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沙子鄉,位於鎮寧自治縣城南面,距縣城43公里,地處縣境南部山區。西接本縣打邦鄉、關嶺自治縣八德鄉,北同本縣馬廠鄉、幕役鄉相連。人民政府駐沙子鄉沙子村二組。距縣城43千米。[1]
中文名:沙子鄉
別 名:沙子溝
行政區類別:鄉
所屬地區: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面 積:135.77 km²
下轄地區:12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沙龍村
電話區號:0851
郵政區碼:561203
人口數量:8924人(2017)
機 場:安順黃果樹機場
火車站:安順站
車牌代碼:貴G
歷史沿革
自有階級社會以來,今沙子鄉地就一直為歷朝歷代的地方政權基層組織駐地,且應時代更迭而變化。其主要原因是沙子溝地歷來是今鎮寧南部的邊緣地區,紫雲、關嶺、鎮寧三縣(小郡、州、部)的交界處,是鎮寧通江達海縱貫桂粵的政務、商務通衢,今鎮寧乃至黔中重鎮安順之對外商務,沙子溝關隘是必經之道。因而,自唐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千餘年間,官賈兼而有之的商棧驛道一直都較為昌榮。至清代中期,今沙子溝地還設有「百戶所」之治;清代晚期設「枝」,名桐運枝,鎮寧轄地17枝之一。桐運枝設置初期隸普定府,至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十一月,經貴州巡撫及安順府會同有關州(廳、府、部)商劃撥插花地,調整州(廳、府、部)邊界,時桐運枝所屬的上下隴西、上下五苑、三舊寨、甲鬧、喜利、納坎、龍廣、破岩、克成、弄哀、桐運、桐上、江龍、白楊、丁當、六國、大小岩腳、關山、啞呀等村鎮從普定府撥入鎮寧州。設桐運枝,管理沙子溝槽子和今江龍鎮、本寨鄉部份村鎮事務。
民國2年(1913)9月,鎮寧州改為鎮寧縣,枝改聯保,桐運枝撥出江龍塊和本寨塊後建沙子溝聯保,聯保設在沙子溝村;民國5年(1916)春,鎮寧縣分設13個區,沙子溝聯保隸募役區;民國27年(1938),奉第三督察區專署令:設鎮(寧)、關(嶺)、紫(雲)三縣聯合辦事處於沙子溝村;民國31年(1942)實行新縣制,廢聯保,建區署(時鎮寧縣僅有扁擔山區署和吳勝區署。扁擔山區署督察今鎮寧北部區的城關、大山、丁旗、扁擔山、黃果樹等鄉鎮;吳勝區署督今鎮寧中部區的募役、馬廠、江龍、革利、本寨、沙子等鄉鎮)於江龍。沙子溝地屬吳勝區署的吳勝鄉轄地,同時撤銷鎮(寧)、關(嶺)、紫(雲)三縣聯合辦事處;民國34年(1945)2月,成立鎮(寧)、關(嶺)、紫(雲)三縣聯防辦事處於沙子溝,由縣長兼任三縣聯防辦事處主任職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2月,中共募役區委、募役區人民政府同時成立,沙子溝地隸屬募役區;1953年8月,建立沙子鄉,為募役區轄的十小鄉之一;1957年4月,全區並為8個鄉,沙子鄉轄地不變,隸屬關係也不變;1959年1月,撤銷募役區建立募役公社,原募役、馬廠、斗糯、牛田、張官、甲鬧、沙子、巴地8個小鄉設成募役、斗糯、牛田、張官、先鋒、沙子、烈山、馬廠、前哨、巴地、甲鬧、扒子12個管理區,沙子管理區駐沙子溝村;1961年8月,撤銷公社建制,恢復區公所建制,募役公社改為募役區公所,原12個管理區合併調整建公社,為區公所直隸,即:募役、先鋒、前哨3個管理區合併建立募役公社,烈山管理區改建成烈山公社,馬廠、牛田、扒子、巴地、張官5個管理區合併建立馬廠公社,沙子、斗糯、甲鬧3個管理區合併建立花山公社;1963年2月,撤銷花山公社,分建斗糯公社、甲鬧公社和沙子公社,沙子公社駐沙子溝村;1968年3月,沙子公社革命委員會成立,革命委員會獨攬公社黨政財文大權直至1980年12月;1981年1月起公社革命委員會改為公社管理委員會,實行政社合一的領導體制;1984年6月,撤銷公社管理委員會制度,實行政社分開的領導體制,同時成立中共沙子鄉委員會和沙子鄉人民政府,隸屬募役區公所,全鄉轄6個村民委員會42個村民小組36個自然村,總面積53.25km2,總人口4334人;1991年8月,貴州省全省性的撤區並鄉建鎮工作結束,沙子、甲鬧、原六馬區樂紀鄉通過調整後合併建立沙子鄉,鄉政府駐地在沙子溝村,時轄原沙子鄉全鄉6個村民委員會,原樂紀鄉全鄉7個村民委員會、原甲鬧鄉的甲鬧、後山、喜利等3個村民委員會,鄉域國土面積133km2,鄉屬七所八站,學校等機構得到及時調整充實並陸續到位,開展工作。
地理環境
