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王鞏(北宋詩人、畫家)


王鞏,約生於公元1048年前後,字定國,自號清虛先生,莘縣人,王旦之孫。

生卒年均不詳,一般認為生於1048年,約1117年(宋徽宗政和年間)去世。

晚年徙居高郵(今江蘇高郵)。有畫才,長於詩。

蘇軾守徐州,鞏往訪之,與客游泗水,登魋山,吹笛飲酒,乘月而歸。軾待之於黃樓上,對他道:「李太白死,世無此樂三百年矣!」軾得罪,鞏亦謫賓州。

著有《隨手雜錄》、《甲申雜記》、《聞見近錄》、《王定國詩集》、《王定國文集》、《清虛雜著補闕》等書,以其正直的品格和豪氣真情,活躍在北宋中後期的政壇上,為時人所敬重。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王鞏                  生   卒          不詳
                  所處時代          宋朝                  出生地           莘縣
                  字   號          字定國,號清虛居士                  職 業           詩人、畫家


人物話題

人物生平

王鞏,字定國,號介庵,自號清虛居士,王旦之孫,王素第四子。他的生卒年,據(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四記載:「王定國素為馮當世(京)所知,而荊公絕不樂之。一日,當世力薦於神宗,荊公即曰:『此孺子耳。』當世忿曰:『王鞏戊子生,安得謂之孺子!』蓋鞏之生與同天節同日也。荊公愕然,不覺退立。」這是說王鞏與神宗俱生於戊子年,此年為仁宗慶曆八年(1048年)。

王鞏年輕時,「篤學力文,志節甚堅,練達世務,強力敢富」。上書言事,多切時病。特為大臣吳充、馮京所器重。

王鞏入仕,是靠恩蔭,補為校書郎。累官大理評事,遷太常博士。北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年)四月,坐見徐革言涉不順而不告,追兩官勒停。不久,又復為秘書省正字。

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坐借趙居兵書,追兩官勒停。熙寧十年,築清虛堂於其居室之西。

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十二月,敘復太常博士。但不久,又「坐與蘇軾交通,受謗訕文字不繳,又受王詵金,謫監賓州(今廣西賓陽)鹽酒稅」。當時王鞏的官職還是「秘書省正字」,因御史舒宣奏言:蘇軾「與王鞏往還,漏泄禁中語,朗同貨賂,密與宴遊」。

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由司馬光推薦,擢力宗正丞。十月二十五日,他上疏論「宗室疏遠者,不當禰皇伯、皇叔。言者摭其疏,指為離間宗室,除揚州通判」。淮南大邦,民病水旱。往貳其事,益試爾才。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三月二十六日,「前通判揚州王鞏知海州(今江蘇淮安)」。同年六月八日,又改知密州(今山東諸城)。同年九月二十二日,「詔王鞏罷知密州,送吏部」。因恩例,乞得管勾太平觀。

元祐五年(1090年),「起判登聞鼓院」,又為御史朱光庭所攻,「詔鞏別與差遣」。

元祐六年正月,「右承議郎王鞏用蘇轍、謝景溫薦,除知宿州(今安徽宿縣)」。制詞為劉敏所作,詞云:有地千里而長百吏,發政施令,良民足以馴養,猾吏足使畏服,有志之士,知其可以有為,莫不願之矣。以某等通敏用務,付之專城之寄,符離、吳興又東南之奧壤也,思所建置,以副休命。

哲宗紹聖初(1094年),謫簽書榮州(今四川榮縣)判官廳公事。紹聖中,王鞏在蘄州(今湖北蘄春),至於是何官職,則不可知。

哲宗元符元年(1098年),因經常上書議論朝政,「追毀出身以來告敕,除名勒停,送全州編管」,一直到元符三年才歸來。

徽宗建中靖國(1101年),王鞏「復朝散郎」,用為河南通判。

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丁酉十二月初一日卒,則其享年應為七十歲。

人物軼事

  • 蘇軾兄弟相歡

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蘇軾知徐州。王鞏時年三十歲,第二年秋季到徐州訪蘇軾,過了十幾天飲酒賦詩、快樂似神仙的日子。「與客游泗水,登魋山,吹笛飲酒,乘月而歸。軾待之於黃樓上,謂鞏日:『李太白死,世無此樂三百年矣。』」這件事宋人廣為流傳,成為文人雅集的典範。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八月,時任湖州知州的蘇軾因「烏台詩案」被捕。蘇軾的好友王鞏也受到牽連而被處置。御史舒亶奏曰:「(蘇軾)與王鞏往還,漏泄禁中語,陰同貨賂,密與宴遊。」於是時任秘書省正字的王鞏不久便被貶到賓州(今廣西賓陽)去監督鹽酒稅。[1]  

人物評價

王鞏在北宋中後期的歷史上,是一個很活躍的人物。這倒不是因為他在政壇上春風得意,官高爵重,而是因為他正直的品格和傲世的豪氣,以及與蘇軾兄弟的真摯友情,都為同時代人所欽重。而且他一生勤於著述,是三槐王氏中唯一有著作流傳至今的人。

  • 王國棟《王氏宗譜·三槐王氏》卷一記載:被稱為「文採風流為一時所宗」。
  • 陸心源《宋史翼》卷二六《王鞏傳》評其:「跌宕傲世,好臧否人物,其口可畏,以是頗不容於人,每除官,輒為言者所論,故終不顯」。
  • 黃庭堅《山谷篥·內集》卷一六《王定國文集序》記載,黃庭堅在為王鞏的文集作序時說:「定國富於春秋,崎嶇嶺海,去國萬里,脫身生還,邂逅江濱,斗酒相勞苦,但以罪大責輕,未有以報君恩為言,郁然發於文藻,未嘗私自憐,此其志未易為俗人道也。」
  •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四五九,劉摯說王鞏「坐事,竄南荒三年,安患難,一不戚於懷。歸來顏色和豫,氣益剛實。此其過人甚遠,不得謂無得於道也」。
  • 羅大經《鶴林玉露·乙編》卷一《王定國趙德麟》記載:「定國坐坡累謫賓州,瘴煙窟里五年,面如紅玉,尤為坡所欽服。」

參考資料

  1. 李貴錄 .北宋三槐王氏家庭研究 :齊魯書社,2004年:第四節 著書立說有王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