45厘米,直径8至11厘米;密生绒毛。雌球花在茎顶呈球状或锥状球形,大孢子为黄褐色至褐色绒毛,顶片扁平,宽菱形或菱状卵形,长8至10厘米,宽3.5至5.5厘米,中上部成齿状深裂,钻状裂片15至20枚,柄状部分的中上部着生1至5颗光滑无毛的胚珠;种子为近球形或微扁,光滑无毛,假种皮有肉质,桔红色,薄纸质,易碎,外种皮骨质,中种皮平滑,内种皮具厚膜质,胚乳丰富。
生长环境
攀枝花苏铁生长于海拔1100-20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或稀树灌丛中。分布区地处金沙江中段,地势陡峭,河谷深切,山体相对高度大,地形封闭,受干热河谷气候效应的影响,其气候冬季温和,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属南亚热带半干旱河谷气候类型。年平均温约20℃,最低温-1至2℃,极端最高温达40.7℃;年降水量约760毫米,干湿季明显,6-10月为湿润季,占全年降水量的89%,11-5月为旱季;年平均相对湿度61%,2-5月则低于50%;无霜期294天。土壤为石灰岩、砂页岩母岩发育而成的山地碳酸岩红褐土和山地黄褐土,呈微酸性至中性(偶有碱性)反应。
分布
攀枝花苏铁分布于中国四川、云南等地。
主要价值
该种为中国特有的古老残遗种[1],在研究植物区系、植物地理、古气候和古地理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已广泛引种到华南地区的各类树木园、植物园和物种保存基地,可推广应用于园林绿化、庭院造景及城市环境建设,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保护
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株数最多、分布最集中的野生苏铁林,共有攀枝花苏铁约23万株。而攀枝花苏铁是第一批被中国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亦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易危物种[2],而且数量不断下跌。
视频
攀枝花苏铁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残遗种,名词解释大全
- ↑ “植物霸主”苏铁曾遍布全球 如今为何弱爆了,国际环保在线,2018-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