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资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生态资源 |
中文名称: 生态资源 主要特征: 自然性,自律性等 相关学科: 生物,环境 分解: 生态环境、资源 |
在人类生态系统中,一切被生物和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所利用的物质、能量、信息、时间和空间,都可以视为生物和人类的生态资源。[1]
简介
生态环境资源可以分解为2个方面:一是什么是"生态环境";二是什么是"资源"。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概念,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环境仅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包含关系。
资源则是指一切对人类有用的事和物。
从上述2方面的定义看,生态环境资源似乎可以理解为是自然资源的组成之一。
开放利用
生态环境这个概念原本是针对某种生物为中心而言的生态因子(对生物有影响的自然地理要素)的总和。把生态环境当作资源,主要是从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强调保护(而并不侧重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里所涉及的"资源"概念,区别于一般意义(直接的经济价值)上的自然资源概念。
措施:1、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使得经济发达的地区高素质人力供给量过剩,而地区欠发达的地方则供给量不足,这样就无法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也不利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平衡发展。所以,国家近年来提出了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经济政策,目的也是为了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只有优化了地区经济结构,才能发挥各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质技术条件,加速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地区经济发展好了,可以使各地更好地互相补充和协作,也有利于劳动力的自由均衡流动。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我国消灭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也是优化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因此,只有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引导地区经济合理布局,积极推进地区间的横向联合、协作,实行优势互补,逐步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平衡,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地发展。
2、改善育人环境,着重培养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对人力进行教育培训。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太快,因此,我国旧的教育体制必须进行变革。首先就是要拓宽培训渠道。在进一步强化党校和行政学院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其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按照"纵向抓延伸、横向求拓展、国内挖潜力、国外建基地"的思路,拓宽培训渠道。"所谓纵向抓延伸,就是党校和行政学院在系统内,上对中央(上级)党校和国家(下级)行政学院,下对基层党校,按照计划安排,分层次、分类别抓好各级各类别干部的培训;所谓横向求拓展,就是面向国内名牌高校,充分利用国民教育领域丰厚的教学资源、对在职干部进行教育和专业培训;所谓国内挖潜力,就是把干部送到沿海发述地区实地考察学习,送到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集中教育培训,还可以送到中央和国家机关挂职学习锻炼等;所谓国外建基地,就是有选择地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新加坡及西欧国家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以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批优秀人力,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而中、西部地区又最缺高层次人才。因此在客观上要求我们把培养重点放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上。同时,要加大培训的投入,保证人才培训经费,是改善育人环境的物质基础。此外,国家在高层次人才的流向上要进行宏观指引,避免人才流动的盲目聚集效应,从而最终导致人才的浪费。
3、优化人力资源战略和政策环境,引进适用人才。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从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对搞好人才资源开发,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当今和未来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要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战略,在加强各级领导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监督工作,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做好各类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将中国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是要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障。 在长期的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实践中,我们党非常重视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制定,及时发现和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在人才工作中的有益经验和做法,使之上升为政策法规,先后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干部人才工作的政策法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政策范围涵盖了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人才开发的各个环节,人才政策的开放度不断扩大,与国际惯例接轨开始成为人才工作决策者的主动选择,人才政策的发展层次从部门和地区的政策体系向国家政策体系升华,并不断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中国的人才政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引进人才是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主要形式,其有效手段就是用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这些年来,各地在优化引人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有关引人政策做了明确规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要进一步优化引人环境,办法应该更多一些,落实应该到位一些。比如,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和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实现人才柔性流动,或变户籍管理为身份证管理,变人员引进为智力引进等等,制定一系列的人力自由流动政策,创造一流的人力软环境,规范政府管理,为外来人才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在引进人才方面,还要注意它的适用性,各地区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特色及发展现状,有选择地引进人才,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盲目被动跟进。
4、提高人力资源安全环境,防止人才流失。在社会跨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人力资本主要以无形的知识形态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而增加的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也大都转化成人头脑中的知识或能力。随着人才流动进一步加剧,当事主体的资本、财富流失的风险也大幅度增加。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因特网为载体的新科技革命,使地球日益成为一个"村",人才流动与交流越来越方便,愈演愈烈的人才争夺战也使人才流失的风险大幅度上升。 在这种环境下,如果缺乏安全保密意识,将使国家、企业等利益主体遭受重大损失。在这一背景下,人才流失已经危及一个国家的科技、经济、国防等各方面的安全。人才安全及其风险防范,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共同面临的世界性课题。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从保护自身利益和长远安全出发,纷纷制定了人才发展战略及人才安全的法律与制度保障体系。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建设,我国人力资源安全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当事主体不仅在观念上已经认识到人才安全的重要性,而且在人力开发的各个层面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以降低人才流失的风险。但是,同国外人力资源安全机制相比,中国人力资源安全机制还处在初步建构的过程中。 在人才流失风险加大的环境下,要有效防止重要人才流失,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和充分信任国家重要人才,通过立法维护国家重要人才安全。需要制定政策法规,提高重要人才待遇,保障重要人才权益,规范重要人才流动。需要建立国家重要人才的信息档案,实施动态管理。
