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9年9月13日) |
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东晋重要将领及权臣、军事家。官至大司马、录尚书事。宣城内史桓彝长子,因领兵消灭成汉而声名大盛,又曾三次领导北伐,掌握朝政并曾操纵废立,更有意夺取帝位,但终因最后一次北伐大败而令声望受损,受制于朝中王氏和谢氏势力而未能如愿。其子桓玄后来一度篡夺东晋帝位而建立桓楚,追尊桓温为“楚宣武帝”。
生平
桓温 ,东晋宣城太守桓彝之子,东晋明帝婿。
永和元年(345年),任荆州刺史,执掌长江上游兵权。永和三年(347年),灭成汉,威名大振,借此扩张势力,连续三次北伐。永和十年(354年),攻前秦至坝上,旋因缺粮而退兵。永和十二年(356年),收复洛阳。屡请还都,未允,乃留兵戍守而归。太和四年(369年),率步骑 5 万攻前燕,至枋头(今河南凌县西南),又因军粮不继受挫。还朝后专擅朝政。咸安元年(371年),晋简文帝立,他以大司马身份镇姑孰,不久病故。[1]
参考资料
- ↑ 王双宽《百位英雄榜》──桓温. 大纪元电子报. 2008-06-18 [2019-02-14]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