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脇秧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斑脇秧雞 |
---|
學名 Porzana paykullii 目/科/屬 鶴形/秧雞/斑秧雞 遷徏狀態 留鳥 普遍性 普遍 體長/體重 21-23cm/約60g |
別名:斑脇田雞、栗胸田雞,雌雄同型。虹膜紅色。嘴灰綠色。腳橙紅色。
- 成鳥
- 額、頭頂、臉至上腹肉桂色,喉白。後枕、背至尾羽欖灰褐色。翼覆羽有不規則白點斑。
- 下腹至尾下覆羽黑色,白色細橫紋。
棲地&習性
在低地沼澤和草叢中繁殖,有草叢,灌木叢或小喬木林。
性隱密,由水面、植葉與泥地表層取食。
主要是甲殼類和昆蟲(包括鞘翅目);還有種子。還記錄了以蠕蟲和死魚為食。
繁殖
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從五月下旬開始繁殖。通常一夫一妻制。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
鳴聲
極少出聲,發出斷斷續續的鼓聲和木撥浪鼓的聲音。
外觀相似性
緋秧雞體下白色橫紋較細,翼覆羽無點狀白斑。
紅腳秧雞後枕為乾淨的肉桂色,腹、脇至尾下覆羽黑、白色相間橫紋,範圍較廣,向上延伸至上腹。
分佈
俄羅斯遠東地區(西南阿穆蘭州和烏蘇里蘭州),中國東北地區(黑龍江,吉林,遼寧至河北和其北部)和韓國。東南亞,蘇門答臘,爪哇和婆羅洲的冬季。菲律賓S(Basilan)的一個據稱標本與Rallina fasciata有關。[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參考文獻
- ↑ ruddy-breasted crake,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