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日本琵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日本琵琶

 

 

 

日本琵琶唐朝时期流传至日本的乐器,现作为雅乐管弦乐合奏中的一种主要乐器而被运用。

基本信息

日本琵琶是一种日本演奏乐器,是在唐朝由中国流入日本的,起源并不是日本。分为五弦琵琶、乐琵琶、筑前琵琶、平家琵琶、萨摩琵琶、盲僧琵琶和锦琵琶。

琵琶分类

乐琵琶

乐琵琶是唐代(平安朝初期)由中国传入日本后作为雅乐管弦乐合奏中的一种主要乐器而被运用。其外形酷似

福建南音琵琶,也是颈窄腹扁呈梨状,四弦、四柱,腹板(面板)上开有对称的两个半月形发音孔称半月,腹板中央靠近复手处有一个横约10~12厘米长的用皮革蒙着的地方,叫做拨面或拨皮,即用拨子弹奏的部位。此拨面往往画有美丽的图案,古来对之也附有优雅爱称,如“青山”、“玄象”、“牧马”等,拨面的画与雅称多有关联。乐琵琶的上部颈的部分叫鹿颈,用唐木或桑木制作。上端的龙虾尾用黄杨或白檀,转手用花榈、紫檀或樱木。颈部的四个柱(即品位)用日本扁柏或朴树的木头来制作。琴体(胴)的甲(背板)用花榈、紫檀或桑木来制作(近代也有用樱或榉)。腹板(面板)用泽栗木制作。甲(背板)如果是用一整块板做的叫直甲,属上品;如把两块或三块板拼合在一起制作的叫剥甲,为下品。复手的下面隐着一个圆形的孔,称为隐月,也叫音孔。拨子用黄杨木制作,比较小、薄,下端比上端逐渐稍薄。四根弦用绢丝搓成,从左至右、由粗而细分别称为第一弦、第二弦、第三弦、第四弦。

盲僧琵琶

专门为盲人所使用。配合着“地神经”、“观音经”、“般若心经”等佛教经文的朗读而演奏。在祭拜灶神(土荒神)等祈愿中使用。演奏盲僧琵琶的盲僧,按其居住地的不同又分为筑前盲僧、肥后盲僧和萨摩盲僧。这三者在音乐方面和乐器方面都有所不同。盲僧琵琶的形状很像乐琵琶,整体稍小,全长约82厘米,胴的宽度比较小,给人以细长的感觉。因此,也称做矮竹琵琶——形似竹叶。另外,腹板的中部有一个月形的孔,筑前盲僧和肥后盲僧有一个是圆的,一个是新月状的,它是比喻成日月的意思。里甲的材料是用花榈或桑,腹板的材料是用桐木。弦有四根,柱有五个,比乐琵琶的柱来得高,拨子也比乐琵琶的稍大。另外,琵琶胴的下端和颈的上端之间结着一根很长的带子,带子上串着许多珠子。盲僧携琵琶外出时,此带当做背带使用;坐下祈祷时,则作为串珠(佛珠)使用。

平家琵琶

只是作为欣赏用。形状与乐琵琶相同,但比乐琵琶小,全长在67厘米以内。柱有五个,比乐琵琶的柱稍高些(五个柱当中,第一个柱几乎不用,因此,也有人把它卸下来,只用四个柱)。拨子比乐琵琶的拨子稍大,前面有几分张开来(过去它张开的幅度达到10厘米以上)。[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