5、创造良好的劳动力市场竞争环境,选拔优秀人才。我国劳动力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也已初步确立。具体表现在:以政府所属劳动力市场服务机构为基础的人力市场体系已经形成;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双向选择机制基本建立;劳动力市场的法规建设和规范管理受到重视,法制化管理初见成效;劳动力市场的社会化服务功能和公共人事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但是我国还需进一步规范人力市场,扶持民营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使人才市场中介的投资与经营主体逐步走向多元化,经营模式出现企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而且很多中介机构,已经打通了中外合作渠道,可以促进我国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如今,我国人力市场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因此我国要加强人力市场的功能扩展。 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上要采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方式。交流配置、综合服务、人事代理、信息疏导、社会保险、咨询指导、远程交流等服务功能都要逐步建立起来,特别是要加快在信息网络化基础上的无形人力市场的发展步伐。同时,要加强全国区域性劳动力市场的接轨。以经济区划为重心,打破行政区划的跨省市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趋势,不断促进专业性人力市场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市场的发展,不断提高沿海开放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国际化程度。
主要特征
如今,人类迈开了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步伐,开始进入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过渡期。在我国,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领域内具有共同指导作用的一个重要的治国理念。认识和分析生态文明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内容,对于在过渡期内顺利实现生态文明所要求的目标,使人类文明朝着生态文明的方向更好更快发展;对于逐步纠正一切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思想观念和政策制度,促进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政策不断出台,并有效地贯彻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
1.生态文明的自然性与自律性
生态文明具有自然性。与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一样,生态文明也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区别在于,生态文明突出自然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生态文明又强调人的自律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在于人类真正做到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追求生态文明的过程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善与自然的关系和完善自然的过程。人类应该认真定位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在于人类的活动与发展。解决生态安全问题归根到底须检讨人类自身的行为方式、节制人类自身的欲望。要认识到,人类既不是自然界的主宰,也不是自然界的奴隶,而是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独立存在的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尊重自然、爱护生态环境、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2.生态文明的和谐性与公平性
生态文明是社会和谐和自然和谐相统一的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伦理形态,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生态的稳定与和谐是自然环境的福祉,更是人类自己的福祉。
生态文明是充分体现公平与效率统一、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统一、社会公平与生态公平统一的文明。与工业文明相比,生态文明所体现的是一种更广泛更具有深远意义的公平,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不能肆意挥霍资源、践踏环境,必须留给子孙后代一个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与地球。把生态文明纳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就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反映出为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着想的意愿。
3.生态文明的基础性与可持续性
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的繁衍生息,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它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生态文明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代表了一种更为美好的社会和谐理想。生态文明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人民享受幸福的基本条件。
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有追求生态文明,才能使人口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保证一代一代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保障发展可持续性的关键,没有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就是保护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就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坚持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有效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新挑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生态文明的整体性与多样性
生态文明具有系统性、整体性,要从整体上去把握生态文明,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看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界蕴有万物,万物各有自己的运演规律,万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地球生态是一个有机系统,其中的有机物、无机物、气候、生产者、消费者之间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每种成分、过程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它成分和过程的变化。一般说来,生态问题是全球性的,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具有全球眼光,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例如,保护大气层、保护海洋、保护生物多样性、稳定气候、防止毁灭性战争和环境污染等,必须依靠全球协作。另外,生态文明对现有其它文明具有整合与重塑作用,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都与生态文明密不可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强调尊重和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强调人、自然、社会的多样性存在,强调人与自然公平,物种间的公平,承认地球上每个物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多样性是自然生态系统内在丰富性的外在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一定要承认并尊重、保护生态的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要始终以一种宽阔的胸怀和眼光关怀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切忌为了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牺牲自然界本身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5.生态文明的开放性与循环性
自然界既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又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循环系统。开放性意味着此事物与众多彼事物的联系性,具有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开放性、循环性是自然生态系统客观的存在方式,这就要求人们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把自然界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努力认识和把握能量的进出、交换和循环规律。人在从自然界中摄取能量时,一定要考虑其承受力,保证自然生态循环系统的顺利进行。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需要逐步形成以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再利用为特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使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能够在一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6.生态文明的伦理性与文化性
生态文明是生态危机催生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更进步、更高级的文化伦理形态。化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应该实现伦理价值观的转变,以生态文明的伦理观代替工业文明的伦理观。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这是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基础。生态文明认为,人不是万物的尺度,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种类一样,都是组成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要素。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承认自然界的权利,对生命和自然界给予道德关注,承认对自然负有道德义务。只有当人类把道德义务扩展到整个自然共同体中的时候,人类的道德才是完整的。
生态文明的文化性,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培育和发展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应该围绕发展先进文化,加强生态文化理论研究,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文化氛围,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发展的文化体系,充分发挥文化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