沙子鄉地處雲貴高原東南部,地勢北高南低,地形為山地。氣候屬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境內乾濕明顯,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具有雨熱同季,暖濕共節的特點。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適宜農作物生產。年平均氣溫17.4-19.7℃,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6.8-11.1℃,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4.7-27.2℃。無霜期280-324天。年平均降水量1025.6-1193.3毫米之間。
經濟發展
2019年以來,沙子鄉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為主題和脫貧攻堅中心工作任務,找准立足點,全面推進社會各項事業建設,為決戰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凝聚起強大合力。
夯實基礎、補齊短板,激發產業發展活力。實施建設弄染村「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小康寨青石板建設項目,項目建設資金242萬元,配套建成6000㎡的青石板旅遊道路、288㎡的紅色旅遊驛站1棟、觀光涼亭4坐、15米長觀景台1座;完成機耕道硬化長2公里,建設資金93.5萬元。
採取強有力措施幫扶脫貧,全面提升貧困群眾生活水平。2018年改造指標共89戶,目前已經全部竣工,危改補助已全部兌付完畢。2019年改造指標共1戶,現已開工實施,沙子鄉將全面解決了貧困群眾「住房難」問題。完成1個集鎮供水和9個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共投入資金1108.51萬元,實現全鄉飲水安全全覆蓋。全面開展飲水保障大普查,全面解決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確保全鄉群眾飲水有保障,做到不漏一村、不落一戶;全鄉貧困戶全部繳納合醫,貧困戶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全部達到90%以上。加大鄉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建設力度,上報招聘醫務人員2人,調整充實鄉衛生院1人。繼續做好醫療簽約服務工作,每戶貧困戶平均接受醫療服務2次以上;根據2019年預脫貧戶的戶內實際情況制定了相對應的脫貧措施,與貧困戶面對面商定脫貧計劃,有效保證脫貧計劃與貧困戶的實際情況相契合,真正做到因戶因人精準施策。
以產業扶貧為本,加大產業發展力度。沙子鄉因地制宜打造主導產業,緊扣產業扶貧「五個到村到戶」。因地制宜、長短並舉持續打好產業扶貧硬仗,大力培育「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產業布局,穩步推進蜂糖李、香蔥、芋頭種植產業及生豬、肉牛、家禽養殖業等主導特色產業發展,確保「村村有主打產業、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不斷擴大村集體經濟發展渠道,盤活村級合作社內生活力,確保到2019年底全鄉12個行政村都有主導產業,每個組有1個優勢產業,全面提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經濟收入水平。以500畝以上壩區為主抓手,新建沙子鄉500畝蔥、蒜產業項目,規劃建設沙包村100畝「紅米」種植基地,繼續做好落窪村芋頭種植產業;完成中箐村蜂糖李種植800畝,退耕還林精品水果種植1000畝;新建年出欄100頭的肉牛規模養殖場1個,新建養蝦基地1 個;推進完成年出欄30萬羽生態鴨項目建設,完成沙包村、這然村、沙龍村、弄染村、河邊村15個林下生態禽養殖農場建設。
地域特色
沙子鄉,位於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中部區與南部區的承中接南地段,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鎮寧中、南部區商貿、地域文化交流中心。
境內山嶺起伏,溪河如織,空氣清新,山川秀美,素有「氧吧之鄉」美譽之稱。在這片熱土上,孕育出具有特色的民風民俗。
沙子鄉雖屬深山、山山地農業區域,文化欠發達。但世代耕耘這片山地的布依族畢竟是最早的農耕民族之一,對氣象與農耕的密切關聯不得不作探索和總結,於是,民間流傳着許多關於氣象的農諺。
視頻
沙子鄉--新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