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斯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晏斯盛 |
中文名:晏斯盛 |
晏斯盛(1689-1752),清朝官吏。康熙五十九年,舉鄉試第一[1] 。六十年,成進士,改庶吉士。雍正元年,授檢討[2] 。五年,考選山西道御史。鑲紅旗巡役,以斯盛從騎驚突,拘辱之。斯盛以聞,命治罪。疏言:「各州縣立社倉,原以通濟豐歉。貧民借谷,石收息十升。如遇歉,當不取其息。」從之。九年,督貴州學政。遷鴻臚寺少卿[3] 。
中文名 :晏斯盛
朝代:清朝
號: 一齋
逝世於 :1752
字: 虞際
目錄: 1人物經歷: 2主要著作: 3晏斯盛詩
1人物經歷
乾隆元年,擢安徽布政使。奏言:「各省水旱災,督撫題報,應即遴員發倉谷治賑,仍於四十五日限內題明應否加賑。其當免錢糧,將丁銀統入地糧覈算,限兩月題
報。或分年帶徵,或按分蠲免,請旨遵行。」三年,疏言:「安徽被災州縣,倉儲不敷賑糶,請留未被災州縣漕米備賑。」四年,奏言:「江北向多游食之人,每遇歉
歲,輕去其鄉。惟寓賑於工,人必爭趨。鳳陽、潁州以睢水為經,廬州以巢湖為緯,六安、滁、泗舊有堤堰,請援淮、揚水利例,動帑修濬。」皆從之。
七年,擢山東巡撫。山東有老瓜賊,巡撫朱定元令汛兵巡大道。斯盛疏言:「賊情狡犭會,大道巡嚴,必潛移僻路;或假僧道技流,伏匿村落。應令州縣督佐雜分地巡
察。」又奏:「邪教惑民,莫如創立教會,陽修善事。此倡彼和,日傳日廣,大為風教之害。盡法深求,株連蔓延,恐生事端。請將創教授徒,為首者如法捕治,被誘
者薄懲,出首者免究。」上從其請。尋以萊州被水,請暫禁米出海。上諭曰:「此不過屬吏為一郡一邑之說,汝等封疆大吏,不可存遏糶之心。若無米可販,百姓自不
運,何待汝等禁乎?」又言兗、沂等府州被水,而江南饑民復至,疏請無災州縣留養限五百人,有災州縣限二三百人,上命實力料理。八年,調湖北巡撫。
九年,遷戶部侍郎,仍留任。斯盛究心民事,屢陳救濟民食諸疏,以社倉保甲相為經緯,因言:「周禮族師、遂人之法,稽其實則井田為之經。蓋就相生相養之地,而
行政教法令於其中。是以習其事而不覺,久於其道而不變。周衰,管子作軌里連鄉,小治而未大效。秦、漢、隋、唐,龐雜無紀。宋熙寧中,編閭里之戶為保甲,事本
近古,然亦第相保相受,而未得其相生相養之經。臣前奏推廣社倉之法,請按堡設倉,使人有所恃,安土重遷,保甲聯比,相為經緯。顧欲各堡一倉,倉積穀三千,一
時既有難行;而入谷之數,則變通於額賦之中,別分本折,稍覺紛更。雖然,社倉保甲,原有相通之理,亦有兼及之勢。求備誠難,試行或易。加意倉儲,既慮貴糶妨
民,停止採買,又慮積貯無資。詳加酌劑,擬請停戶部捐銀之例,令各省捐監於本地交納本色,以本地之谷實本地之倉,備本地之用。不採買而倉儲自充,誠為兼濟之
道。竊謂常平之積便於城,未甚便於鄉。城積多,則責之也專,而無能之吏或以為累;鄉積多,則守之者眾,而當社之民可以分勞。且社倉未有實際,以倉費無所出
也。名有社倉,而倉不在社,社實無倉,往往然矣。今捐谷多在於鄉,而例又議有倉費。擬請將此項捐納移入社倉,捐多則倉亦多。取鄉保谷數而約舉之,大州縣八十
堡,四堡一倉,倉一千二百五十石,總二萬五千石,中小州縣,以此類推。儲蓄之方,莫便於此。方今治平日久,一甲中不少良善,四堡之倉,輪推甲長遞管,互相稽
覈,年清年款。則社長累弊自除,而官考其成,隱然有上下相維之勢矣。」奏入,上嘉納之。
十年,進喜雨詩四章,用其韻賜答。京師錢貴,上令廷臣議平巿值,下各督撫仿行。斯盛疏請視京師例,禁民間銅鋪毀錢;又令州縣每歲秋以平糶錢巿谷。時設局令商
民以銀平易,又疏請捕私錢,並禁民私剪錢緣,兼限民間用銀二三兩以上、糶米二三石以上,皆不得以錢准銀,下廷臣議行。尋以母老請終養回籍。十七年,卒。
斯盛著楚蒙山房易經解,唐鑒稱其「不廢象數而無技術曲說,不廢義理而無心性空談,在近日易家猶為篤實近理」雲。
2主要著作
晏斯盛作品 |
中文名:晏斯盛 |
撰有《楚蒙山房易經解》16卷。《清儒學案》論此書「不廢象數,而不為方伎術數之曲說;不廢義理,而不為理氣心性之空談。在近日說《易》之家,猶可雲篤實近理
焉」。另著《禹貢注》8卷
3晏斯盛詩
冬至和同年馮桐村
三載薊門逢小至,冬深歲事又催人。
火燒榾柮消寒序,酒滿壼觴勸老親。
北陸星辰回左輔,南郊扈從肅中宸。
儒生幸際昇平日,淡味希聲共討論。
詞條標籤: 清朝人物
視頻
參考來源
- ↑ 晏斯盛(1689-1752),清朝官吏。康熙五十九年,舉鄉試第一,百度百科 - baike.baidu.com/i...- 2021-4-18
- ↑ 六十年,成進士,改庶吉士。雍正元年,授檢討,網易訂閱 - dy.163.com/a...- 2020-6-11
- ↑ 如遇歉,當不取其息。」從之。九年,督貴州學政。遷鴻臚寺少卿,第一範文網 - https://www.diyifanwen.com/...- 202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